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院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流行特征,为临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糖尿病患者院内感染的流行特征。结果5年来糖尿病患者院内感染发病率1.91%(264/13844),264例中,多重耐药菌感染120例,感染率45.4%(120/264),好发部位为呼吸道、泌尿道、导管等,主要分布于ICU病房(38.3%,46/120),最常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54.8%,136/248)。大部分患者基础疾病为慢性呼吸道疾病,平均感染年龄(63.28±11.09)岁,男女患病率之比为1.5∶1。结论糖尿病患者院内感染多重耐药十分严重,以呼吸道感染为主,需要密切监测重点科室、易感人群,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对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院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流行特征,为临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2012年糖尿病患者院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流行特征。结果 5年来糖尿病患者院内感染发病率1.91%(264/13844),264例院内感染中,感染率45.4%(120/264),好发部位为呼吸道、泌尿道、导管等,主要分布于ICU病房(38.3%,46/120),最常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54.8%,136/248)。大部分患者基础疾病为慢性呼吸道疾病,平均感染年龄63.3岁,男女致病率之比为1.5∶1。结论控制糖尿病患者院内多重耐药菌的感染非常重要,需要监测重点科室、易感人群、好发部位,并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院内多重耐药菌感染,为临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2008年1月~2012年12月糖尿病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26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符合多重耐药感染的120例作为病例组,非多重耐药感染的144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病例均记录以下项目:一般情况、糖尿病病程、基础疾病、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并发症、侵入性操作、免疫功能、抗生素的使用、感染后的预后。全部数据输入电脑,采用统计软件SPSS17.0进行汇总分析。结果5年来糖尿病患者院内感染、院内多重耐药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以多重耐药感染上升的速度最快。以呼吸道感染最多,最常见的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54.8%,136/248)。年龄、住院时间、ICU病房、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昏迷、感染前30d使用抗生素、联用抗生素是多重耐药感染的易感因素。感染后30d内的死亡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院内多重耐药菌的感染十分严重,与多种因素有关,预后不良,应针对易感因素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2型糖尿病(T2DM)发病的两个主要环节是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衰竭。目前研究的是针对糖尿病胰腺β细胞如何更好保护其功能,甚至恢复其功能、延缓其衰竭,以达到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本研究前瞻性观察胰岛素泵联用生长抑素治疗新诊断T2DM患者C肽恢复情况。现报告如下。1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5.
益母草注射液应用于STZ诱导的2型糖尿病大鼠,能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改善心肌间隙连接蛋白43(Cx43)的表达和空间分布,防治糖尿病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收集122例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患者(大血管病变组)、60例无大血管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2型糖尿病组)、35例健康人(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比较3组hsCRP水平的差异,分析hsCRP的相关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病变的相关因素。结果大血管病变组hsCRP水平高于2型糖尿病组及对照组(P〈0.05或P〈0.01);2型糖尿病组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相关分析表明,hsCRP与糖尿病病程、高血压、体质量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呈正相关(P〈0.05或P〈0.01),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呈负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与HbA1c、hsCRP、糖尿病病程有关。结论 hsCRP是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重要相关因素,hsCRP可能是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独立预测因子,慢性炎症反应可能参与了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7.
细胞间的通讯是心脏信号传导的基础 ,已证明此行为由间隙连接 (gapjunc tionGJ)通道所介导。间隙连接通道由连接蛋白 (connexinCx)构成[1] 。Cx43是心脏间隙连接通道的主要蛋白成份[2 ] ,其六聚体结构形成相邻细胞间的亲水性通道 ,为心肌细胞间提供了低电阻的信号传导途径 ,使其活动协调一致。目前研究认为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连接蛋白表达、分布异常以及由此引起的间隙连接通道的功能障碍有关[3 ,4] ,尤其连接蛋白在心律失常发生中的作用正备受关注[5,6] ,被认为是某些心脏疾病过程中心律失常主要的引发因素。因此 ,对心脏间隙…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糖一体化管理在行脊柱微创手术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血糖控制效果。 方法选取于2018年1月至2020年2月在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进行脊柱微创手术并且合并糖尿病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A组(n=60)和B组(n=60)两组,A组患者采取血糖一体化管理,B组患者采取常规管理,对比其血糖控制效果。 结果管理后,A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以及血清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B组(P<0.05);A组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以及胰岛素日使用量明显低于B组(P< 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 结论血糖一体化管理能够有效控制行脊柱微创手术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血糖水平,降低其胰岛素日使用量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可以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低碳水化合物高营养密度膳食对肥胖儿童青少年的减重效果及糖脂代谢的影响。 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肥胖门诊及营养门诊的肥胖儿童青少年(7~18岁)37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22例肥胖儿童青少年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平衡膳食及生活方式、运动宣教干预,研究组在生活方式、运动宣教干预的基础上,采用低碳水化合物高营养密度膳食干预,共干预8周,比较两组干预前后BMI、腰臀比、身体成分分析数据以及代谢指标水平。 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的BMI、腰围、臀围、腰臀比、体脂率、内脏脂肪面积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8周后,研究组的BMI、腰围、臀围、腰臀比、体脂率和内脏脂肪面积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 h胰岛素(2hINS)、血尿酸(UA)、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8周后研究组的FPG、2hPG、FINS、2hINS、UA、TC、TG、LDL-C水平均显著低于干预前,且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低碳水化合物高营养密度膳食短期内可以有效使肥胖儿童青少年减重,减少体脂率和内脏脂肪面积,改善其糖脂代谢。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迈能MEPT神经血管治疗仪进行光疗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在本院内分泌科住院的DPN患者120例.按不同的治疗方法随机分为光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降糖治疗,光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迈能MEPT神经血管治疗仪照射足部进行光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震动感觉阈值(VPT)和踝肱指数(ABI).[结果]光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显著性 (P<0.05) .两组治疗前VPT和 ABI测定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PT测定值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光疗组VPT值显著低于对照组(t=2.987,P<0.05).而两组患者ABI较治疗前均明显增加(P<0.05);且光疗组ABI显著高于对照组 (t=2.312,P<0.05).[结论]迈能MEPT神经血管治疗仪治疗DPN疗效显著,且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