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我院自1998年成立糖尿病专科以来,门诊建档管理患2600余人。收住院人数2400余人次,总结出适合本地区糖尿病患的胰岛素治疗方案,现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回顾分析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的临床抗感染药物治疗情况,规范CAP治疗中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方法:制作"CAP抗感染药物使用调查表",病原学、药物经济学分析。结果:通过分析,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对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作合理性评价,采用限定日剂量(defined daily does,DDD)测定评价抗菌药物的使用。结论:通过病原学、药物经济学分析,为CAP治疗中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基础,确保患者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动脉穿刺向心方向和离心方向对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透析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以延长动静脉内瘘使用寿命,提高透析质量。方法将80例糖尿病肾病使用动静脉内瘘规律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动脉端向心方向穿刺法,对照组采用动脉端离心方向穿刺法,6个月后分别对两组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成功率,透析效果及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穿刺方法的透析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观察组内瘘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动脉端向心方向穿刺法能保证透析效率,减少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糖尿病肾病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可选择动脉端向心方向穿刺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采用血液灌流(HP)联合血液透析(HD)的方法对尿毒症致皮肤瘙痒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肾病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伴有皮肤瘙痒患者24例,给予血液灌流加血液透析治疗,并于治疗前、中、后给予相应的护理。结果治疗后患者的PTH水平有明显下降,瘙痒症状明显减轻,所有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PTH水平高低与皮肤瘙痒程度成正相关。结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能有效清除血PTH,明显改善尿毒症患者的皮肤瘙痒症状,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孙克红  杜秀 《中国疗养医学》2014,(11):1034-1035
目的比较扣眼穿刺法和绳梯穿刺法对透析患者高位动静脉瘘动脉穿刺效果的影响,以选择安全有效的动脉穿刺方法,提高透析质量,延长瘘使用寿命。方法将40例采用高位动静脉瘘规律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扣眼穿刺法20例,绳梯穿刺法20例,1年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的穿刺成功率、血流量、皮下血肿及瘘堵塞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扣眼穿刺法组穿刺成功率及血流量明显高于绳梯穿刺法组,皮下血肿及瘘狭窄发生率明显低于绳梯穿刺法组。结论扣眼穿刺法在高位动静脉瘘患者的动脉穿刺使用中明显优于绳梯穿刺法组,高位动静脉瘘患者可优先选择扣眼穿刺。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新疆贝母植株不同部位的药材性状及粉末的显微特征,为推广这一药物资源提供了鉴定依据,为新疆贝母的资源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性状鉴定法和显微鉴定法。结果描述了新疆贝母的药材性状以及粉末显微特征,并绘制出粉末图。结论新疆贝母的药材性状及粉末显微特征属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全方位健康管理模式在体检工作中的应用。方法以全方位健康管理模式指导体检工作的全过程。结果体检质量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做到疾病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控制慢病风险因素,降低医疗费用,实现了由单纯的健康体检向健康评估、健康风险干预和健康维护的逐步转变。结论全方位健康管理模式将健康管理理念注入体检服务,提升了体检工作内涵,满足了居民的健康需求,为体检中心取得了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理论在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置管封冲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行血液透析深静脉置管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单纯给予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导管血栓形成/堵塞、断裂、脱出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血栓形成/堵塞发生率2.9%明显低于对照组发生率17.7%,观察组导管断裂、脱出未发生,对照组发生率分别为5.7%和8.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管理理论在血液透析深静脉置管患者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减少导管血栓形成/堵塞、断裂、脱出等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9.
尿毒症是慢性肾衰不断发展过程中的最后阶段,是慢性肾衰的晚期,肾小球滤过率10 m L/min,血肌酐707μmol/L,此时临床表现和血生化异常非常明显,需透析治疗,但可出现并发症。临床上早期干预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88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组资料来源于2002年3月-2003年10月期间我院临床各科上报的药品不良反应报表,共88例,依照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制定的不良反应判断标准,对患者的过敏史、用药情况、不良反应表现及类型进行分析。1调查结果1.1一般情况88例不良反应报道中,男性20例,女性66例,不详2例;年龄最小1岁,最大82岁。以40~60岁患者居多,占57%。1.2过敏史有青霉素和磺胺类药物过敏史者9例(11%),家族过敏史2例(1.2%)。1.3药物分布在88例不良反应报告中,所涉及的药物有39种,其中抗生素占首位(53%)。其次为中药注射剂、解热镇痛药和心血管系统的药物。1.4临床表现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