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6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制备兔抗正常615小鼠肝癌细胞免疫血清,以此处理615小鼠肝癌细胞用处理过的瘤细胞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Sp2/0融合,以间接免疫荧光法和细胞ELISA二种方法检测,建立两株分泌抗615小鼠肝癌细胞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系。两杂交瘤细胞系所产生的单克隆抗体与正常615小鼠的肝、脾、肺、肾、脑、心肌、横纹肌、胸腺组织细胞和多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肝硬化患者粪便中的类杆菌、双歧杆菌、肠球菌、大肠杆菌、直肠真杆菌-球形梭菌、梭状芽胞杆菌情况,比较肝硬化患者与健康对照组之间肠道微生态的差异. 方法 收集2010年3月至12月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科收治的肝硬化患者29例,并以13名健康在校大学生作对照,收集粪便标本测量其pH值、细菌比浊度并在玻片上行荧光原位杂交,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对细菌进行计数观察.比较肝硬化患者及健康对照者的粪便pH值、细菌比浊度及不同细菌计数差异,比较不同病因(肝炎性、酒精性和非酒精性)及肝硬化程度(Child-Pugh分级)患者间的细菌计数差异.独立样本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Kruskal-Wallis法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肝硬化组患者粪便pH值高于健康对照组(6.79±0.64比6.18±0.74,t=2.607,P< 0.05),细菌比浊度与健康对照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5±0.59比1.39±1.01,t=0.960,P>0.05).肝硬化患者粪便中双歧杆菌、类杆菌、真杆菌-直肠梭菌、肠球菌、大肠杆菌、梭状芽胞杆菌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减少(每个视野中细菌个数的中位数分别为32.14个比289.67个、17.09个比128.38个、21.91个比91.48个、25.78个比175.92个、13.11个比80.18个和34.68个比173.84个,Z值分别为-4.006、-4.34、-4.399、-4.174、-3.558和-3.95,P值均< 0.01).细菌数量的这种改变在肝硬化不同病因及严重程度患者间无明显差异(P值均>0.05).结论 肝硬化患者肠道中类杆菌、双歧杆菌、肠球菌、大肠杆菌、直肠真杆菌-球形梭菌、梭状芽胞杆菌数量减少,并致肠腔pH升高;但肠道微生态的变化在肝硬化不同病因及严重程度患者间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子宫内膜癌细胞JEC-9药物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单层细胞培养、细胞生长抑制和集落形成试验三种方法,观察子宫内膜癌细胞系JEC-9细胞对九种常用抗癌药物和三种中药合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表阿霉素、顺铂和丝裂霉素对该癌细胞有高度敏感性,其中表阿霉素在1.2×10-6mg/ml浓度下仍有明显的细胞毒效应。结合临床给瘤源患者用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大鲵的迟钝爱德华菌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大鲵不明原因死亡进行病原学鉴定,并根据药物敏感实验结果选用抗生素治疗。方法从患病死亡大鲵足部溃烂病变部位及心脏取血采样,分别用液体培养基、普通琼脂平板、血平板进行增菌和画线培养分离,经法国Biomerirux VITEK 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检测。结果与结论引起感染是迟钝爱德华菌(E.tarda),该病原体对庆大霉素、头孢曲松钠和环丙沙星等抗菌药物敏感,用敏感的庆大霉素和头孢曲松钠处理,控制了感染的流行。  相似文献   
5.
子宫内膜腺癌细胞系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子宫内膜癌以腺癌最多见。1989年5月,我们取一名临床诊断子宫内膜腺癌Ⅳ期患者的腹水建成体外培养细胞系,定名JEC。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患者65岁,57岁闭经。因阴道不规则出血1年7个月,腹胀3个月入院。检查宫颈表面光滑,子宫孕50天大小,质软、活动,双附件区未触及包块,B超显示子宫11.6cm×7.1cm×5.6cm,内膜线模糊,与肌壁间界限不清,宫腔内为不规则回声,宫底部向上方突起,附件未见包块,有腹水,涂片见大量体积大小不等的肿瘤细胞,部分瘤细胞排列成腺样结构(图1);分段刮宫及剖腹…  相似文献   
6.
肿瘤细胞系的体外培养是研究肿瘤病因学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年来,我们试图用可移植性615纯系小鼠肝细胞性肝癌进行建株试验,先后以多种方法做原代和传代培养,发现H615的原代培养以胰蛋白酶热消  相似文献   
7.
细胞凋亡(apoptosis)是个体发育过程中基因调控下的细胞自杀活动,是多细胞有机体为调控机体发育、维护内环境稳定,由基因编码程序的细胞主动死亡过程.细胞首先接收、识别某些特殊的生理或病理性刺激信号,然后启动细胞特有的基因或基因群,通过mRNA转录,合成一组致死效应的蛋白质,从而导致细胞解体、死亡.  相似文献   
8.
在进行细胞组织培养时,虽然做了大量的消毒和灭菌工作,实验中又注意做到无菌操作,但仍不能完全避免污染。细胞培养产生的污染最常见的是细菌和真菌污染。一般处理污染采用比常用量大5~10倍的冲击(即青霉素和链霉素合用,剂量为每毫升培养液各500~1000U)。但这种方法常常不能清除培养液中的微生物。  相似文献   
9.
应用SpA菌苗治疗11例恶性肿瘤;其中膀胱灌注5例,腹腔注射2例,瘤块内注射4例。前两种方法未见有副作用,但除一例膀胱癌术后配合菌苗灌注后4年没有复发外,其余无明显疗效。4例瘤块内注射,3例无明显改善,1例肿瘤约缩小30%;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使用途径,有2例(50%)产生较严重的过敏反应。11例应用SpA菌苗后,血清中的IgG和IgA明显升高,但OKT3、OKT4和OKT8标志的淋巴细胞均无显著改变。  相似文献   
10.
用单层细胞培养、细胞生长抑制和集落形成试验三种方法,观察子宫内膜腺癌细胞JEC—9对九种常用抗癌药物和三种中药合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表阿霉素、顺铂和丝裂霉素对该癌细胞有高度敏感性,其中表阿霉素在1.2×10~(-6)mg/ml浓度下仍有明显的细胞毒效应。结合临床给瘤源患者用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