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8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医院新药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药的研究与开发水平,可以衡量一个国家医药科技和医药经济发展的水平,而新药管理又是科技成果的一个特殊管理。因此,为了给临床提供更多的治疗手段和选择范围,正确的引进新药成为医院管理中的重要环节。长期以来,此项工作存在资料多、涉及专业广、药品各项内容在新药申请表中难以表述完整等问题,运用计算机进行新药信息的管理,可使此项工作达到简便化、标准化和规范化。随着医院信息系统(HIS)的应用和局域网的建立,作者结合解放军第94医院的实际情况,开发研制了新药管理数据库系统,  相似文献   
2.
医院药品电子说明书数据库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李刚  徐江红  姜骏  于永洲  付芳 《中国药房》2005,16(14):1063-1064
目的:为医务人员提供药品说明书电子化信息服务。方法:基于“军字一号”医院信息系统,通过数据库的建立、药品说明书等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开发得到药品电子说明书数据库系统。结果与结论:该系统具有界面友好、录入简便、查询灵活、维护方便、服务广泛等特点,有利于医务人员方便、及时、准确掌握药品说明书信息,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相似文献   
3.
4.
TNF-α、IL-6、MDA、SOD在失血性休克动物模型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在失血性休克动物模型中肿瘤坏死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表达。方法:采用Chaudry方法(略作改动)制作大鼠失血性休克模型,60min后用回输血液和生理盐水进行复苏。检测不同的时相血清TNF-α、IL-6、MDA及SOD的表达水平。结果:大鼠失血性休克与复苏后血清TNF-α、IL-6及MDA含量均明显升高,SOD含量减少,并且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结论:TNF-α、IL-6和氧自由基参与了失血性休克的发生和发展,在适当的时间,采用抗介质治疗可能对失血性休克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沈巨福  吕濮  姜骏  周信江  徐升 《江西医药》2012,47(4):349-351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重组技术在诊断急性阑尾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临床拟诊为急性阑尾炎而行16层螺旋CT检查和重组技术多平面重组(MPR)及曲面重组(CPR)的病例资料.结果 4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急性阑尾炎,CT诊断急性阑尾炎41例,91.1%(41/45)成功获得重组技术多平面重组及曲面重组图像.应用16层螺旋CT重组技术后,提高了阑尾系膜水肿、回盲肠壁水肿的显示率及阑尾识别率.结论 16层螺旋CT重组技术可以准确地识别阑尾,能快速、准确地诊断急性阑尾炎,并能发现除阑尾炎以外的病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心力衰竭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的病原学种类、药敏情况及预后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2014年6月我院急诊科和心内科收治的1224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中合并CAP占8.3%(102/1224),分离的病原菌中革兰氏阴性菌占61.5%,革兰氏阳性菌占24.8%,真菌占13.7%,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嗜麦芽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主要致病菌。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假单胞菌、粪肠球菌耐药率较高,碳青霉烯类、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革兰氏阴性菌治疗效果较好,大部分革兰氏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敏感。老年心力衰竭合并CAP组死亡率明显高于非合并组。结论:老年心衰患者合并CAP直接影响疾病预后,感染病原体以条件致病菌为主,临床上重视病情观察诊断,严格病原学检测和药敏试验,合理应用抗生素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CYP2C19基因多态性分布情况,并分析氯吡格雷治疗对PCI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和再狭窄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01—2019-06期间收治的214例行PCI术的急性心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PCI术后均给予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采用PCR测定患者全血CYP2C19基因分布,比较患者CYP2C19基因型特征,分析其与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及再狭窄的关系。结果:214例患者CYP2C19*1、*2、*3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分别为66.36%、29.21%及4.43%;快代谢型的频率为44.86%,中代谢型的频率为42.99%,慢代谢型的频率为12.15%。其中,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组患者快代谢基因型出现的频率为9.76%,中代谢型基因出现的频率为53.65%,慢代谢基因型出现频率为36.59%(P0.05);且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1等位基因出现频率为36.59%,显著低于未发生组(P0.05),而*2等位基因及*3等位基因出现频率分别为51.22%及12.19%,均显著高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发现患者再狭窄与氯吡格雷抵抗有关(P0.05)。结论:急性心梗患者PCI术后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患者CYP2C19基因突变率较高,主要以中代谢及慢代谢基因型为主,且患者CYP2C19*2和CYP2C19*3基因突变是导致预后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及再狭窄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大鼠失血性休克与复苏后回肠组织凋亡的机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大鼠失血性休克与复苏后回肠组织凋亡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Chaudry方法(略作改动)制作大鼠失血性休克模型,60min后用回输血液和生理盐水进行复苏。检测不同的时相回肠组织Bax、Bcl-2、Bcl-2/Bax及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和电镜下回肠组织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大鼠失血性休克与复苏后回肠组织Bax、Caspase-3蛋白表达上调,Bcl-2蛋白表达下调,Bcl-2/Bax比值下降,回肠组织凋亡明显。结论大鼠失血性休克与复苏后回肠组织凋亡的可能机制是上调回肠组织Bax蛋白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下调Bcl-2蛋白的表达,使Bcl-2/Bax比值下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X线胸片和CT对自发性纵隔气肿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至2010年12月39例自发性纵隔气肿的X线平片与CT表现.结果:39例自发性纵隔气肿中.X线胸片显示纵隔气肿呈现透亮影像,侧位片比正位片显示更清楚,CT可清晰显示纵隔气肿呈现气体密度及被气体勾画出的纵隔结构.结论:X线检查对早期自发性纵隔气肿易漏诊,CT检查有利于该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亚宁定和硝酸甘油治疗急性左心衰的疗效.方法:98例急性左心衰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50)和对照组(n=48),在常规抗心衰基础上分别应用亚宁定和硝酸甘油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呼吸、心率、血压变化,心衰症状缓解时间及药物副作用.结果:治疗组用药后各时间点心率、血压、呼吸的下降程度及心衰缓解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亚宁定治疗急性左心衰起效迅速,疗效确切,副作用少,安全性高,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