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5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8-Br-cAMP联合槲皮素对人食管癌Eca-109细胞的逆转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8-Br-cAMP与槲皮素联合用药对人食管癌Eca-109细胞逆转化的作用。方法将培养的Eca-109细胞随机分为4组:①8-Br-cAMP组(Br):加终浓度为2×10-5mol/L8-Br-cAMP;②槲皮素组(Q):加槲皮素终浓度为43μmol/L;③8-Br-cAMP和槲皮素共同作用组(Br+Q):加终浓度为2×10-5mol/L8-Br-cAMP和终浓度为43μmol/L的槲皮素;④对照组(C):仅加DMEM培养液(含10%胎牛血清)。同时培养48h后分别对以上4组细胞制备细胞滴片及硝酸纤维素膜滴膜两种标本,进行Caspase-3和PCNA的免疫组化和免疫斑点印迹实验;应用完整细胞原位斑点印迹杂交技术检测c-myc、野生型p53(wtp53)、p16和EGFR的基因表达;并进行分化细胞/增殖细胞计数。结果8-Br-cAMP与槲皮素联合或单独应用均可上调Caspase-3免疫反应信号的表达,下调PCNA免疫反应信号的表达;同时上调wtp53和p16基因的表达,下调c-myc和EGFR基因的表达;且分化细胞的比率显著提高。结论8-Br-cAMP与槲皮素联合用药或单独用药均可通过调控人食管癌Eca-109细胞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表达对Eca-109细胞起到生长抑制和促分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NIH-3T3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小鼠成纤维细胞,取对数生长期的成纤维细胞分成四个实验组。对照组(C):仅加含有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槲皮素前保护组(Qb):先用含有50μmol/L的槲皮素培养基作用24 h,再换含有0.5 mmol/L H2O2作用细胞30 m in。槲皮素后保护组(Qa):先用0.5 mmol/L H2O2作用细胞30 m in,再换含有50μmol/L的槲皮素培养基作用24 h。H2O2实验组(H2):先用含有0.5 mmol/L H2O2作用细胞30 m in,再换仅含有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作用24 h。取培养细胞提取DNA和制备1×107/m l细胞悬液的滴片,应用TUNEL和Ladder电泳检测细胞凋亡率;应用细胞免疫组化技术检测Bc l-2、Bax、Caspase-3蛋白质的表达。结果:由TUNEL和Ladder实验得出,Qb组的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H2组和Qa组。由细胞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分析得出,Qb组与Qa、H2组相比,Bc l-2的表达增高,Bax、Caspase-3的表达减低。结论:槲皮素可能是通过上调Bc l-2的表达,下调Bax、Caspase-3的表达,对H2O2诱导NIH-3T3细胞的凋亡起到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们膳食结构改变、活动量减少、身心应激反应等生活方式的变化,出现了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DM)、糖耐量受损、肥胖等多因素聚集的疾病状态。1999年WHO将其命名为“代谢综合征(MS)”,定义为:一个个体存在DM或糖耐量减退,并同时具有下列两项以上组合,如高血压、血脂紊乱、中心性肥胖、微量蛋白尿。2001年美国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组第三次指南(ATPⅢ)对MS的定义和诊断作了易于操作的规定:符合以下3个或3个以上条件者即为MS,中心性肥胖(腰围:男性〉102cm,女性〉88cm)、甘油三酯(TG)≥1.69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男性〈1.04mmol/L,女性〈1.29mmol/L、空腹血糖≥6.1mmol/L、血压≥130/85mmHg。近年来许多学者将高尿酸血症、炎症因子、凝血机制、脂肪细胞因子、部分血清酶等临床生化异常纳入了MS的范畴。越来越多的病例证实实验诊断指标对分析MS患者的病情、疗效观察、判断预后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金银花抗氧化作用的分子学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金银花抗氧化作用分子学机理。方法采用过氧化氢(H2O2)作用于人正常RBL肝细胞,制作氧化应激损伤的细胞模型。将培养的细胞分为四个实验组:正常对照组(C),H2O2损伤组(H2),金银花前保护组(Jb),金银花后保护组(Ja)。采用TUNEL和DNA Ladder法,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情况。应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观察各组细胞的HSP-70、NF-kB、Bcl-2、Bax及Caspase-3的表达及免疫反应活性。应用MTT实验检测RBL细胞的生存率。结果Jb组的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H2和Ja组,Bcl-2表达增高,HSP-70、NF-kB、Bax和Caspase-3的表达降低。结论金银花对RBL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且前保护作用效果好于后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抑制HSP-70和NF-kB的表达,阻抑NF-kB信号传导途径并提高细胞内抗氧化防御酶系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本文旨在对25例断肢(指)再植患者创面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分析以提高临床断肢(指)再植的成活率和治愈率。方法 对25例断肢(指)再植患者创面进行分泌物培养,为住院手术后10天以上的患者,创面较大、分泌物多,愈合差,经换药和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愈合较差的创面进行了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共检出:(1)金黄色葡萄球菌5株;(2)大肠埃希菌2株;(3)液化沙雷菌6株;(4)铜绿假单胞菌5株;(5)绿脓杆菌3株;(6)嗜麦芽假单胞菌5株;(7)费劳地枸橼酸杆菌1株;(8)阴沟杆菌1株;(9)板畸式肠杆菌1株。结果 因细菌的菌株不同,药物的敏感性差已程度不同。但大多数菌对环丙沙星、氧氟沙星敏感,普遍对青霉素和链霉素耐药。结论 从以上细菌培养分析,断肢(指)再植患者创面细菌感染菌种较多差别也较大,对临床上常用的抗生素产生耐药,耐药的原因和近几年来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尤其是滥用及不针对性用药有关,另外在治疗中抗生素作用于病原微生物的同时也作用于人体常居菌,使条件致病菌在人体抵抗力下降的情况下致病(感染),临床上不能泛泛地用一种和一类抗生素去治疗所有的感染患者,必须结合微生物的菌株及对药物的敏感程度,合理用药,提高临床的治愈率和降低临床微生物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6.
金银花在体内抗氧化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金银花在体内的抗氧化作用。方法将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实验 1组(大剂量组10只)予金银花水煎液(10g/kg)灌胃;实验2组(小剂量组10只)予金银花水煎液(5g/kg) 灌胃;另设对照组(10只)予蒸馏水灌胃。分别在灌胃前、灌胃后1、2h由眼眶取血,分离血浆,检测不同时间血浆内T-AOC、GSH-Px、GSH、MDA、NOS、NO、SOD的变化。结果实验1组和实验2组与对照组相比,灌胃1、2h后T-AOC、GSH-Px、GSH、SOD都有明显增加,而NOS和NO无明显变化,MDA明显下降; 1h时增加或减少幅度大于2h。结论金银花可提高体内抗氧化作用,且有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7.
<正>1病例资料患者,男,23岁,某军校学员。于2008年6月10日参加五公里越野训练时昏倒,20分钟后清醒,伴体温升高至39℃,经治疗体温恢复正常。次日开始出现咖啡色尿且量少,乏力,纳差。在校医院经对症治疗效果不明显。6月15日晚出现恶心、呕吐,肢体抽搐,意识不清,伴牙关紧闭。急诊入我院。  相似文献   
8.
槲皮素对过氧化氢损伤小鼠成纤维细胞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过氧化氢(H_2O_2)损伤小鼠成纤维细胞(NIH-3T3)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NIH-3T3细胞,取对数生长期的NIH-3T3细胞分成四个实验组。对照组(C)仅加含有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实验1(Q_1)组先用0.5mmol/LH_2O_2作用细胞30min,然后再用含有50μmol/L的槲皮素培养基作用24h。实验2(Q_2)组先用含有501μmol/L的槲皮素培养基作用24h,再换含有0.5mmol/L H_2O_2作用细胞30min。H_2O_2实验(H_2)组先用含有0.5mmol/L H_2O_2作用细胞30min,再换仅含有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作用24h。取培养细胞提取DNA和制备1×10~7/ml细胞悬液的滴片,应用TUNEL和Ladder电泳检测细胞凋亡率;应用Weaster blod和细胞免疫组化技术检测Bcl-2、Bax、Caspase-3、HSP-70、NF- kB蛋白质的表达。结果由TUNEL和Ladder实验得出,Q_1组的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H_2组和Q_2组。由Weaster blod和细胞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分析得出,Q_1组与Q_2、H_2组相比,Bcl-2的表达明显增高,Bax、Caspase-3、NF-kB、HSP-70的表达减低。结论槲皮素可能主要是通过抑制NF-kB的表达,提高HSP-70的表达,对H_2O_2诱导的NIH-3T3细胞损伤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解脲支原体感染主要引起非淋性尿道炎(NGU),治疗不彻底可并发前列腺炎、附睾炎、不孕不育、阴道炎、宫颈炎与输卵管炎等。由于支原体缺乏细胞壁,故对B一内酰胺类药物不敏感。强力霉素是治疗支原体感染的首选药物,但由于广谱抗生素滥用、反复感染及慢性迁延等因素导致对强力霉素的耐药菌株日益增加,给临床治疗用药的选择带来困难。  相似文献   
10.
2003年2月,一患者因外伤人院,肢体大部分离断,梭状芽孢杆菌感染后出现进行性肌坏死,后经截肢、药物治疗,痊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