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向光芳  李科  张媛媛  马珍 《中国药房》2012,(22):2050-2052
目的:了解我院神经外科脑脊液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以期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1年7月神经外科送微生物室检测的435份脑脊液标本的细菌培养及药敏测定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检出病原菌阳性标本88份(20.2%),其中革兰阳性(G+)球菌45株,革兰阴性(G-)杆菌40株,真菌3株。G+球菌对替考拉林、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敏感率达100%,未检出耐药菌株。G-杆菌中的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敏感率达100%,对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较低(均<45%),而对其他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表现出较高的耐药性(>80%);不动杆菌属对头孢哌酮/舒巴坦钠的耐药率较低(24.1%),而对其他抗菌药物呈多重耐药性。结论:神经外科颅内感染患者G+球菌以葡萄球菌多见;G-杆菌以鲍曼/醋酸钙不动杆菌多见。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以减少病原菌的多重耐药性。  相似文献   
2.
向光芳  曾平  姜宁 《中国药业》2012,21(5):40-41
目的 探讨钆喷酸葡胺对比剂的不良反应,以利其安全使用.方法 对医院1500例静脉注射钆喷酸葡胺对比剂发生不良反应的病例进行分类分析,观察不良反应发生及处置过程.结果 发生钆喷酸葡胺不良反应1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80%;其中轻度不良反应11例,重度不良反应1例.结论 静脉注射钆喷酸葡胺对比剂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但严重不良反应一旦发生可危急生命,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医院口服降血糖药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金额排序和频度分析法,对医院2008年至2010年口服降血糖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口服降糖药用药金额排前3位的分别是噻唑烷二酮类、a-糖苷酶抑制剂和双胍类;用药频度最高的是罗格列酮,其次是格列美脲和阿卡波糖.结论 医院口服降血糖药的使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所致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不同地区多家医院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上报的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相关ADR报告236份,对人群特征、ADR发生时间、用法用量等进行回归分析,总结影响ADR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236例ADR患者中,51岁及以上患者居多(94.49%),用药后30min内ADR发生率最高(44.49%)。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ADR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年龄、用药时段、单次用药剂量、溶剂量不符合药品说明书要求、联合用药、原患疾病。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所致ADR发生原因较多,临床应规范其应用,并加强ADR监测,减少ADR发生,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向光芳  刘玲 《重庆医学》2013,(21):2517-2518
目的了解该院门急诊处方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该院2012年1~11月的处方点评结果进行统计、汇总及用药分析。结果该院门急诊处方书写较规范,未发现前记、后记缺项处方;不合理处方占调查处方的5.5%,主要表现在适应症、用法用量及溶媒剂量等方面的不适宜。结论通过处方点评及干预措施,该院的门急诊处方用药已基本合理,但仍有部分不合理处方还需继续改进。  相似文献   
6.
根据实际带教经验,分析我院住院药房实习生的带教情况,发现存在实习生实习目标不够明确、带教方式传统以及制度不完善等问题。通过对相关问题和难点的分析,提出了改进措施,包括重视实习前岗位培训、完善实习计划、加强教师培训、规范实习制度等,期望通过不断地总结、改进,提高我院住院药房药学实习生的带教水平和质量,以期培养出更多药学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7.
8.
向光芳  刘玲 《中国药业》2013,(16):73-75
目的了解医院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对2010年至2012年中药注射剂的销售金额和用量进行统计,采用用药频度(DDDs)分析方法和药物经济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3年中中药注射剂的品种数量较稳定,总销售金额逐年增加,其中活血扩管类的品种数及销量均排在第1位;销售金额及DDDs居优势地位的单品种是醒脑静注射液,而血必净注射液的日均费用最高。结论中药注射剂的应用基本合理,但医师在临床应用中应加强对中药注射剂安全性的认识,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向光芳  肖兰 《中国药业》2001,10(1):62-63
大多数药物均由肾脏排泄,因此糖尿病肾病治疗药物的选用尤应慎重,章对比作了简要综述,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