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5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2 毫秒
1.
黄芩苷胶囊的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建立人血浆中黄芩苷浓度的高效液相-紫外(HPLC-UV)测定方法,测定志愿者口服黄芩苷胶囊后的血药浓度,估算其药动学参数并对供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生物等效性进行评价。方法:18名健康志愿者随机单剂量交叉口服黄芩苷试验胶囊和参比片750mg,血浆样品采用固相萃取法处理后,进行HPLC-UV测定。结果:受试及参比制剂中药物主要药动学参数如下:cmax分别为(91±s33)μg·L-1和(86±29)μg·L-1,tmax分别为(7.4±1.3)h和(7.4±1.0)h,AUC0~24分别为(586±233)μg·h·L-1和(579±173)μg·h·L-1,AUC0~∞分别为(616±249)μg·h·L-1和(613±180)μg·h·L-1。黄芩苷试验胶囊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1±18)%。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准确性好。试验胶囊与参比片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2.
研究健康志愿者单次及多次口服奥沙米特片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并考察食物对其药代动力学的影响。单剂量试验采用拉丁方试验设计,12例受试者分别口服奥沙米特片30,60,120 mg,服药后0~48 h采集血样,清洗期1周。多剂量试验采用无参比1周给药设计,12例受试者每天7:00、19:00时各服奥沙米特片30 mg,连服至第7天晨,于第5~7天晨服药前及第7天晨服药后同上采集血样。进食影响试验两周期交叉试验设计,12例受试者分别空腹或饱腹口服奥沙米特片30 mg,服药后0~48 h采集血样,清洗期1周。采用HPLC-MS法测定血浆中奥沙米特浓度以及受试者给药后的血药浓度经时过程,该方法操作简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准确性好。研究结果表明奥沙米特体内动力学行为符合线性药物动力学特征。多次给药与单次给药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多次给药后奥沙米特在体内基本无蓄积。进食会影响奥沙米特的吸收速率,但不影响其吸收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血浆中辛伐他汀浓度的方法,经方法学验证其灵敏度、专属性、线性范围、精密度、准确度、稳定性和介质效应等。方法120名男性健康受试者分两组进行单剂量二交叉试验,测定天津药业焦作有限公司研制的辛伐他汀片相对于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辛伐他汀片的生物利用度。单剂量口服辛伐他汀试验片(10mg/片,4片)及辛伐他汀参比片(20mg/片,2片)后,测定辛伐他汀的血药浓度经时过程,并计算试验制剂和参比制剂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Cmax分别为(6.2±2.8)ng/mL和(6.0±2.6)ng,/mL,Tmax分别为(1.8±0.6)h和(1.8±0.5)h,t1/2分别为(3.4±1.1)h和(3.2±1.1)h,MRT分别为(5.2±1.2)h和(5.3±1.3)h,AUC0-14分别为(21.6±8.8)(ng·h)/ml和(21.6±8.9)(ng·h)/ml,AUC0-14分别为(23.4±9.0)(ng·h)/ml和(23.3±8.9)(ng·h)/ml;按AUC0-14计算,试验制剂中辛伐他汀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0.5±10.4)%;AUC和Cmax经对数转换后方差分析检验,Tmax经Wilcoxon符号秩检验,表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将AUC和Cmax对数转换后经双单侧t-检验表明,试验制剂和参比制剂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多药耐药基因MDR1基因多态性对异维A酸人体药代动力学(药动学)的影响。方法 21例健康男性受试者单次口服40 mg异维A酸胶丸,提取外周血基因组DNA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扩增法(allele-specificamplification,ASA-PCR)对MDR1外显子(exon)12(C1236T)、exon21(G2677T/A)、exon26(C3435T)位点进行基因分型检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分析受试者异维A酸血药浓度并计算相关药动学参数,比较不同基因型药动学参数差异。结果 MDR1exon12(C1236T)的不同基因型异维A酸的体内某些药动学参数有差异。与野生型组相比,变异型组Cmax、Tmax有所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57、0.252);AUC 0~60显著提高(P=0.049)、T1/2及MRT明显缩短(P值分别为0.011、0.035)。MDR1exon21(G2677T/A)的不同基因型异维A酸的体内各项药动学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R1 exon26(C3435T)参数T1/2、MRT、AUC 0~60在杂合型组与变异型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变异型组Cmax有所增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变异型组Tmax显著小于杂合型组(P=0.03)。结论MDR1 C1236T变异型组体内异维A酸吸收略有增多,T1/2、MRT缩短,异维A酸的体内代谢明显加快。虽然MDR1G2677T/A及MDR1 C3435T之间存在显著遗传连锁不平衡关系,且对P糖蛋白(P-gp)的功能影响较大,但本研究结果显示这两个位点基因突变对异维A酸的体内过程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皮肤外用制剂要求在皮肤局部发挥药效,口服给药药物的生物利用度研究方法对于皮肤外用制剂并不适用。目前血管收缩测定法已被FDA认可,但该法只适用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其他外用制剂仍需通过临床对比试验来评价其生物等效性。FDA仍在努力寻找其他的研究方法,如胶带粘贴法、皮肤微透析法、开流微量灌注及体外研究方法。本文对以上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经皮微透析是一种独特的在体取样技术,可测定真皮及皮下组织中游离药物浓度,是获得以真皮为作用靶位的药物实时动力学数据的首选方法.在局部皮肤屏障异常或存在皮损的情况下,进行药物经皮渗透性研究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该技术发展迅速并被证明是一种用途广泛、安全、有效的皮肤外用制剂药代动力学与药效学研究工具.但该方法的重现性、探针植入与由此引起的组织损伤之间的确切关系,以及如何更简便地适用于脂溶性药物的研究等方面仍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采用胶带粘贴技术采集人体浅层皮肤样本,经提取处理后进行LC-MS测定,建立了人体皮肤角质层中艾迪康唑的定量分析方法。LC-MS测定以酮康唑为内标,甲醇-0.01%甲酸水溶液(65∶35)为流动相,经Shim-pack VP ODS C18 柱分离后,电喷雾离子化,选择性正离子检测。研究表明该方法在0.6~1 8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方法回收率、批内及批间精密度均符合生物样本药物浓度测定要求。运用该方法对10例健康志愿者外用艾迪康唑乳膏后皮内药物浓度的动态变化过程进行了初步考察,结果表明该方法灵敏、专属,可用于人体局部外用艾迪康唑乳膏后角质层中药物浓度测定及人体皮肤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健康志愿者单次或多次局部外用不同浓度的他扎罗汀倍他米松乳膏后,健康皮肤对受试药物的耐受性,预测受试药物对人体皮肤潜在的不良反应及其强度.方法 34例单次给药受试者分为6组,分别进行他扎罗汀与倍他米松浓度均为0.025%、0.05%、0.1%、0.15%、0.2%、0.25%的单次给药耐受性试验.12例多次给药受试者分为2组,分别进行他扎罗汀与倍他米松浓度均为0.2%、0.15%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7d的多次给药耐受性试验.观察受试者给药前后体征、实验室检查、给药部位皮肤反应及主观感觉、内源性皮质醇水平的变化,以及经皮吸收进入系统循环的药物量.结果 试验中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单次给药34例受试者用药后均未出现与受试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各项观察指标均未发现与受试药物有关的异常改变.多次给药12例受试者在开始给药后0~7d给药部位无任何异常皮肤反应及自觉不适症状,给药后14 d(停药后7 d)0.2%组6例受试者中5例、0.15%组6例受试者中2例,给药部位皮肤出现轻度刺激反应症状;其他各项观察指标均未发现与受试药物有关的异常改变.结论 他扎罗汀与倍他米松乳膏单次给药的最大耐受剂量为0.25%他扎罗汀和0.25%倍他米松.0.15%他扎罗汀和0.15%倍他米松连续给药7d是比较安全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细胞色素P450(CYP2B6)基因多态性与异维A酸人体代谢动力学的关系。方法21例健康受试者单次口服40mg异维A酸胶丸(商品名泰尔丝),提取外周血基因组DNA进行PCR及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片段分析方法(RFLP)分析CYP2B6第四外显子exon4及第五外显子exon5基因分型。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LC/MS)分析受试者异维A酸血药浓度并计算相关药动学参数。结果 21例健康受试者CYP2B6 exon4及exon5存在明显的连锁不平衡性。等位基因CYP2B6*4野生型*1/*1为12例(57.14%),杂合型*1/*4为6例(28.57%),突变型*4/*4为3例(14.29%);等位基因CYP2B6*6野生型*1/*1为13例(61.90%),杂合型*1/*6为5例(23.81%),变异型*6/*6为3例(14.29%)。等位基因CYP2B6*4野生型体内消除参数t1/2及MRT高于突变型(P值均 < 0.05),吸收参数Cmax、Tmax及AUC等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等位基因为CYP2B6*6的野生型与突变型各项药动学参数差异均未见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代谢酶CYP2B6等位基因*4突变与异维A酸体内代谢相关。CYP2B6*4突变型可能为异维A酸快代谢型人群。  相似文献   
10.
总结1例抗CASPR2抗体脑炎并发阵发性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综合征和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阵发性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综合征的双轨制识别及分层式干预,加强呼吸衰竭的病情预警与多团队的急救护理,实施序贯式营养支持,促进综合性康复护理。患者住院28 d,经治疗和护理,病情好转,转康复科行康复治疗后顺利出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