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地佐辛治疗椎管内麻醉后寒战的效果。方法选择椎管内麻醉后发生寒战患者80例,随机分成地佐辛组(D组)和曲马多组(Q组),各40例。当麻醉期间患者出现寒战时,立即静脉注射地佐辛0.05mg/kg(D组)或曲马多1 mg/kg(Q组),观察用药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出现寒战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治疗过程中Q组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D组(<0.01)。D组镇静作用强于Q组(<0.05)。结论地佐辛可以有效的治疗椎管内麻醉期间寒战反应,且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比较地佐辛与芬太尼用于无痛肠镜术麻醉效果。方法将择期行无痛肠镜术80例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各40例。A组联合应用芬太尼+丙泊酚,B组联合应用地佐辛+丙泊酚。观察两组患者的诱导时间、清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丙泊酚总用量、术中镇痛评级、术后30min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T0时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和T2时两组MAP、HR与T0比较均显著下降,T3时两组MAP、HR、SpO2均有回升;T1和T2时两组SpO2较麻醉前均有显著下降,其中B组SpO2水平高于A组,A组诱导时间、清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长于B组,丙泊酚总用量多于B组;两组术中麻醉效果达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B组术后镇痛评分低于A组,呼吸抑制及恶心的发生率低于A组。结论与芬太尼比较,地佐辛联合丙泊酚应用于无痛肠镜术麻醉效果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3.
章杭  周斌福 《海南医学》2002,13(10):57-58
目的:观察患者术中使用异丙酚,咪唑安定行自控镇静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高中以上学历非全身麻醉手术患者105例,随机分为异丙酚组(37例)术中予异丙酚1mg.kg^-1.h^-1持续输入,同时患者可自控追加20mg.次^-1,锁定时间1分钟;咪唑安定组(34例)术中予异丙酚0.05mg.kg^-1.h^-1持续输入,同时患者可自主追加0.5mg.次^-1,锁定时间1分钟;对照组(34例)手术开始时给予氟哌啶醇2.5mg,术中必要由麻醉医师再追加2.5mg术中予生理盐水10ml.h^-1持续输入,患者可自主追加1ml.次^-1,锁定时间1分钟。结果:异丙酚组与咪唑安定组疗效明显于对照组,并且异丙酚组疗效好于咪唑安定组,结论:异丙酚组与咪唑安定均可安全有效的被应用于术中自控镇静,在作者观察中发现异丙酚在自控镇静中的效果要好于咪唑安定,同时所有的镇静均应置于安全有效的监控之下,非控可的镇静是危险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七氟烷麻醉下以硝酸甘油行控制性降压联合穴位电刺激对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Ⅲ级,45~65岁行单节段腰椎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患者75例,随机分为穴位刺激联合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组(T组,n=36)及单纯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组(N组,n=39),分别给予相应的治疗。结果:术后1、3dT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较N组明显降低(P〈0.05,P〈0.01);5d发生率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各时间点两组患者血清S-100β浓度均较术前升高(P〈0.05,P〈0.01)。术后1、3dT组血清S-100β较N组明显减低(P〈0.05,P〈0.01),术后5d两组无显著差异。结论:七氟烷麻醉下行控制性降压联合经皮穴位电刺激可降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七氟醚麻醉下控制性降压对脊柱手术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及血清S-100β浓度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Ⅲ级,45至65岁择期行单节段腰椎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患者45例,随机均分为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组(A组,n=22例)与对照组(C组,n=23例)。常规诱导麻醉后,两组患者均吸入七氟醚维持BIS值在45至55,间断给予维库溴铵,芬太尼维持麻醉。A组术中静脉微泵输注硝酸甘油进行控制性降压,使平均动脉压下降幅度维持在麻醉前30%左右,并维持MAP≥50mmHg,C组静脉输注等容量生理盐水。分别于术前1d、术后1d、3d、5d采用简化智能评分(Mini-me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估认知功能,术后MMSE值较术前降低2分则诊断为POCD。在相应时点抽取静脉血,采用免疫酶联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S-100β浓度。结果两组患者术前MMSE评分,S-100β蛋白测定值比较无差异。术后1d、3d A组POCD发生率显著低于C组(P〈0.05,P〈0.01);术后5d POCD发生率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各时间点两组患者血清S-100β浓度均较术前升高(P〈0.05,P〈0.01)。术后1,3d A组较C组血清S-100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五天两组无显著差异。结论术中控制性降压可提高脊柱手术患者术后早期POCD发病率及血清S-100β浓度。  相似文献   
6.
曲马多对不同创伤程度手术围手术期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静脉注射曲马多对不同创伤程度手术围手术期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方法 选择拟在全麻下行择期腹部手术的普外科和妇科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曲马多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曲马多组切皮前5 min静脉注射曲马多1.5 mg/kg,继以0.5 ms/(kg·h)泵入直到手术结束;对照组相应给予等量0.9%氯化钠,术中瑞芬太尼以0.1 μg/(kg·min)静脉维持.根据手术创伤评分(POSSUM评分)将曲马多组和对照组患者分为Ⅰ、Ⅱ、Ⅲ三个亚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前即刻(To)、手术结束时(T1)、术后第2天清晨(T2)采集静脉血,测定血糖、胰岛素,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并进行比较.结果 曲马多组的各亚组间血糖、胰岛素、ISI在T0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内T1、T2的血糖、胰岛素均较T0升高[T0分别为(4.74±0.43)mmol/L、(15.25±1.22)U/L,T1分别为(5.35±0.47)mmol/L、(17.74±1.45)U/L,T2分别为(6.55.4±0.53)mmol/L、(18.59±1.56)U/L],ISI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同一时间点比较,曲马多组的各亚组在T1、T2时血糖、胰岛素均较低,ISI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R与手术创伤程度相关,随着手术创伤程度增加,胰岛素敏感性下降,IR增大;曲马多可减轻手术创伤引起的围手术期IR.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患者术中使用异丙酚,咪唑安定行自控镇静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高中以上学历非全身麻醉手术患者105例,随机分为异丙酚组(37例)术中予异丙酚1mg*kg-1*h-1持续静脉输入,同时患者可自控追加20mg*次-1,锁定时间1分钟;咪唑安定组(34例)术中予咪唑安定0.05mg*kg-1*h-1持续输入,同时患者可自主追加0.5mg*次-1锁定时间1分钟;对照组(34例)手术开始时给予氟哌啶醇2.5mg,术中必要时由麻醉医师再追加2.5mg,术中予生理盐水10ml*h-1持续输入,患者可自主追加lml*次-1,锁定时间1分钟.结果异丙酚组与咪唑安定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并且异丙酚组疗效好于咪唑安定组.结论异丙酚和咪唑安定均可安全有效的被应用于术中自控镇静,在作者观察中发现异丙酚在自控镇静中的效果要好于咪唑安定,同时所有的镇静均应置于安全有效的监控之下,非可控的镇静是危险的.  相似文献   
8.
地佐辛复合氟比洛芬酯在脊柱后路手术术后镇痛中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地佐辛复合氟比洛芬酯用于脊柱后路手术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的效果。方法:60例行脊柱后路内固定手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地佐辛复合氟比洛芬酯组(DF组)、舒芬太尼组(S组),每组30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4、8、12、24、36、48h在安静时及翻身运动时视觉模拟评分(VAS)、镇静程度评分(Raesay)、48h内患者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PCA)有效按压次数与实际按压次数比、患者镇痛满意度、总体评价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配方均能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术后镇痛,有效按压次数与实际按压次数比两组相近(P>0.05);DF组患者在翻身运动时的VAS评分、镇痛满意度及总体评价显著优于S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P<0.05)。结论:地佐辛复合氟比洛芬酯用于脊柱后路手术PCIA,镇痛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地佐辛与曲马多在治疗剖宫产硬膜外麻醉后寒战的效果。方法将60例ASAⅠ级麻醉后出现寒战的产妇随机分为D组和Q组,各30例,分别于胎儿娩出后静脉注射地佐辛0.1mg·kg^-1或曲马多0.1mg·kg^-1。采用Wrench分级法进行寒战评分,并评价用药后7.5、15min治疗效果和30min内寒战复发率。所有患者均监测ECG、BP、MAP、SpO2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D组与Q组治疗硬膜外麻醉后寒战的有效率分别为93.3%和90%,寒战复发率分别为10%和13.3%,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Q组(P〈0.05),但头晕嗜睡发生率高于Q组(P〈0.05)。结论地佐辛与曲马多均能有效治疗剖宫产硬膜外麻醉期间寒战反应,但地佐辛的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曲马多。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复合地佐辛行臂丛神经阻滞对麻醉和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将90例需臂丛神经阻滞行肱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患者随机均分成A、B、C 3组(每组30例),局麻药均为0.33%罗哌卡因30 mL,A组不用地佐辛,B组在局麻药中加地佐辛0.1 mg/kg,C组阻滞完成后即静脉注射地佐辛0.1 mg/kg.结果:B组感觉与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快于A、C组(P<0.01),镇痛持续时间长于A、C组(P<0.01),术中、术后VAS疼痛评分低于A、C组(P<0.05,P<0.01);C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高于A、B两组.结论:罗哌卡因复合地佐辛行臂丛神经阻滞,可缩短阻滞起效时间,增强阻滞效果和延长镇痛时间,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