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7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串联药物洗脱支架(DES)治疗冠状动脉弥漫性长病变的远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33例冠状动脉弥漫性长病变且成功接受串联DES置入术或单个长DES置入术的冠心病患者,根据置入支架方式及长度的不同,分为A组:置入串联DES且支架总长度34-59mm(n=85);B组:置入串联DES且支架总长度60-95mm(n=71);C组:置入单个长DES且支架长度35-38mm(n=77)。比较各组术后第1年和第2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和支架内再狭窄(ISR)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术后第1年和第2年,三组间MACE和ISR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串联DES且支架总长度≥60mm治疗冠状动脉弥漫性长病变的远期临床疗效总体满意,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2.
3.
近年来,鉴于低分子肝素(LMWH)有较高的生物利用度和较好的预期剂量反应,不需监测活化的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等诸多优点,已有关于LMWH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替代普通肝素(UFH)的研究,已证实依诺肝素、达肝素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PBL教学法在介入心脏病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适应介入心脏病学教学的要求,2005年5月至今我们对在心内科导管室专科医师学员及临床研究生实施PBL教学法。在课程设置、问题策划等方面进行尝试,并且通过课后调查,跟踪随访评价教学效果。受到学员一致好评,学员认为通过PBL教学能提高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参麦注射液与维生素C注射液辅助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疗效。方法 :将 52例扩张型心肌病 (DCM )分为治疗组 32例 (男性 2 0例 ,女性 12例 ,年龄 4 6a±s 13a)与对照组 2 0例 (男性11例 ,女性 9例 ,年龄 4 7a± 14a)。 2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治疗组用参麦注射液 30mL ,加入 5%葡萄糖注射液 10 0mL ,iv ,gtt ,qd ;对照组用维生素C注射液 5.0g ,加入 5%葡萄糖注射液 10 0mL ,iv ,gtt ,qd。 2组疗程均为 2wk。结果 :参麦注射液组总有效率 84 % ,维生素C注射液组总有效率 6 5%(P >0 .0 5)。结论 :参麦注射液治疗DCM有较好的疗效 ,但与维生素C注射液相比无统计学意义 ,而症状改善前者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6.
患者 ,男性 ,4 0岁 ,因患晚期扩张型心肌病于 1992年 7月 1日在我院行同种原位心脏移植手术 ,术后给于环孢素A、泼尼松、硫唑嘌呤三联免疫抑制治疗。 1994年 3月超声检查时发现患者左心房侧壁左上肺静脉入口处有一团状回声 ,不活动 ,大小呈 15mm× 2 6mm ,超声下诊断为左心房血栓。观察两周 ,血栓大小、位置、形态无显著变化 ,每天给患者口服华法林 1.5mg~2 .2 5mg ,使凝血酶原时间由 12s升至 2 0s,定期复查 ,见血栓逐渐缩小 ,应用华法林 3个月后左心房血栓消失。心脏移植术后左心房巨大血栓目前国内未见报道 ,本例患者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的效果和难点.方法 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共对18例胸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腔内隔绝术治疗,手术时间均选择急性发病1周以后,对于难于判断夹层真假腔的患者采用局部撕裂内膜片切线位主动脉造影法.观察手术成功率,手术并发症,住院期间及随访期间疗效.结果 18...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性 ,83岁 ,1995年 6月因胸闷 ,心前区不适伴晕厥入院 ,确诊为“冠心病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6月 2 1日置入SSI型永久心脏起搏器。起搏电极位于右心室心尖部 ,起搏阈值 0 6伏 ,脉冲宽度 0 5ms ,起搏频率 72次 分 ,R波振幅5 3V ,感知 2 4mV。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生活可自理。出院后 ,每半年复查一次。 1998年 6月 15日复查时起搏器功能正常 ,起搏电极位置如初 ,位于右心室心尖部 ,心电图示间右心室起搏。 1999年 1月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骨后划割感 ,进食困难 ,来院sjg心电图示心房起搏。超声心动图显示 :起搏电极位于…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造影剂温度对造影剂肾病(CIN)发病率的影响。方法 将157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患者随机分为20℃碘克沙醇组(20℃组,n=77)和37℃碘克沙醇组(37℃组,n=80)。 分别于PCI术前、后行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PCI术前24 h内、术后12、24 和48 h检测血浆胱抑素C和肌酐。分析两种温度造影剂对患者肾功能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结果 20℃组PCI术后24 h的胱抑素C、48 h的肌酐显著高于术前(P<0.05),全血高切、低切表观黏度亦显著较术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7℃组PCI术后24 h的胱抑素C、48 h的肌酐低于20℃组相应时间点水平,且PCI术后全血高切、低切表观黏度亦低于术后20℃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7℃组CIN发生率(2%)显著低于20℃组(8%),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7℃碘克沙醇的CIN发生率显著低于20℃碘克沙醇。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