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92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1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VPA)和卡马西平(CBZ)对脑电图的影响。方法:对39例单独应用VPA和35例单独应用CBZ,临床发作已被控制的两组病例进行脑电图描记和分析。结果:VPA治疗组,72%的病例发作间歇期痫样放电消失或明显减少,而CBZ治疗后,仅49%消失或明显减少。结论:CBZ可使临床发作控制,但却有20%的病例痫样放电明显增加,但在VPA治疗者则未见此现象。VPA对脑电背景活动影响不明显,而CBZ治疗者,可引起α波减少,θ波、δ波活动增加,治疗前后均具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婴儿痉挛临床诊治与预后127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127例婴儿痉挛患儿的临床诊治和随访结果资料分析,了解婴儿痉挛的诊断治疗与预后之间的关系,为婴儿痉挛的临床诊治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回顾性资料分析和前瞻性队列研究,对1998年1月至2002年12月在复旦大学儿科医院收治的婴儿痉挛患儿进行分析和随访,对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共有127例婴儿痉挛患儿进入研究。起病年龄为(6.1±3.1)个月,患儿随访时间(38±8)个月;72.4%为症状性,宫内发育迟缓、先天脑发育畸形、出生时窒息为主要病因,脑发育不全、智能发育迟缓多见;27.6%为隐原性或原发性。脑电图表现为高峰节律紊乱、弥漫或局灶性棘慢波发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丙戊酸钠、氯硝基安定、硝基安定、苯巴比妥、托吡酯、拉莫三嗪为常用的治疗药物。在症状性婴儿痉挛中,76.1%预后不良,原发性或隐原性婴儿痉挛中,有60.8%的病例发作得到控制;有明确病因、起病年龄<3个月、起病前发育落后、EEG背景活动变慢或有局灶性棘慢波发放,可能提示婴儿痉挛预后不良。 结论婴儿痉挛多为症状性,有明确病因、起病年龄<3个月、起病前发育异常、EEG背景活动变慢或有局灶性棘慢波发放,与婴儿痉挛预后不良有关。  相似文献   
3.
随着对癫痫诊断水平的提高和药物治疗的进展,近年来国内外的小儿癫痫控制率已高达75~80%左右.为了提高对小儿癫痫发作的控制率,我们对本院癫痫门诊长期随访治疗的270例病例中,经各种抗癫痫药治疗,临床上仍有不同频度发作的55例,作一分析。临床资料病例选择:本组55例都有典型的临床发作,并经脑电图证实,用抗癫痫药物治疗随访半年以上,  相似文献   
4.
合理应用小儿抗癫癎药物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合理使用抗癫癎药物(AEDs)是癫癎药物治疗中的关键一环.当然AEDs的合理应用要始于正确诊断,而正确的诊断又基于详尽、完整病史和体格检查及规范的脑电图操作和正确判断,因此正确诊断是合理治疗的根本保证,而合理规范地应用AEDs,又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小儿重症肌无力危象的临床特点、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4例重症肌无力危象患儿作一回顾性分析。结果 4例为急性起病,分别表现为两侧眼睑下垂,眼球活动受限,吞咽困难、四肢肌力、肌张力减弱。结论 小儿重症肌无力的病史和新斯的明试验阳性是诊断本病的重要依据。使用溴化吡啶斯的明和泼尼松可防止危象再发生。  相似文献   
6.
轮状病毒腹泻并惊厥24例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 探讨轮状病毒感染与惊厥的关系。方法 选择1999年12月-2000年1月期间住院的160例小儿轮状病毒腹泻病例,对其中24例伴惊厥患儿的临床及实验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轮状病毒感染关中枢神经系统脑炎11例,良性惊厥13例;均发生在感染的早期,结论 轮状病毒可能发生肠道感染。  相似文献   
7.
儿童非癫痫发作与癫痫发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儿童非癫痫发作的病因,以及非癫痫发作与癫痫发作的鉴别。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应用丙戊酸钠治疗小儿癲痫100例,男65例,女35例,年龄由8月至12岁,其中4~12岁占72%,平均病程为18.4月,剂量每天20~50mg/kg,疗程由6月至36月。平均疗程为19.75月。疗效:控制59%,显效21%,有效7%,总有效率为87%。本品对各种类型癲痫均有效,其中对大发作和失神发作疗效更好,本组该两类型79例,有效者达94彩(74/79)。丙戊酸钠常见的副作用为胃肠道功能紊乱,如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多为轻微且一过性,但少数病例有明显食欲减退或食欲亢进。本组36例,血小板计数下降,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