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7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不同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比较不同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4 3例呼吸衰竭新生儿分成两组 ,2 6例使用新型NCPAP(InfantFlowSystem ,EME ,英国 )为nNCPAP组 ;17例使用水封瓶CPAP ,为bNCPAP组 ,比较分析两组疗效。结果 nNCPAP组、bNCPAP组成功率分别为 84 6 %、5 2 9% ;失败率 15 4 %、4 7 1% ;气胸、纵隔气肿发生率 3 8%、11 8% ;腹胀 7 7%、2 9 4 % ;治愈率 92 3%、6 4 7% ;病死率 7 7%、35 3% ;两组的成功、失败以及治愈和病死率比较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经NCPAP治疗两组PaO2 皆明显增加 (P <0 0 1) ,nNCPAP组比bNCPAP组差异显著 (P <0 0 5 ) ;两组均有改善通气、降低PaCO2 的作用 (P <0 0 5 ) ,但两组比较无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nNC PAP较bNCPAP疗效好 ,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研究通过窒息新生儿生后3天尿β2微球蛋白的变化,探讨氨茶碱对窒息新生儿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52例窒息新生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在生后1小时内静脉滴注氨茶碱(5mg/kg)和注射用水,测定两组新生儿生后24h、48h、72h尿β2微球蛋白值。对比两组的差异。结果(1)试验组与对照组不同时间尿β2微球蛋白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2)试验组与对照组同一时间的尿β2微球蛋白生后24h、48h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4,0.196),生后72h差异显著(P=0.001)。结论新生儿窒息时,腺苷分泌增多引起肾血管收缩,而氨茶碱作为腺苷受体阻滞剂,能改善肾血流,使尿β2微球蛋白水平降低。提示氨茶碱临床用药有效,是窒息新生儿肾损伤的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患儿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研究其变化规律,探讨疾病发生机制。方法收集支原体肺炎患儿急性期全血和血清以及健康儿童对照标本,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淋巴细胞表面标记CD3+、CD4+、CD8+、CD19+和调节性T细胞CD4+CD25+表达比例,检测血清标本IgG、IgA、IgM。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支原体肺炎患儿组急性期外周血CD4+、CD4+/CD8+和CD4+CD25+细胞比例明显下降,B淋巴细胞(CD19+细胞)比例则显著升高,血清中IgM含量升高。结论支原体肺炎患儿急性期处于免疫失衡状态,T淋巴细胞增殖受到抑制,B淋巴细胞刺激增殖,体液免疫功能仍存在一定失调。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合并心肌损害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 IE)合并心肌损害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05年6月至2008年6月收治69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合并心肌损害29例(42.0%)患儿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高危妊娠、前置胎盘、胎盘早剝、脐带打结或绕颈、高位钳产、臀位产、急产、胎粪吸入综合征、早产及过期产等因素是新生儿窒息致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合并心肌损害的重要因素。H IE患儿心肌损害的发生与缺氧时间长短有关,缺氧时间越长,心肌损害发生率越高。本组治愈25例(86.2%),好转3例(10.3%),死亡1例(3.4%)。结论新生儿窒息出现神经症状及心音低钝者,应及时做脑CT、心电图及心肌酶谱有助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合并心肌损害,治疗上除采用传统综合治疗外,加用1,6-二磷酸果糖治疗收到良好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预见性护理在预防老年脑卒中后吞咽障碍致肺部感染的作用.方法 选择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过程中肺部感染率及吞咽功能恢复效果.结果 对照组护理过程中出现肺部感染率为30.0%,实验组肺部感染率为7.5%,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对照组训练总有效率为65.0%,实验组训练总有效率为92.5%,实验组患者吞咽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卒中患者进行预见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预防吞咽障碍导致的肺部感染,改善患者吞咽功能.  相似文献   
6.
纳洛酮治疗重度窒息新生儿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纳洛酮治疗重度窒息新生儿的疗效。方法将86例重度窒息新生儿随机分成2组,2组均采用综合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52例生后1min即予纳洛酮脐静脉注射,并持续静脉滴注6h,2次/d,连用7d,观察和比较两组的Apgar评分及惊厥、呼吸衰竭、重度HIE发生率。结果治疗组Apga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惊厥、呼吸衰竭、重度HIE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重度窒息新生儿在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尽早并持续使用纳洛酮,能缩短复苏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在脑卒中偏瘫患者行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开展时间2020年4月1日-2020年11月30日,研究对象为脑卒中偏瘫患者(n=62),根据患者实施的不同护理模式分组。对照组(n=34)实施良位肢体摆放与常规康复指导,观察组(n=28)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后的肢体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良肢位摆放规范合格率。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的肢体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干预后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良肢位摆放规范合格率为89.29%,对照组为67.65%,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5)。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分别为92.86%、70.59%,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为(P<0.05)。结论对进行良肢位摆放干预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后,能获得较好的效果,不仅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还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长期发热(FOU)患儿的病因及诊断方法。方法对不明原因长期发热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108例中明确诊断99例(91.7%),未确诊9例(8.3%)。确诊病例中感染性疾病68例(63.0%)、结缔组织病17例(15.7%)、肿瘤性疾病9例(8.3%)、其他疾病5例(4.6%)。结论根据临床经过及有关实验室检查大部分可以明确FOU病因诊断。感染性疾病为长期发热的主要病因,其次为结缔组织病及肿瘤性疾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小剂量红霉素预防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早产儿胎龄30~31周52例和胎龄32~34周68例,分别在两个胎龄内各按随机分配的原则均分为用药组和对照组,其中用药组于生后第2天常规给予红霉素3 mg/(kg·d),1次/d,共10 d;对照组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3 ml/(kg·d).结果 在胎龄30~31周早产儿用药组和对照组达全肠内喂养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时间、住院时间、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胎龄32~34周早产儿用药组与对照组达全肠内喂养时间[分别为(13.8±4.5)、(17.2±4.2)d]、恢复出生体重时间[分别为(10.5±1.6)、(13.8±1.5)d]、住院时间[分别为(28.5±6.8)、(35.5±7.2)d]及喂养不耐受发生率[分别为17.6%(6/34)、35.3%(12/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红霉素预防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对胎龄32~34周的早产儿是安全有效的,但对胎龄30~31周的早产儿效果却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窒息早产儿的心肌酶变化与窒息的关系。方法早产儿分为无窒息组、轻度窒息组和重度窒息组。另选27例足月无窒息新生儿作为对照。比较四组患儿在生后24h内心肌酶谱的变化情况。结果早产无窒息组与足月无窒息组,早产轻度窒息组与早产无窒息组,早产轻度窒息与重度窒息组心肌酶谱的变化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及窒息对心肌酶谱变化均有影响,且窒息程度越重心肌酶谱变化越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