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5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目的 试建立恰当的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缺血后处理模型。方法 选8 ~ 12周健康60只SD雄性大鼠,体质量220 ~ 260 g。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及IR缺血后处理A、B、C、D组,每组10只。S组:分离出双侧肾蒂,仅行右肾蒂结扎和左肾蒂游离;IR组:结扎右侧肾蒂,夹闭左侧肾蒂60 min后恢复灌注;缺血后处理A、B、C、D组在肾脏缺血60 min后分别进行6次(开放10 s + 阻断10 s)、5次(开放20 s + 阻断20 s)、3次(开放10 s + 阻断10 s)、3次(开放2 min + 阻断2 min)的循环,然后充分开放灌注。再灌注24 h后监测肾功能,对肾组织结构损伤程度评分。结果 与IR组相比,A、B、C、D组后处理的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及肾小管损伤程度评分均降低(P 〈 0.05),肾组织损伤明显减轻。处理组中,A、B两组的BUN、SCr及肾小管损伤程度评分相当(P 〉 0.05),且缺血后处理效果优于C、D两组(P 〈 0.05)。结论: 采用缺血后处理A组方法和B组方法均可以成功制作出缺血后处理模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麻醉效果。方法患者60例,ASAⅠ-Ⅱ级,年龄46~68岁。随机分为两组,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组(RP)和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组(FM),每组30例。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组在切皮前5min输注瑞芬太尼0.10~0.25μg/(kg·min)、异丙酚0.25~0.5μg/(kg·min),术中根据BP、HR调整瑞芬太尼和异丙酚的输住速率,术毕停止输注。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组切皮前5min静脉注射芬太尼0.2~0.3mg,每60~90min静注咪唑安定0.05mg/kg,术中根据血压、心率间断静注芬太尼。分别记录二氧化碳气腹开始时(即),气腹后5min((T1),停药时(T2),睁眼时(T3)的SBP、DBP、HR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SBP、DBP和HR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间阿托品和麻黄碱使用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RP组呼吸开始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及拔除气管导管时间均短于FM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恢复迅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手术的麻醉期处理,减少手术麻醉风险。方法对145例OSAHS患者根据咽部暴露程度进行Mallampafi分级。快速气管插管组114例(Ⅰ~Ⅱ级),清醒气管插管组25例(Ⅲ~Ⅳ级),气管切开组6例(清醒气管插管组中体重大于100kg、短颈者)。快速气管插管组术毕待患者完全清醒后拔除气管导管、送监护病房。清醒气管插管组和气管切开组术后送重症监护室监护。结杲快速气管插管组和气管切开组均顺利插入导管,清醒气管插管组7例出现呼吸抑制,面罩辅助呼吸后插入导管。三组均未发生上呼吸道梗阻。快速气管插管组6例拔管时出现恶心、呕吐,8例出现呼吸抑制。结论降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手术的围术期风险须重视术前访视,正确选择麻醉诱导方法,加强术中管理、合理选择用药,严格掌握拔管指证,加强术后监护。  相似文献   
4.
2001年我院对2例扩张性心肌病患者成功地施行了心脏移植手术,术后心功能良好,恢复满意。现将麻醉处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七氟醚对大鼠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七氟醚对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SD大鼠18只,随机均分为缺血-再灌注组(I/R组)、七氟醚组(S组)和对照组(C组)。建立大鼠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再灌注后3h分别检测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观察肾组织的病理学变化。结果与C组比较,I/R组和S组血清BUN、Cr水平显著增加(P<0.05),但S组BUN、Cr低于I/R组(P<0.05)。与I/R组比较,S组SOD显著升高,MDA显著降低(P<0.05)。S组肾组织病理损伤分级明显低于I/R组(P<0.05)。结论七氟醚对大鼠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抑制氧自由基反应可能是其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观察腹腔镜(LC)与开腹胆囊切除术(OC)对肥胖病人术后肺功能及氧合影响的不同。方法选择体质量指数>30%,拟在全麻下行胆囊切除手术的病人20例,按术式分为LC组和OC组,每组10例。分别于术前、术后24h和48h抽取病人桡动脉血行血气分析,记录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pH值;测定用力肺活量(FVC)、一秒用力呼气容量(FEV1)、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F)等肺功能指标;应用痛觉模拟评分尺(VAS)对病人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结果两组病人术前动脉血气和肺功能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PaO2、FVC、FEV1、MMF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1),而pH和PaCO2无明显变化(P>0.05);LC组术后24h和48hPaO2、FVC、FEV1、MMF明显高于OC组(P<0.05);术后24h和48hVAS评分明显小于OC组(P<0.01)。结论LC对肥胖病人肺功能及氧合的影响小于OC,术后肺功能的恢复明显快于OC。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安氟醚麻醉大鼠丘脑基因表达谱的变化。方法sD大鼠1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安氟醚组,各6只。安氟醚组吸入2%安氟醚3h,对照组吸入O23h,之后取大鼠丘脑,抽提RNA,以RNA为模板逆转录合成cDNA,以cDNA为模板转录生物素标记的cRNA,cRNA经提纯、片断化后与大鼠神经生物学表达芯片U34杂交;杂交后的芯片用扫描仪检测信号,收集图像,用Microarray Suite Version5.0软件分析差异表达基因并对其作初步功能分析。结果1323条待测基因中,安氟醚麻醉组麻醉后有186条基因差异表达,其中差异表达超过2倍者65条。差异表达的基因可分为离子通道基因、信号转导相关基因、转录相关基因、细胞因子基因、突触功能基因、细胞结构基因等。结论安氟醚麻醉可以引起大鼠丘脑众多基因的差异表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降压药服用至术晨对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合并高血压的甲状腺肿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术前按常规要求禁食,术晨停止服用降压药;观察组继续服用降压药至术晨。所有患者均采用气管插管全凭静脉麻醉。观察诱导前即刻、气管插管后1 min及拔除气管插管后1min的心率和血压,并观察两组返流误吸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诱导前即刻、气管插管后1 min及拔除气管插管后1 min的心率、血压明显较观察组高(P﹤0.05)。两组返流误吸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合并高血压的择期手术患者围术期应继续服用降压药至术晨,有利于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的稳定,且不增加返流误吸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刘洁  马加海  姜秀良 《山东医药》2011,51(42):65-66
目的观察气腹建立前反复充放气对腹腔镜手术患者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拟在全麻下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预处理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常规建立CO2气腹,预处理组在建立气腹前实施预处理,即充气5 min、放气5 min,共2次。术前、术后即刻及术后第1、3天检测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结果两组术后即刻、术后第1天BUN、Scr、MDA较术前明显升高(P均〈0.05),SOD则较术前明显降低(P均〈0.05);预处理组术后即刻及术后第1天BUN、Scr、MDA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而SOD则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气腹建立前反复充放气对腹腔镜手术患者肾功能具有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来实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熵指数(En)在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OPCAB)麻醉应用的可行性。【方法】择期在异丙酚-舒芬太尼麻醉全身麻醉下行OPCAB患者70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试验组在En监测下,调整异丙酚、舒芬太尼输注速率使手术过程状态熵(SE)维持在45~55,反应熵(RE)-SE差小于10;对照组患者维持心率(HR)和血压(BP)变化不超过基础值的25%。记录手术过程、麻醉药用量、拔管时间、在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术中知晓情况等。测量患者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皮质醇浓度。【结果】试验组麻醉过程中SE平均数为50±5,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异丙酚、舒芬太尼用量显著减少(P〈0.05),拔管时间显著减小,但血管活性药物用量显著减少(P〈0.05),但两组患者ACTH和皮质醇浓度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均无术中知晓发生。【结论】熵指数监测指导0PCAB麻醉安全可行,可以减少麻醉药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