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2篇
儿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躯干核心肌群训练的强度对脑卒中患者躯干控制、平衡步行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康复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治疗的9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B、C组,每组各30例,3组患者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不同强度的躯干核心肌群训练,其中A组每天训练1次,B组每天训练2次,C组每天训练3次,每次训练30 min,每周5天,共训练3个月。3组患者治疗1个月、2个月和3个月时采用躯干控制能力测试(TCT)、Berg平衡量表(BBS)评价躯干控制能力,采用步行功能评级(FAC)评定平衡步行功能、采用日常生活能力(MBI)评定日常生活能力。比较3组患者上述评分差异。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躯干控制能力、平衡步行功能和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3组患者治疗1个月、2个月、3个月后躯干控制、平衡步行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逐渐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 05);且在1~3个月期间躯干控制和平衡能力评分C组高于B组,B组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 05),但3个月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3组患者步行和日常生活能力在1个月期间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但1个月后C组较B组,B组较A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 05)。结论强化躯干核心肌力量可以显著提高患者躯干控制、平衡步行和日常生活能力,缩短康复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躯干核心肌群训练的强度对脑卒中患者躯干控制、平衡步行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康复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治疗的9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B、C组,每组各30例,3组患者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不同强度的躯干核心肌群训练,其中A组每天训练1次,B组每天训练2次,C组每天训练3次,每次训练30 min,每周5天,共训练3个月。3组患者治疗1个月、2个月和3个月时采用躯干控制能力测试(TCT)、Berg平衡量表(BBS)评价躯干控制能力,采用步行功能评级(FAC)评定平衡步行功能、采用日常生活能力(MBI)评定日常生活能力。比较3组患者上述评分差异。结果 治疗前3组患者躯干控制能力、平衡步行功能和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1个月、2个月、3个月后躯干控制、平衡步行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逐渐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在1~3个月期间躯干控制和平衡能力评分C组高于B组,B组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3个月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步行和日常生活能力在1个月期间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1个月后C组较B组,B组较A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强化躯干核心肌力量可以显著提高患者躯干控制、平衡步行和日常生活能力,缩短康复时间。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探讨昆明市彝族中老年人高脂血症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昆明市彝族中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 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个人体征、生活饮食习惯、女性孕产史等, 抽血检测甘油三酯、血糖, 并用跟骨定量超声测量仪 (QUS) 对研究对象进行骨密度检查, 诊断有无高脂血症、糖尿病、骨质疏松.所得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昆明市彝族中老年人高脂血症总体患病率为69.6%, 其中男性患病率67.1%, 女性患病率71.4%, 男女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高血压、骨质疏松、高体重、吸烟为男性高脂血症的危险因素 (OR=18.652、2.112、1.100、7.864) , 高体重、激素服用史为女性高脂血症的危险因素 (OR=1.104、15.969) , 身高为男女性高脂血症的保护因素 (男OR=0.852, 女OR=0.915) .结论 昆明市彝族中老年人高脂血症总体患病率较高.高血压、骨质疏松、高体重、吸烟是男性高脂血症的危险因素, 高体重、激素服用是女性高脂血症的危险因素, 正常的体质指数有利于男女性血脂的控制.  相似文献   
5.
合理营养干预对儿童青少年肥胖病伴高血压的治疗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肥胖儿童高血压的发病率及经合理饮食干预、运动等综合治疗后的转归.方法 以470例7~18岁的单纯性肥胖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高蛋白质、适量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营养干预模式,三者占总热能的百分比分别为20%~25%、25%~30%和45%~50%.总热能根据年龄、性别、身高及肥胖程度制定,一般为4 180~7 524kJ/d.轻、中度肥胖取上述治疗方案的上限值,重度肥胖取下限值,早、中、晚3餐占总热能的百分比分别为25%、40%和35%.除营养干预外,每天至少运动30分钟并常规补充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制剂,主要为B族维生素和抗氧化营养素硒.结果 470例超重及肥胖儿中有185例诊断为高血压.185例中行正规随访者共有140例,随访率75.6%(140/185).经以合理营养干预为主的综合治疗后高血压的痊愈率为81.4%(114/140),好转率为15.7%(22/140),未愈率为2.9%(4/140).肥胖儿童青少年的体重指数、腰围与血压呈明显正相关.结论 儿童青少年肥胖病常伴有高血压,以合理营养干预为主的综合治疗可提高高血压患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肝移植患者术前营养状况及其对术后感染的影响.方法 收集81例行经典原位肝移植患者术前病史、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评估术前营养状况,并对术后是否并发感染进行随访,探讨营养状况与感染并发症的关系.结果 根据体质指数结果肝移植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44.9%,主观营养评价营养不良发生率69.1%,低白蛋白营养不良发生率80.2%,低前白蛋白营养不良发生率96.1%,腹水发生率44.4%.单因素分析主观评价法营养不良分级(P<0.01)、腹水分级(P<0.001)是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主观评价法营养不良分级对术后感染OR=10.057,95%可信区间(低/高)为2.810-35.997.白蛋白营养不良分级对术后感染OR=0.324,95%可信区间(低/高)为0.112-0.938.结论 肝移植患者术前营养不良发生率高,应采用全面综合营养评估法进行营养评价.相对而言,主观营养评价较有价值,主观评价法评定的营养不良是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学生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对上海市浦东新区5所小学2 163名(男1 120名、女1 043名)学生进行横断面调查。测量身高、体质量、腰围、体脂肪含量,问卷调查法采集出生体质量、是否母乳喂养及父母身高、体质量。以肝脏超声诊断NAFLD,分析NAFLD的相关因素。结果 NAFLD发生率为8.9%,男生发生率明显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5%对5.0%,P0.01)。多元Logistic回归显示,性别为男性(OR=1.97,95%CI:1.21~3.21)、体脂含量高(OR=1.12,95%CI:1.07~1.17)是NAFL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体质指数正常(OR=0.09,95%CI:0.04~0.19)是NAFLD发生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小学男生NAFLD发生率明显高于女生;对于超重、体脂肪含量高的学生,应警惕NAFLD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在冠心病的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冠心病患者,按照单纯随机抽样分组方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β受体阻滞剂、硝酸甘油、阿司匹林等常规治疗.实验组在给予以上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静脉滴注丹红注射液20~30 m L/次,1次/d.2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后TC、HDL-C、LDL-C、CRP、D-二聚体变化情况、心绞痛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治疗后心电图和心绞痛临床疗效更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TC、HDL-C、LDL-C、CRP、D-二聚体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治疗后实验组TC、HDL-C、LDL-C、CRP、D-二聚体较对照组有明显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可以有效改善冠心病的相关指标及症状.  相似文献   
9.
朱军  胡晓龙  万燕萍  徐仁应  吴颖洁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5):1100-1101,1103
目的了解上海市二级以上医院营养配餐管理系统的现状。方法从网络上获取上海二级以上医院信息,从中选取有营养科(室)、有住院床位的医院96家,对其进行营养配餐管理系统现状的电话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医院等级、医院核定床位数、科室人员配置、营养配餐管理系统和当前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结果共完成调查的医院72家,其中三级医院30家、二级医院42家。人工汇总有41家(56.94%),半自动化汇总25家(34.72%),自动化汇总6家(8.33%)。3种营养配餐管理系统汇总时间分别为(1.44±0.48)h/d、(1.08±0.66)h/d、(0.25±0.16)h/d,3种汇总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054,P﹤0.05)。医院所用营养配餐管理系统自动化程度高低与医院等级、核定床位数相关,与营养师人数无明显关联。结论上海二级以上医院营养配餐管理系统仍以人工汇总为主,自动化程度低。办公自动化系统能明显提高医院营养配餐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减少工作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上海市高行镇学生家长对儿童肥胖知识的知晓率,可针对性地进行儿童肥胖防治的普及教育。方法 2013年5月选取上海市浦东新区五所中小学校的学生,进行身高、体重测量及慢病筛查,并要求家长填写调查问卷。2 047名数据填写完整及体格指标测量完整的对象纳入研究。结果 家长对儿童肥胖及其相关慢病知晓度由高到低依次为:非酒精性脂肪肝,高血压,性早熟,血糖异常,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最后为骨关节疼痛;家长对导致儿童肥胖的原因的知晓度由高到低依次为:饮食结构不合理,运动量少,遗传因素,疾病及其它,最后为心理因素。超过一半(n=313/595)的超重肥胖儿家长认为其体型正常。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超重儿家长与肥胖儿家长相比,超重儿家长更易评价其子代体重是正常的(OR=5.44;95%CI:3.75~7.90,P<0.001);子代不患慢病的家长与子代患有慢病的家长相比,更易相信子代体重是正常的(OR=2.03;95%CI:1.40~2.97,P<0.001)。父母不患慢病的家长错分子代体型的可能性是父母至少一方患慢病的家长的1.80倍(95%CI:1.20~7.90,P=0.004)。结论 目前家长对儿童肥胖及其慢病相关知识认识不足,容易低估了超重肥胖儿的体重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