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6篇
内科学   1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31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9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枢复宁预防化疗引起的胃肠道反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枢复宁预防化疗引起的胃肠道反应孟庆祥,卞寿庚,薛艳萍,王建祥,陈一鸣,李克急性白血病的治疗主要是采用细胞毒药物联合化疗,许多化疗药物由于其细胞毒性所致的严重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往往使患者难以接受,甚至影响化疗计划的完成,使疗效降低。因此,寻找有效...  相似文献   
2.
肿瘤性贫血病人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和睾酮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 (EPO)和睾酮 (T)与肿瘤性贫血的关系。方法 用ELISA法及放射免疫法测定肿瘤性贫血病人血清EPO和T的水平 ,并与正常对照及化疗前后比较。结果 肿瘤性贫血病人血清EPO含量 (2 78± 0 73μg/m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 (1 6 0± 0 5 6 μg/ml) ,P <0 0 1,于化疗后升高更显著 ;而血清睾酮的水平 (16 6± 7 86nmol/L)显著低于正常对照 (19 18± 9 6 9nmol/L) ,且化疗后降低更明显。结论 肿瘤性贫血病人内源性EPO水平升高 ,睾酮水平下降 ,化疗和雄性激素治疗可能有助于改善EPO对肿瘤性贫血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刺激下急性白血病(AL)细胞增殖与其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受体(G-CS-FR)表达的关系。方法选初诊和难治复发的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患者3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20例,正常对照组20例。化疗前留取骨髓5 m l,制备骨髓单个核细胞(MNC)悬液,并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G-CSF(5,10,15,20,25 ng/m l),培养24h后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其DNA倍体的量。同时选用G-CSFR、CD34的单抗,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G-CSFR、CD34在AL和正常粒细胞的表达情况。结果骨髓MNC培养24 h后各浓度的DNA倍体量在AML随着G-CSF浓度的增加有上升趋势,在ALL和正常对照无明显变化。G-CSFR、CD34的表达率:AML:(68.59±13.99)%,(45.15±4.22)%;ALL:(1.90±0.93)%,(46.75±3.15)%;正常对照:(70.5±10.8)%,(3.15±0.22)%。AML的G-CSFR表达率与A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LL的G-CSFR表达率与正常对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CSF可促进AML细胞增殖,不促进ALL细胞和正常粒细胞增殖;G-CSFR主要表达于成熟及恶性粒细胞,不表达于淋巴细胞。此结果在临床治疗白血病的过程中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血液肿瘤患者粒细胞缺乏症合并感染的抗生素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血液肿瘤患者粒细胞缺乏症并感染的经验性抗生素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25例血液肿瘤患者的260例次的临床资料,观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特治星,TAZ,tazocin)、头孢他啶(CTZ,ceftazidime)、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泰能,IMP,imipenem)、盐酸头孢吡肟(其他名称:马斯平,Maxipime)与丁胺卡那霉素(AMK,amikacin)分别组成TA、CA、IA、MA方案的疗效及副作用.结果TA、CA、IA、MA方案分别治疗45、80、75、60例次,治疗中位时间为7~8 d,有效率分别为65%、48%、70%、79%,CA方案明显为低(P<0.05).治疗无效者调整治疗:改用TA、IA或MA方案加减去甲万古霉素(NVC,norvancomycin)及抗真菌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8%、83%、86%和91%.最常见副作用为胃功能紊乱,腹泻为12%,皮疹和肝转氨酶轻度升高分别为4%;2例NVC和AMK治疗者出现明显的听力下降和肾脏毒性.结论TA、IA、MA方案具有相似的疗效,可作为一线经验性治疗方案.经验治疗无效者,应改用具有更高抗菌活性的方案或尽早采用NVC和(或)抗霉菌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B cr/ab l阳性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治疗。方法:10例成人ALL经骨髓细胞形态学、细胞化学、免疫学分型、融合基因检查确诊为B cr/ab l阳性B细胞ALL。化疗不缓解者改用格列卫(400 m g/d)治疗。5例缓解后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5例行巩固强化治疗。结果:常规化疗使6例患者达到完全缓解(60%);4例未缓解者,用格列卫治疗均达到CR。5例接受移植患者2例复发,移植患者与接受巩固强化治疗的患者中位缓解期分别为12个月与8个月(P<0.01);中位生存期为18个月与10个月(P<0.05)。结论:B cr/ab l融合基因阳性成人ALL化疗缓解率较低,格列卫治疗显著提高缓解率,与单纯化疗相比,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使患者生存期明显延长。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研究EGFR在血液系统疾病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EGFR表达与恶性血液病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酶标法检测了48例恶性血液病(包括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16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7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20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5例)、21例骨髓良性增生性疾病及4例正常人骨髓细胞的EGFR表达情况,以A432细胞系为阳性对照。结果:在正常人及骨髓良性增生性疾病患者的骨髓细胞中未见EGFR表达,在恶性  相似文献   
7.
文献报道腰麻后头痛的发生率为3~60%,妊娠妇女发生率较高,多年来腰麻后一直采用平仰卧位24小时以减少头痛。作者报告80例产妇第二、三产程在腰麻下实施产科操作(不含剖腹产)进行观察。随机将病人分成A、B两组,A组木后平卧6小时,然后充许自由活动(无头痛者),B组术后持续半卧位休息24小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12年来用HA(高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为基础的三药联合方案诱导化疗的243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完全缓解(CR)率、无病生存(DFS)以及总生存(OS)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同时探讨不同染色体核型分组对治疗缓解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用HA为基础的三药联合方案诱导治疗初治、原发AML 243例,计算CR率、DFS期、OS期及3年和5年DFS率、OS率.对其中有染色体核型结果的184例患者根据SWOG或MRC核型分级标准进行分组,比较不同核型组之间CR率、DFS期(率)及OS期(率).采用SPSS软件分析所得数据.结果243例原发、初治AML患者CR率达77.4%,188例CR患者中位DFS期为28.5(1.0~153.0)个月,3年DFS率为45.4%,5年DFS率为40.2%.243例患者中位OS期为18.4(0.5~154.0)个月,3年OS率为36.9%,5年OS率为31.4%.按SWOG标准将184例患者根据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分为良好、中等、差、未知四组,四组的CR率、中位DFS期及OS期分别为良好核型组97.8%、87.4个月、89.1个月,中等核型组81.9%、17.6个月、22.3个月,差核型组61.5%、9.0个月、11.5个月,未知核型组79.3%、29.0个月、19.9个月.以上各组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按MRC标准将184例患者分为良好、中、差三组,三组的CR率、中位DFS期及OS期分别为良好核型组96.1%、79.9个月、72.2个月,中等核型组79.5%、17.6个月、19.7个月,差核型组43.8%、16.5个月、12.0个月.中等核型组与差核型组的DFS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各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HA为基础的三药联合方案诱导治疗AML,CR率较二药方案高,有利于患者的长期生存.染色体核型同样是本组患者重要的预后相关因素,SWOG染色体核型分组标准更适合患者的疗效和预后分析,而且可将未知组与预后中等组合并分析.三组不同核型患者的预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良好核型组的预后明显比其他两组好,中等核型组比差核型组好.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