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2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物体空间序法的CT图像三维重建算法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首先对三维可视化方法进行了分类概述。接着对基本的物体空间序法及其改进算法——抛雪球法做了详细的描述,并且通过对两组CT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实验,得到高质量的重构图像。最后,本文研究并采用了提取表面体素进行体绘制加速的方法,实现了基于等值面提取表面的加速算法,实验证明加速算法能够满足显示要求并能起到明显的加速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头孢克肟胶囊联合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老年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在上海市浦东医院呼吸内科就诊的老年肺炎患者10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4 g/次,2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头孢克肟胶囊,200 mg/次,2次/d。疗程均为14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情况、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4.91%、96.2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临床体征如发热、咳嗽、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X线胸片炎症吸收、痰培养的临床控制率、总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4(IL-4)及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均显著下降(P < 0.05),并且治疗组血清中CRP、TNF-α、IL-4、IL-8水平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 头孢克肟胶囊联合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老年肺炎可以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症状,控制感染,促进炎症吸收,且安全性较高,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红细胞保存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红细胞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有形成分,主要成分是血红蛋白,作为呼吸载体携带氧气至全身各组织,并协同维持酸碱平衡.本文就红细胞保存相关理论及近年来红细胞保存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4.
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原因调查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16,自引:10,他引:16  
2004年1~12月,我院ICU共行中心静脉导管置管380例次,送细菌培养158例,其中阳性32例。现对其病原学、置管时间、患者原发病等导管感染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其预防对策。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32例患者中,男25例,女7例;年龄51~87岁,平均74·6岁。其中呼吸衰竭9例,恶性肿瘤晚期7例,多脏器功能障碍(MODS)6例,其他10例。住ICU时间15~197 d,平均53 d。中心静脉插管时间为4~50 d,平均为17 d。1.2方法在无菌操作下拔出导管,用无菌剪刀将导管尾端剪下置培养管送细菌培养。同时在患者肘静脉处另抽血培养送检。2结果2·1导管感染的病原学分类…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一个基于微机的实用高性能医学影像数字处理系统。对该系统的组成功能和图像处理的原理、方法及应用作了简述,阐述了一种在微机上实现的三维重组方法及本系统的临床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6.
住院患者跌倒普防和专科化预防研究及效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提高住院患者跌倒预防的实效。方法 建立住院患者跌倒评估表、预防措施表、宣教单、警示标识和使用流程,共同组成住院患者跌倒普防方案予以临床运用;在普防的基础上结合专科化预防,使预防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结果 经过3年的临床研究和实效观察,跌倒普防方案运用与运用前对比,大内科跌倒发生率由每万住院日7.92次,下降到3.52次;普防和专科化预防结合运用与仅用普防对比,全院跌倒发生率由每万住院日4.26次,下降到1.90次;且严重伤害率由70%降到20%。结论 跌倒普防是综合性医院预防跌倒的基础工作;结合专科化预防研究和运用使跌倒防范水平更上新台阶;心理因素应成为更高层次的跌倒预防策略。  相似文献   
7.
根据护理级别测算普通病区的护理工时与人力需求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寻找较为科学的方法计算护理工时,以使合理配置护理人员.方法将我院10个病区的护理工时分二阶段进行直接护理和间接护理时间的测算.第一阶段是69项直接护理时间和27项间接护理时间的测算、频数的统计;第二阶段是根据第一阶段的数据、信息,再根据护理的级别(一级、二级)和科别(内科、外科)分别测算其直接和间接护理时间,并通过SPSS统计软件分析其内在的规律.结果内科和外科病人的比较,直接护理和间接护理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样科室二级护理病人的比较,间接护理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直接护理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同科别、相同护理级别,不同病区之间作比较,病人直接护理时间、间接护理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性医院普通病区护理工时可通过该病区所属科别及其一、二级护理病人所占床日来推算,以便合理用人.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 ,笔者采用原位切开内括约肌术治疗肛裂 2 0 0例 ,取得了满意效果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0 0例均符合《实用痔瘘学》中肛裂诊断标准。其中男性 70例 ,女性 130例 ,年龄最小 9岁 ,最大 5 8岁 ,以 2 5~ 4 5岁为多 ,肛裂部位 :后正中位 130例 ,前位 2 0例 ,前后位合并者 5 0例。病程 5~ 35年。肛裂分期 :Ⅱ期 30例 ,Ⅲ期伴有哨兵痔 170例 ,合并肛窦炎 30例。1 2 治疗方法 术前常规准备 ,局麻后 ,在肛缘后正中处作1 5cm纵行切口显露内括约肌 ,用蚊式钳挑出内括约肌下缘 ,切断内括约肌 ,止血 ,切除切口边缘溃疡…  相似文献   
9.
脐带夹和气门芯扎脐方法的效果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748例新生儿使用脐带夹与气门芯套扎法结扎脐带的效果。方法两种断脐法使用时将其放入产包,对脐带进行常规处理后,将脐带夹或(气门芯)套入脐带,在距离脐轮0·5cm处夹紧,用灭菌剪在距脐带夹0·5cm处剪除脐带,断面进行常规消毒,以无菌纱布包扎。结果脐带夹结扎脐带从脱脐时间、防止脐带感染、出血等明显优于气门芯组(p<0·01)。说明一次性脐带夹用于断脐可使脱脐时间缩短,脐带出血减少,脐带感染率大大降低。结论脐带夹夹持持久有力,安全可靠,能降低新生儿感染及新生儿破伤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利于优生优育的贯彻[1]。  相似文献   
10.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的统计,护士发生针刺事故占各类医务人员总发生数的63%[1],而护生由于各种因素,其发生被带血针头刺伤的可能性无疑比熟练护士要高出许多.但刚从学校进入医院实习的护生对此尚认识不足.学校对学生自我保护的教育和保护措施不足,甚至缺乏.因此护生受针刺伤害的程度有可能是惊人的,加强对她们的教育和保护,传授自我保护的方法应是护理教育工作者、护理管理人员和社会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