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0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64篇
预防医学   20篇
药学   26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兔精原干细胞培养及生物学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精原干细胞的培养方法并对培养细胞的生物学特征进行研究.方法:用饲养层和无饲养层两种方法培养幼家兔精原干细胞,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培养细胞的生长和形态变化,并对细胞的糖原、脂质及c-kit受体的细胞化学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成功的分离并培养幼家兔精原干细胞.在培养细胞中精原干细胞为主体细胞,并可见少量间质细胞.根据精原干细胞体积大小和形态特点,可分为大、小两种类型.PAS染色,精原干细胞胞质呈阳性反应;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体积较小的精原干细胞c-kit受体呈强阳性反应,体积较大的大精原干细胞呈弱阳性反应;间质细胞PAS染色和c-kit受体染色呈阴性反应,而脂质染色呈强阳性反应.精原干细胞培养无论有无饲养层,均能呈集落状生长,但有饲养层的培养,细胞的生长明显优于无饲养层培养.结论:青春期前的睾丸生精小管是精原干细胞最集中、数量最多,且容易获取分离的部位;精原干细胞的成功培养为今后重建完整的生精细胞系的治疗性移植和对这类定向干细胞的发育及分化潜能的研究提供了细胞模型.  相似文献   
2.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越来越来认识到“健康是第一财富”。运动健身是促进人体走向健康的最佳途径,特别是那些不拘形式不重输赢,只追求在愉快的运动中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有氧运动。  相似文献   
3.
吴丽君 《河北医学》1998,4(2):21-22
54例甲状腺疾病的超声诊断分析(233000)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人民医院吴丽君用B型超声诊断甲状腺疾病已很普遍,本文通过对有手术病理证实的54例甲状腺疾病与超声诊断进行对照分析,试图找出各种甲状腺疾病的声像图特点,结合临床加以总结,以提高超声诊断和鉴别...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纳洛酮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78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成两组,治疗组(n=40)用纳洛酮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12d,对照组(n=38)应用银杏叶注射液静滴12d.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液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血小板恢复及临床神经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ADC)评分.结果两组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治疗前无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明显改善(p<0.01).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组总有效率及显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均未发现出血性脑梗死或上消化道出血.结论大剂量纳洛酮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49例),为两组患儿进行常规的支持治疗及对症治疗,为对照组患儿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胞二磷胆碱进行静脉滴注,为观察组患儿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神经节苷脂进行静脉滴注,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观察组49例患儿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显效的患儿有19例,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有效的患儿有21例,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无效的患儿有9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1.63%;在对照组49例患儿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显效的患儿有13例,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有效的患儿有20例,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无效的患儿有16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7.34%。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显著(X2=8.145,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在缺氧条件下靶向针对解聚素-金属蛋白酶17(ADAM17)基因的短发夹RNA(shRNA)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  针对ADAM17基因设计具有特异性ADAM17-shRNA,经电穿孔转染MCF-7细胞。依据细胞培养条件(常氧和缺氧)和细胞转染因素(空白PBS、转染无义序列ADAM17-shNC、转染ADAM17-shRNA),实验分为常氧对照组、常氧shNC组、常氧shRNA组、缺氧对照组、缺氧shNC组和缺氧shRNA组。通过充入1%氧O2、5%二氧化碳CO2和94%氮N2的混合气体培养箱模拟缺氧环境,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iCELLigence系统、流式细胞仪检测MCF-7细胞的ADAM1基因的表达水平、细胞生长曲线、增殖活性和细胞周期。结果  靶向针对ADAM17基因的ADAM17-shRNA在缺氧条件下可以有效沉默人乳腺癌MCF-7细胞ADAM17基因的表达(缺氧shRNA组2-△△CT=0.55±0.16)。从而导致MCF-7细胞生长速度减慢,细胞增殖能力降低,细胞周期延缓。结论  ADAM17 shRNA和缺氧存在协同作用,共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 探讨哮喘患者外周静脉血白细胞介素 17 (IL 17) 和转化生长因子 β2 (TGF β2) 的表达及其 意义。方法 收集2014年2月至2016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一七医院呼吸内科72例哮喘急性发作患 者为哮喘组,18例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ELISA 法分别进行IL 17、TGF β2检测,哮喘患者进行规范化 梯度治疗3个月后复测IL 17、TGF β2、肺功能。结果 随着哮喘严重程度的增加,患者IL 17、TGF β2 浓度逐渐增加,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逐渐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犉= 37.794、27.557、44.993,犘<0.01)。各组间IL 17、TGF β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犘<0.01)。IL 17、 TGF β2水平与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BMI) 无相关性(犘>0.05), 与FEV1%pred 呈负相关(狉= -0.794、-0.468,犘<0.01)。IL 17与TGF β2水平呈正相关(狉=0.527,犘<0.01)。治疗3个月后,72 例哮喘患者IL 17、TGF β2 较治疗前降低,FEV1%pred 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狋=11.619、9.371、 12.948,犘<0.01);IL 17、TGF β2水平仍高于对照组,FEV1%pred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狋= 11.007、14.501、8.396,犘<0.01)。结论 哮喘患者TGF β2、IL 17 表达水平与哮喘发病呈正相关。 TGF β2、IL 17的测定对哮喘严重程度、炎症水平及气道重建程度的评估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 17;转化生长因子 β2;哮喘;急性发作期;相关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R562.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6639 (2018)04 0302 04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CPAP)治疗对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将208例神经外科住院部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0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CPAP治疗,比较2组呼吸参数的变化并评定术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呼吸暂停时间明显减少,血氧饱和度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呼吸暂停时间及血氧饱和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38%高于对照组的6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CPAP,可减少呼吸暂停次数,提高血氧饱和度,从而改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及早期康复训练对重症脑出血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22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11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康复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健康教育及早期康复训练,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以及患者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功能及神经功能评分。结果治疗后康复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1.82%高于对照组的6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组患者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功能及神经功能的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及早期康复训练对重症脑出血患者的整体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癔症(或称歇斯底里,Hysteria)是精神科常见病症,现称分离(转换)性障碍,很多患者因为突发“意识障碍”被送人综合医院,是神经内科常见急诊的常见病之一。癔症虽非器质性疾病,但患者夸张性的临床表现和家属的紧张、焦虑、不安往往给诊治医师很大压力,传统的诊治方案效果较差,追求快速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每位接诊医师所企求的。本院自2005年8月-2009年8月收治32例以“意识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癔症发作患者,联合静脉注射速尿协助治疗,并进行了随机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