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史济经  庹必光 《贵州医药》1997,21(5):299-300
大量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n,HP)感染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且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有关HP感染的治疗进行了许多研究,但目前尚缺乏一种较理想的根除HP的方法。本文用小剂量块哺哇酮混悬液与胶态次枸橼酸铋联合治疗HP感染,旨在探索一种适合临床应用的根除HP的方法。1材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与分组:以诊断为HP感染除外消化性溃疡、胃癌及胃手术史的86例慢性胃炎病人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人在治疗前3个月内未服用过对HP有影响的药物。将病人随机分为胶态次枸橼酸铋(CBS)、胶态次枸橼酸铋加常规剂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比较3种不同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感染诊断方法之间的差异,使临床重视Hp的分离培养工作.方法对2000年我院胃镜检查者312例同时作Hp分离培养、病理切片和快速脲酶试验,比较其检出率.结果近期未用抗菌药物治疗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活检材料中Hp分离培养检出率达93.75%,把其他2种方法与分离培养相比,则快速脲酶试验存在20.72%的假阳性和3.98%的假阴性结果,病理切片存在8.11%的假阳性和32.84%的假阴性结果;快速脲酶试验和病理切片组合后与分离培养相比,则存在2.99%的假阴性和23.42%的假阳性.结论分离培养是Hp感染诊断的金标准,临床上应积极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运用综合干预措施对临床使用抗菌药物进行管理。方法从2011年7月起进一步采取强化抗菌药物规范使用知识教育,执行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Ⅰ类切口抗菌药物信息化管理、制定特殊抗菌药物使用审批制度等干预措施,对干预前后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率、医院感染率等指标进行调查。结果除医院感染率无差异外,干预前后抗菌药物使用率由76.62%下降至68.91%、Ⅰ类切口抗菌药物使用率由93.18%下降至45.00%、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由56.05DDD下降至51.46DD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综合干预措施对临床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管理,减少了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现象,提高了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68岁。因中上腹不适1个月行胃镜检查,见胃窦后壁小弯侧有-0.4cm×0.5cm黏膜形态略不规则,色泽发白,无明显隆起或凹陷,与周围黏膜界限不清(图1)。取活检2块送病理切片检查。[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三种常用幽门螺杆菌诊断方法(细菌分离培养、快速脲酶试验、病理组织切片)进行比较。方法:对312例因胃部不适患的胃窦部活检组织,分别进行以上三种方法检测幽门螺杆菌,得到阳性检出率,然后进行比较。结果:细菌分离培养、快速脲酶试验、病理切片Hp检出率分别为60.26%,69.26%,69.235及46.15%。其中64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二块活检Hp细菌分离培养阳性率为93.75%,比一块活检组织的Hp细菌分离培养阳性率高6.25%;快速脲酶试验、病理切片与细菌分离培养的不符合率分别为14.1%和25.6%。结论:同其他两种方法相比,细菌分离培养是一种特异性高,敏感性强,技术设备要求不高,价廉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6.
7.
史济经  赵逵 《贵州医药》1998,22(5):344-346
我院自1983年5月至1997年5月,应用欧林巴斯纤维结肠镜(以下简称纤结镜)CF-LB3W、PZOI、ffeOI,共进行纤结镜检查3518例,经内镜活检和手术病理确诊为大肠癌257例,占同期受检人数7.3O%。本文就其临床内镜资料加以分析如下。豆;临床资料1.1性别与年龄:257例大肠癌中,男147例,女110例,男女之比为1.34。年龄16-80岁,平均年龄引.6o其中小于30岁门例,占6.61%;3O-39岁兀例,占10.12%;40-49岁49例,占19.ffi%;50-59岁86例,占33.46%;60-69岁59例,占22.96%;大于7O岁20例,占7.78%。豆.2受检时间:从…  相似文献   
8.
我院自1974年元月至1989年元月,在12312例纤维胃镜检查中,结合活检及手术病理,确诊胃癌293例,检出率为2.4%,其中11例(3.7%)为早期胃癌。本文就胃癌的临床资料及内镜诊断作一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对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方法。方法应用PDCA循环建立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管理制度,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考核,定期进行住院患者细菌培养和耐药趋势的分析,发挥临床药师监督、指导作用,依靠电子病案信息化系统平台提升职能部门监督检查能力。结果干预前后抗菌药物使用率由76.89%下降71.33%、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由64.13DDD下降至50.11DDD,I类切口抗菌药物使用率由96.19%下降至36.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PDCA循环对临床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管理,促进了管理水平的提升,提高了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10.
1983年4月至1991年12月,我院在1831例纤维结肠镜检查中,发现息肉279例(451颗,不包括息肉病)占同期受检病例15.2%。经活检钳咬除、手术切除及高频电凝切除息肉共78例,其中34例进行了随访。现将有关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