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患儿肾功能、尿常规与24h尿蛋白检测意义和关系。方法对我院2008年6月至2009年8月期间在儿科住院及皮肤科门诊已确诊为过敏性紫癜的46例患儿作对比分析。结果46例患者中仅3例肾功能结果异常,占6.52%;7例尿常规异常,占15.21%;33例发现24h尿蛋白升高,占71.73%。结论过敏性紫癜患儿均有肾小管功能改变,通过肾功能和尿常规检测,对提示肾损害敏感度不足,而24h尿蛋白定量检测对过敏性紫癜的疗效观察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急性脑梗死(ACI)是心脑血管常见病。作者采用银杏叶提取物(舒血宁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9年10月~2010年12月230例ACI患者,经临床及头颅CT扫描或MRI相关检查明确诊断为ACI,随机分为3组,A组观察组100例,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银杏叶提取物舒血宁联合高压氧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230例随机分为A组舒血宁联合高压氧治疗100例,B组舒血宁与基础治疗80例,C组高压氧与基础治疗50例,疗程均为15 d×2。观察3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液流变学变化及临床疗效,比较评价。结果 A组、B组、C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9.0%(89/100)、80.0%(64/80)和72.0%(36/50);3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不同程度降低,A组最好,B组次之,C组降低较少,舒血宁与高压氧联用有协同作用。结论银杏叶提取物舒血宁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武汉市农民工子女的生活质量与社会偏见状况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为促进农民工子女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儿童青少年生活质量量表和社会距离量表对武汉市两所学校的485名3~6年级的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农民工子女的生活质量比城市儿童的差(P0.05);公立学校农民工子女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农民工子女学校(P0.05),其社会偏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农民工子女的社会偏见可负向预测生活质量。【结论】农民工子女的生活质量低,并受社会偏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解决三维B片的裂片,崩解迟缓等质量问题。方法采用不同固有黏度和不同用量的HPMC,改变制备工艺制备三维B片。结果找到适合不同固有黏度的羟丙甲纤维素(HPMC)在生产中的使用浓度。结论制备三维B片应首先测出HPMC的固有黏度再考虑使用浓度。  相似文献   
6.
廖伟明  刘桂珍  周国波 《中国药房》2010,(31):2946-2947
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儿止咳颗粒中黄芩苷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YWGC18(150mm×4.6mm,μm),10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47∶53∶0.2),流速为2.5mL·min-1,检测波长为280nm,进样量为10μL。结果:黄芩苷的检测浓度在25~200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6);平均回收率为99.57%,RSD=1.91%(n=6)。结论:本方法灵敏、简便、准确,可用于小儿止咳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 将欧洲医药保健网(Pharmaceutical Care Network Europe,PCNE)分类系统引入医防融合社区药学工作中,为进一步促进社康患者合理用药,更好开展社区医防融合药学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0年9月-2021年7月在深圳市宝安区医防融合试点社康进行用药咨询的患者,利用PCNE...  相似文献   
8.
完善滋肾降糖丸的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完善滋肾降糖丸的质量标准.方法:用薄层色谱法对地黄、党参、黄芪、丹参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滋肾降糖丸中柚皮苷含量.结果:定性鉴别方法较好,含量测定柚皮苷在0~3 μg范围内与峰高比呈线形关系.结论:建立的方法可作为本品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9.
邓颖  刘莹珍  宋彧  周国波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24):3348-3350
目的 探讨78例癫痫患者的丙戊酸钠血药浓度,为临床丙戊酸钠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测定78例癫痫患者服用丙戊酸钠后的血药浓度值,并观察其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78例癫痫患者丙戊酸钠血药浓度在治疗窗(50~100 mg/L)内的有55例,占总监测次数的70.0%,临床总有效率90.9%,1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1.8%;浓度低于50 mg/L的患者共21例,占总监测例次的27.0%,临床总有效率61.9%,不良反应发生率9.5%;浓度高于100 mg/L的患者共2例,占总监测例次的3.0%,临床有效率50.0%,而不良反应发生率100.0%.结论 丙戊酸钠的血药浓度监测可为临床医生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提供客观依据,对提高癫痫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