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篇
皮肤病学   3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预防监护室患者获得性衰弱的效果分析。方法:对本院2017年6月-2018年3月在心脏监护室入住的150例清醒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训练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辅以早期康复训练。结果:经过早期康复训练,训练组患者的自理能力、括约肌控制、转移、行进、交流及社会认知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康复训练可有效预防监护室患者获得性衰弱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向莎  张伶俐 《妇幼护理》2024,4(6):1395-1397
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混合式教学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21 年至 2023 年于本院实习的临床护理实习生 100 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实习生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50 名。对照组进行常规 教学;观察组进行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混合式教学。分析对比两组的教学成绩、批判性思维及教学培训满意度。结果 培 训后,观察组的教学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批判性思维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教学培训满 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混合式教学应用于临床护理教学中,能提高学生的教学成绩和 批判性思维,提高学生对教学培训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正>患者女,60岁。因腹部及臀部红斑脱屑伴瘙痒半年,于2019年4月24日来我科门诊就诊。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右下腹出现片状红斑,表面有少量鳞屑,伴有轻度瘙痒,5月初红斑发展至腹部左侧及臀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早期应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远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为预防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02年1月—2010年12月于北京军区总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初诊 T2DM 患者531例,回顾统计病历资料,根据初诊有无应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分为强化组(273例)和非强化组(258例)。2014年1月—2015年6月进行回访,检测相关临床指标,并采用 B 超检查观察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计算粥样斑块检出率。结果①初诊时两组年龄、男性比例、病程、血压、体量指数( BMI)、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空腹血糖( FPG)、颈动脉 IMT、颈动脉粥样斑块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强化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显著高于非强化组(P ﹤0.05)。②回访时两组年龄、男性比例、病程、血压、BMI、TC、TG、HDL-C、LDL-C、FPG、HbA1c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强化组颈动脉 IMT 值、斑块检出率均低于非强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③颈动脉 IMT 与年龄、HbA1c、LDL-C 呈显著正相关(r =0.092、0.235、0.295,P ﹤0.05、P ﹤0.01)。结论初诊 T2DM 患者早期行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可降低远期颈动脉 IMT,延缓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降低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大血管病变患者血清亲环素 A(CypA)和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1月—2015年6月在北京军区总医院内分泌科住院行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 T2DM 患者60例,按照有无大血管病变分为 T2DM 合并大血管病变(MCV)组(n =30)、T2DM 无大血管病变(N-MCV)组(n =30),另选同期在医院体检、经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及相关大血管病变检查均正常的健康者20名作为健康对照( NC)组。对入组者进行临床资料收集,常规生化指标及 CypA、hs-CRP 检测。结果治疗前 MCV 组血清 CypA、hs-CRP 水平显著高于 N-MCV 组、NC 组( P ﹤0.01);Pearson 相关性分析显示, CypA 与 HbA1c、空腹血糖( FPG)和 hs-CRP 呈显著正相关( r =0.569、0.495、0.836,P ﹤0.01),hs-CRP 与 HbA1c、CypA、FPG 呈显著正相关(r =0.392、0.296、0.836,P ﹤0.01、P ﹤0.05);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 N-MCV 组与 MCV 组FPG、CypA 和 hs-CRP 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 ﹤0.01)。结论血清 CypA 与 hs-CRP 在 T2DM 大血管病变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能显著降低血清 CypA、hs-CRP 水平,对延缓 T2DM 大血管病变的发展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6.
7.
8.
患者女,37岁。咳嗽、咳痰伴发热2年,颈胸部、四肢结节、溃疡1年,曾诊断为肺结核、淋巴结核。皮肤科情况:颈部、前胸、四肢有结节及溃疡,表面有坏死组织及脓液。创口分泌物及痰抗酸染色见大量抗酸杆菌,分泌物结核分枝杆菌rRNA直接检测法(MTD)为鸟胞内分枝杆菌。皮损组织病理示:真皮内可见大量混合性炎症细胞浸润及坏死组织,抗酸染色可见大量抗酸杆菌。诊断:鸟分支杆菌感染。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脂肪源性干细胞(ADSCs)向成纤维细胞分化的可能,为解决皮肤组织工程种子细胞提供有效途径。方法 取健康成年SD大鼠10只,体重280~320 g,雌雄不限,麻醉、脱毛、消毒,于腹股沟处获取脂肪后进行ADSCs的体外分离、培养和传代,观察原代细胞的生长特点;取第3代细胞,成骨诱导后第16天行碱性磷酸酶(ALP)检测,成骨诱导后第23天行茜素红染色,成脂诱导后第12天行油红O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标志;加入条件培养基向成纤维细胞诱导分化,于诱导后第2天、第4天、第6天、第8天摄片记录细胞形态变化过程,MTT检测各时相点的细胞活性;诱导后第6天和第8天行扫描电子显微镜检测;诱导后第8天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成纤维细胞主要标志物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结果 原代ADSCs呈长梭形贴壁生长,成骨诱导后可见ALP强阳性表达,茜素红染色可见红色矿化结节;成脂诱导后可见胞内红染脂滴聚集;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间充质干细胞相关标志物CD90阳性表达,造血干细胞标记物CD45呈阴性表达;ADSCs向成纤维细胞诱导后第2天可见形态开始改变,部分细胞漂浮;诱导后第4天细胞呈水滴形或短棒状;诱导后第6天细胞呈有突起的多边形或三角形混杂;诱导后第8天细胞拥挤并铺满瓶底,呈细长纤维状; MTT检测表明,诱导后第2天的细胞活性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诱导后第4天、第6天和第8天细胞活性与对照组均无明显差异(P>0.05);扫描电子显微镜检测可见,诱导后第6天细胞呈三角形,表面纤毛较多;诱导后第8天细胞呈细长纤维状,有小突起,表面纤毛密集;诱导后第8天绝大多数细胞vimentin呈阳性表达。结论 ADSCs在体外经诱导分化后可以具备成纤维细胞的形态特征;能表达成纤维细胞的标志蛋白。  相似文献   
10.
向莎 《基层医学论坛》2014,(24):3231-3232
目的:探讨PICC在肿瘤患者临床应用中可能存在的护理问题及相应处理方法。方法我院自2011年8月在对PICC临床应用中可能存在的护理问题探讨的基础上,开展了针对性PICC临床护理研究,收集针对性护理实施前后各1年我院收治的PICC肿瘤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实施后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前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PICC临床应用中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主要有机械性静脉炎、导管阻塞、导管感染和深静脉血栓;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通过对应用PICC的肿瘤患者可能存在的护理问题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进行针对性护理,有效降低了护理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率,对于提高PICC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