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6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子宫脱垂病人为什么易合并压力性尿失禁(SUI),如何预测无SUI病人在作矫治子宫脱垂手术后,可能发生压力性尿失禁.方法采用经前庭B超观察了子宫脱垂47人,对照组88人的尿道膀胱.47名子宫脱垂病人中,28人合并不同程度的压力性尿失禁(female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检查指标是压力期尿道膀胱连接位UVJ-M(Mobility of Urethrovesical Junction),静止期近端尿道长度PUL-r(Proximal Urethra Length at rest).结果子宫脱垂妇女的UVJ-M和PUL-r与对照组有极显著差异,P<0.001.将UVJ-M>1.0cm,PUL-r≤2.0cm作为诊断SUI的临界值,子宫脱垂妇女发生SUI的可能性高达85.1%(40/47)其中显性的SUI占59.6%,潜在性的占25.5%.在子宫脱垂无SUI表现的19人中,潜在性的SUI占63.2%(12/19).结论用经前庭B超检查尿道膀胱是术前评估子宫脱垂妇女是否需作尿失禁矫治术最理想的方法,并有利于选择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简称SUI)。指患者由于腹压突然增高尿液不由自主地由尿道排出。B型分型探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动态观察,通过SUI组和对照组各100例的B超尿道膀胱显像,确定了B超观察指标及临界值对100例SUI作B超分型。 方法 1.按Cullen标准分度。一度55人,二度39人,三度6人。对照组无尿失禁妇女。采用ALOKa SSD—500型超声诊断仪,配腔内探头(UST—981P—5)频率5.0MHz。3.按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胡兵方法检查。膀胱适度充盈200~400毫升,测静止期及最大压力期不同B超指数进行SUI分型。  相似文献   
3.
B超诊断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指标的临界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B超诊断女性压力怀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指标的临界值。方法 将SUI组和对照组(NSUI)各100例于膀胱自然充盈后,分别用B超阴道探头经前庭检查其静止期(rest position,r)和压力期(stress position,s)的尿道膀胱的位置和形态,图象冻结后视频打印,测量了压力期尿道膀胱连接最大位移(UVJ-M),静止期近端尿道  相似文献   
4.
脉冲多普勒检测二尖瓣舒张期返流2例上海洋泾医院超声诊断室周有芬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生物工程研究室陆欧伦本文应用脉冲Doppler取样容积置于二尖瓣瓣环的左房侧检测了二例舒张期逆向湍流频谱。返流出现在ECG的Q波之前,呈窄带频谱。持续时间短暂,实时显示不易...  相似文献   
5.
B超诊断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指标和临界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探讨B超诊断SUI的指标的临界值。方法:将SUI组和对照组(NSUI)各100例于膀胱自然充盈后,用B超阴道探头经前庭检查其静止期(r)和压力期(s)的尿道膀胱的位置和形态,图象冻结后视频打印,测量压力期尿道膀胱连接最大位移(UVJ-M),静止期尿道内口前后径(Ud-r)静止期近端尿道长度(PUL-r),通过ROC曲线寻找临界值。结果:找到UVJ-M>1.0cm,Ud-r≥1.0cm,PUL-r≤2.0cm为临界值。三顶指标分别单独诊断SUI,以UVJ-M>1.0cm正确性最高,为80%;而Ud-r≥1.0cm特异性最高。为95%。结论:膀胱颈过度活动,静止期近端尿道开放,静止期近端尿道缩短是三种不同类型的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解剖学原因,也是B超诊断SUI的最有价值的客观指标。分别以UVJ-M>1.0cm,Ud-r≥.10cm,PUL-r≤2.0cm为临界值。  相似文献   
6.
金××,女,24岁,孕 G_2P_0,39~+周。1989年5月19日因足月妊娠监护,在我院作 B 型超声波探测发现:双胎。F_1双顶径8.7cm,F_2双顶径6.8cm.F_1头位,F_2位。胎头光环完整,胎心、胎动好。只测及一个大心脏,心脏增大约4.1×5.3cm 大小。四上肢及四下肢,胸腹部紧密相连。羊水增多约7.0×10.0cm,胎盘分期为Ⅲ~+,已成熟。提示:(1)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38岁;因胸闷乏力。下肢酸胀1周于1989年11月24日入院。  相似文献   
8.
动脉粥样硬化症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已成为临床实践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我们对具有“冠心耳纹”的病人采用B型超声进行检查,观察“冠心耳纹”与主动脉壁粥样硬化病变声像图间的关系,以便提高“冠心耳纹”对临床诊断动脉粥样硬化症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的心动超声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动超声上室壁运动异常与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6例心电图诊断为LBBB的病例与心动超声检查对照分析.结果 16例心电图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患者,在超声心动图上显示有左室壁运动异常14例(14/16.87%),表现为:室间隔与左室后壁矛盾运动.结论表明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与超声心动左室壁运动异常相关性良好.  相似文献   
10.
室间隔是由心脏深层肌肉环绕左心腔时所组成的一个左右心室间隔。心脏收缩时,室间隔与左室游离壁呈向心性活动。在M型波型上表现为收缩期向左心室收缩增厚,不显示向右心室方面收缩功能状态。我们发现部分病例的室间隔在收缩期除了向左心室腔收缩、增厚外同时亦向右心室腔增厚,此种超声图象未见文献记载。我们收集了1988年1月至1991年3月常规超声检查的8例室间隔有收缩期双向增厚的病例,进行超声与心脏解剖学的分析。平均年龄33.8岁。男女比例1:7。临床诊断或/及临床症状为:冠心病、心肌炎病史及胸闷胸痛待查。对室间隔肌部的光滑区、小梁区与漏斗区作二维与M型的全面观察后摄影或打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