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3篇
口腔科学   14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2.
龋齿是发生于牙体硬组织的一种慢性、细菌感染性疾病。其病变过程大多始于冠部的牙釉质,但亦有直接发生于根部牙骨质部位的龋损.我们称之为根面龋。根面龋主要发生于牙龈退缩、根面外露的老年人。全国第三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老年根面龋的发病率高达8.4%。已成为影响老年人身体健康的重要疾病。  相似文献   
3.
刘伟  姜云涛 《医疗装备》2007,20(8):45-45
故障现象:开机自检后电导检测长时间不能通过,具体表现为电导持续低于128ms/mmol。  相似文献   
4.
目的 应用PCR-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分析不同龋敏感儿童牙菌斑内口腔链球菌菌群及其菌种组成的多样性.方法 牙菌斑组织取自45例学龄前儿童,根据乳牙龋失补牙面(dmfs)指数分为无龋(dmfs=0)、中龋(dmfs=4~6)和高龋(dmfs>8)(n=15).分别提取细菌总DNA,进行链球菌属rnp B特征序列的PCR扩增及DGGE分析,克隆、测序并与核酸序列数据库的序列进行比对.结果 无龋儿童菌斑中口腔链球菌菌群的基因型分布均显著高于中龋和高龋儿童(P<0.05);变异链球菌群是高龋组中的优势菌群.结论 PCR-DGGE技术结合rnp B基因克隆文库分析可较灵敏、直观地反映牙菌斑中链球菌属各菌群及其菌种的组成情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不同龋敏感者变异链球菌临床分离株的生物膜形成和产酸能力.方法 牙菌斑组织取自60例学龄前儿童,根据乳牙龋失补牙面(dmfs)指数分为无龋组(dmfs=0)和高龋组(dmfs>8)(n=30).运用死菌/活菌荧光染色技术结合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分析,计算菌斑组织中变异链球菌分离株的生物膜厚度和细菌密度;酸度计测定培养48 h后的pH值;比较不同龋敏感组变异链球菌的生物膜形成和产酸能力.结果 高龋组变异链球菌临床分离株的生物膜厚度和细菌分布密度显著高于无龋组(P<0.05).初始pH值>5.5时,高龋组和无龋组pH值改变无显著性差异;pH=5.0时,高龋组pH值改变明显大于无龋组(P<0.05).结论 高龋组变异链球菌临床分离株的高致龋力与其较强的生物膜形成能力和产酸能力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牙周袋龈下菌斑中古细菌分布的基线信息,探讨其分布与牙周病发生的关系.方法 运用古细菌通用引物扩增菌斑标本,PCR产物连接TA载体,挑选多个克隆测序.其结果使用数据库比对并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随机采集牙周病患者龈下菌斑标本,按照牙周袋深度分组(A、B、C、D组),检测并比较各组菌斑中古细菌的检出率.结果 测序结果证实扩增产物为古细菌.临床标本中牙周袋较深组(C组和D组)的古细菌检出率显著高于浅牙周袋组(A组和B组).结论 古细菌的检出率随牙周袋探诊深度的增加而增高.提示古细菌可能参与牙周病的发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快速、敏感定量检测感染根管病原菌的方法;并在RNA水平评估不同根管化学预备方法清除根管细菌的效果.方法:选择慢性根尖周炎单根管患牙24颗,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常规根管机械预备后,对照组用3%H2O2、1%NaClO交替冲洗根管;实验组加用EDTA凝胶根管化学预备,联合3%H2O2、1%NaClO交替冲洗.预备前后根管采样.提取总RNA并反转录为cDNA,进行实时PCR定量分析,采用SAS6.12软件包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机械预备联合化学预备后,根管内细菌数量显著降低(P<0.01);其中实验组清除病原菌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时PCR定量检测技术可以快速、敏感的检测根管内病原菌,机械预备联合化学预备可有效降低根管内细菌的数量.  相似文献   
8.
张跃志  于国锋  姜云涛  郝志刚 《河北医学》2010,16(12):1456-1458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胆囊炎外科治疗时机和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0年8月我院145例老年急性胆囊炎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非手术治疗病死率2.1%,平均住院17.2d;手术治疗病死率0.6%,平均住院11.1d。结论:老年急性胆囊炎病人的病情进展快,治疗难度大,风险高,要高度重视外科治疗的时机及方法。早期手术治疗明显降低病死率及缩短住院时间,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定量检测致龋菌的快速、敏感、特异的方法。分析牙菌斑中主要致龋菌数量与乳牙龋失补牙面(dmfs)指数的关系。方法牙菌斑组织取自45例学龄前儿童,其中无龋(dmfs=0)、中龋(dmfs=4~6)和高龋(dmfs>8)组各15例。应用SYBR Green I模式的实时PCR技术,对各组儿童牙菌斑中4种主要致龋菌(变异链球菌、远缘链球菌、黏性放线菌和内氏放线菌)进行定量检测,并计算各致龋菌所占总菌的比例。对各组所获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高龋组中4种致龋菌所占总菌的比例均高于无龋组(P<0.01),其中变异链球菌和远缘链球菌的数量之和所占总菌的比例与dmfs指数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实时PCR技术可作为一种细菌定量检测方法,应用于致龋菌的定量分析和龋齿活跃性的评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固齿缓释剂中主要成分的质量测定。方法 采用液相色谱系统检测固齿缓释剂中丹参、金银花的含量。结果 固齿缓释剂中丹参、金银花的含量在实验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 固齿缓释剂用于治疗牙周炎有抗炎、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