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38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抗癫痫药物是目前治疗癫痫的主流方法.然而,人们对抗癫痫药物的认识,如药物剂量、药理机制和血药浓度监测,尚存在一定的误区.本文将相关的文献作了归纳和整理,以期为临床正确、合理的使用抗癫痫药物提供参考和指引.  相似文献   
2.
西酞普兰治疗抑郁性情感障碍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5  
目的 观察西酞普兰治疗抑郁性情感障碍的疗效。方法 分析应用抗抑郁剂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及抑郁性神经症共2 3例 ,疗程 6周。结果 西酞普兰对两类患者的治疗效果均好 ,尤其对焦虑 /躯体化以及迟滞疗效显著。结论 西酞普兰对抑郁性情感障碍的疗效确切 ,副作用轻微。  相似文献   
3.
目的 为了评估中国人Ⅰ型神经纤维瘤病 (NF1)基因内微卫星ALU、IVS3 8GT5 3 0、EVI2 0CA、IVS2 7GT2 8 4的基因多态性及在基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 ,变性聚丙烯凝胶电泳 (PAGE)和银染法分析 112名无血缘关系的中国南方汉人的片段长度多态性。结果 ALU的信息含量 (PIC)为 0 3 12 ,共有 4种等位片段 ;IVS3 8GT5 3 0有 9种等位片段 ,PIC为 0 782 ;EVI2 0CA有 10种等位片段 ,PIC为 0 83 5 ;IVS2 7GT2 8 4的PIC为 0 814 ,有 14种等位片段。结论 研究人群与文献报道的白种人群相比 ,这四种微卫星在种类和分布上有差异 ;IVS3 8GT5 3 0 ,EVI2 0CA ,IVS2 7GT2 8 4是高度多态的遗传标记 ,可用于NF1的连锁基因诊断、法医学的个体鉴定和亲权鉴定。  相似文献   
4.
特发性肥厚性硬脑膜炎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6例特发性肥厚性硬脑膜炎临床资料的分析及文献回顾,总结该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以期降低其误诊误治率. 方法 结合文献对2005至2006年我科收治的6例该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特发性肥厚性硬脑膜炎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免疫功能异常.头痛几乎是首发、必发的症状,大多为隐匿起病,反复发生或迁延不愈.患者可出现神经系统受损的各种表现.本病的头颅MRI可见小脑幕和(或)大脑镰等处的硬脑膜局部或弥漫性增厚,增强扫描可见强化.皮质类固醇治疗有效. 结论 特发性肥厚性硬脑膜炎可能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本病临床表现多样,应注意与其它疾病鉴别.应重视头颅MRI的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5.
全身强直-阵挛性癫癎持续状态的临床与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全身强直-阵挛性癫癎持续状态(GCSE)的临床与预后.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结合Logistic回归分析,对近30年来GCSE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GCSE可造成多脏器功能损害.血糖高于正常、乳酸脱氢酶(LDH)及乳酸脱氢酶同功酶(LDH-MB)同时异常升高、EKG异常等三项临床因素与死亡密切相关.结论临床工作中,如发现患者出现血糖高于正常、LDH及LDH-MB同时异常升高、EKG异常等情况,应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中国人NF1基因突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对28个家系56例Ⅰ型神经纤维瘤病患者NF1-GRD相邻外显子进行突变检测.探讨和分析中国人NF1,基因的突变规律、突变类型、机制以及与临床表型的相关性,以期发现潜在的突变热点。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一单链构象多态性和(或)异源双链分析(SSCP/HA)技术,结合DNA测序方法,对56例Ⅰ型神经纤维瘤病患者的NF1基因第20、28、29、39号外显子的突变或多态性进行筛查。结果在所检测的28个家系中有一家系父子3例Ⅰ型神经纤维瘤病患者的NF1基因第20号外显子均出现异常移动的电泳条带,重复检测单链构象多态实验无异常发现,而异源双链实验则仍显示有1条移动异常的双链电泳条带,DNA测序证实为该家系第20号外显子上T—G的杂合性突变,即kull41Arg错义突变。同时发现,另1例Ⅰ型神经纤维瘤病患者的第28号外显子亦表现为电泳条带移动异常.测序证实为第28号外显子5’端上游第28位核苷酸G→T杂合子。未发现第29号和39号外显子电泳条带移动异常。结论聚合酶链反应一单链构象多态性与异源双链分析联合应用,可提高Ⅰ型神经纤维瘤病基因突变检测的敏感性和阳性检出率。所测28个家系56例患者NF1基因的第20、28、29及39号外显子并非突变热点或突变率相对较高的区域。  相似文献   
7.
黛安神治疗神经衰弱30例疗效评价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周珏倩  梁秀龄 《新医学》1997,28(7):361-361,363
目的:为了观察黛安神对我国神经衰弱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我们应用黛安神共治疗了30例神经衰弱患者,疗程4周。结果:显示该药对治疗抑郁、情感淡漠、躯体症状等方面均有效。结论:黛安神对神经衰弱有较好的疗效,而且耐受性好,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患者 男,59岁。主因“反复头晕半年,加重14d并伴发作性晕厥”于2008年4月就诊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该患者半年来常感头晕、脑胀,注意力不集中,伴有双下肢乏力。但因不影响日常生活,故未去医院就诊。入院前14d,患者在转身时突然出现晕厥,面色苍白,出冷汗,伴视物模糊。无头痛及恶心、呕吐。意识清楚,无耳鸣、耳痛及听力下降,无肢体麻木、抽搐。约2min后自行缓解。此后症状反复发作,多发生于头颈转动或体位改变时,伴左上肢活动后无力。1~2d发作1次,每次持续时间1~15min,休息后好转。个人史:  相似文献   
9.
目的初步探讨卡马西平所致药疹与CYP3A4*18B基因型的关系,以寻找预测药疹的分子学手段。方法用PCR-RFLP法检测65例卡马西平所致药疹组患者(重型药疹患者11名,轻型药疹患者54名)、100例卡马西平耐受组患者及100例健康对照组患者的CYP3A4*18B(intron10,G20338→A)基因多态性。结果卡马西平所致药疹组CYP3A4*1/CYP3A4*1(G/G)基因型30例,CYP3A4*1/CYP3A4*18B(G/A)基因型30例,CYP3A4*18B/CYP3A4*18B(A/A)基因型5例,等位基因A频率为30.8%;卡马西平耐受组G/G基因型51例,G/A基因型42例,A/A基因型7例,等位基因A频率为28%;健康对照组G/G基因型44例,G/A基因型49例,A/A基因型7例,等位基因A频率为31.5%。各组间基因型与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由于病例数较少,目前尚没有发现卡马西平药疹与CYP3A4*18B相关联。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中国育龄女性癫痫患者发生生殖内分泌紊乱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符合研究标准的102 例女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将癫痫起病年龄、发作类型、发作频率、癫痫病程、抗癫痫药物(AED)种类、开始服用AED的年龄、用药持续时间7 个因素分组,分析各因素与月经稀发/闭经、多囊卵巢(PCO)、高雄激素血症(HA)、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关系。 【结果】 癫痫起病年龄≤14 岁者较起病年龄 > 14 岁者HA高发并具统计学意义;服用丙戊酸钠的患者月经稀发/闭经、PCO、HA、PCOS发生率分别达40.63%、50.00%、15.65%和34.38%,显著高于未用药组及其他用药组。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服用丙戊酸钠是发生生殖内分泌紊乱及PCOS的危险因素。癫痫起病年龄≤14 岁是HA的危险因素。【结论】 服用丙戊酸钠是中国育龄女性癫痫患者发生生殖内分泌紊乱乃至PCOS的危险因素,癫痫起病年龄≤14岁是HA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