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口腔科学   17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0 毫秒
1.
目的:观察大鼠正畸牙周膜改建过程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在牙周膜中的表达变化,探讨IGF-Ⅰ与正畸牙齿移动的关系.方法:在大鼠上颌第一磨牙与上颌切牙之间安装正畸装置,于牙齿移动3,7,14,21, 28d后取材分别进行HE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IGF-Ⅰ于牙齿移动3d后在牙周膜中表达开始增强,张力侧7d达到高峰,压力侧14d达到高峰,以后表达逐渐降低.结论:IGF-1参与了正畸牙周膜改建过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孕酮对牙周膜成纤维细胞c—fos、c-jun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孕酮促进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PDLCs)增殖和成骨分化的可能机制。方法:原代培养hPDLCs,取第4-6代细胞用于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孕酮组,抑制剂组。各组细胞培养2h,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c—fos和c-junmRNA的表达。结果:RT—PCR的结果说明,孕酮能促进c—fos和c-junmRNA的表达,抑制剂组c—fos和c-junmRNA的表达下调。结论:孕酮能够上调hPDLCs中c—fos、c-jun的表达。提示孕酮可能通过上调c—fos、c-jun的表达促进hPDLCs的增殖和成骨分化,促进骨形成。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大鼠正畸牙周膜改建过程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在牙周膜中的表达变化,探讨IGF-I与正畸牙齿移动的关系。方法:在大鼠上颌第一磨牙与上颔切牙之间安装正畸装置,于牙齿移动3,7,14,21,28d后取材分别进行HE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IGF—I于牙齿移动3d后在牙周膜中表达开始增强,张力侧7d达到高峰,压力侧14d达到高峰,以后表达避渐降低。结论:IGF-1参与了正畸牙周膜改建过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上颌扩弓前方牵引配合直丝弓矫治技术对恒牙早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的矫治效果。方法    采用上颌扩弓前方牵引矫治器配合直丝弓矫治技术,对2010—2015年大连市口腔医院正畸科15例恒牙早期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进行代偿性治疗,并对其治疗前后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结果    15例患者治疗后面型改善,磨牙中性关系,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SNA角增加(2.87 ± 1.08)°,SNB角减小(0.61 ± 0.8)°,ANB角增加(3.47 ± 1.05)°,SN/MP增加(2.17 ± 1.34)°,OP/FH增加(2.97 ± 0.29)°,U1/SN增加(5.09 ± 3.43)°,L1/MP减小(2.29 ± 3.02)°,结论    上颌扩弓前方牵引配合直丝弓矫治技术可有效治疗恒牙早期中轻度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两种方法治疗儿童舌系带过短的疗效.方法:将2018年03月—2019年12月期间上海市儿童医院收治的120例舌系带过短患儿平均分为传统手术组和高频电刀手术组2组.然后比较2组患儿的手术效果.结果:高频电刀组患儿手术时间少于传统手术组患儿(P<0.05),其术后伤口出血、感染的发生率均低于传统手术组患儿(P<0.05).两组均能有效改善舌系带过短,但对于粗厚型舌系带过短,传统手术组的改善效果优于高频电刀组.结论:两种手术方法均能有效地改善儿童舌系带过短,对薄膜型舌系带过短,用高频电刀治疗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出血、感染少等优势,值得推广.但对于粗厚型舌系带过短,传统手术改善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用碱性磷酸酶染色及碱性磷酸酶活性分析的方法,研究孕酮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PDLCs)中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表达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hPDLCs,取第4~6代细胞用于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孕酮组,抑制剂组。检测普通培养液和成骨诱导培养液中各组细胞在孕酮作用后ALP染色的变化。用碱性磷酸酶活性分析法检测不同浓度的孕酮对hPDLCs中ALP表达的影响。结果:孕酮能够促进hPDLCs中ALP染色阳性面积的表达,且能够提高hPDLCs中ALP的活性,具有时间及剂量依赖性,抑制剂组各指标减小。结论:孕酮能够上调hPDLCs中碱性磷酸酶的表达。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手术治疗与正畸治疗对上气道狭窄伴牙颌畸形儿童上气道的影响.方法 选取20例上气道狭窄伴牙颌畸形儿童,其中正畸组10例,手术组10例,分别接受上颌扩弓与双牙合垫矫治器的正畸治疗和切除肥大腺样体扁桃体的手术治疗,获取治疗前后的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  相似文献   
8.
随着正畸患者对美观要求的不断提高,隐形矫治(CAT,Clear Aligner Treatment)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治疗中。作为成人正畸很好的治疗手段,CAT目前受到广泛关注。与传统固定矫治器相比,CAT美观舒适,患者口腔卫生易清洁。本综述目的是分析已有文献,阐述CAT控制恒牙向各个方向移动的准确性,为临床治疗前预测牙移动提供理论指导。所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配合良好,且治疗前无牙周疾病发生,牙槽骨无明显吸收。  相似文献   
9.
温丽  代媛媛  原工杰  陈昕  丁寅 《口腔医学》2010,30(6):351-354
目的 研究L型钙通道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SD大鼠BMSCs原代培养、传代;RT-PCR检测BMSCs钙通道基因的表达;取第3代BMSCs,分为2组,实验组加入L型钙通道阻断剂硝苯地平(nifedipine,Nif),对照组不加药。MTT法测量其吸光度(A)值、流式细胞仪观察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 RT-PCR结果显示,L型钙通道alC、CCHL2a亚基的mRNA呈高表达;L型钙通道阻断后,从BMSCs增殖第3天开始,实验组与对照组A值比较,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经Nif作用后,实验组S、S+G2M期细胞比例减少,GO/G1期细胞比例较对照组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阻断L型钙通道可抑制BMSCs的DNA合成进而抑制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人牙周膜细胞(hPDLCs)中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研究孕酮在hPDLCs增殖及成骨分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原代培养hPDLCs,取第4~6代细胞用于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孕酮组,抑制剂组。用含有不同浓度(1,10,100 nM)孕酮的培养液培养hPDLCs 1,2,3,4,5,6,7 d,采用MTT法检测在孕酮作用下hPDLCs生长曲线的变化情况。检测普通培养液和成骨诱导培养液中的各组细胞在孕酮作用后茜素红染色钙化结节面积的变化。结果:PR在hPDLCs的胞质和胞核中均有表达,且在胞核的表达明显高于胞质。孕酮干预hPDLCs后,细胞的增殖高于对照组,孕激素受体抑制剂能明显抑制hPDLCs的生长。孕酮能够促进茜素红染色钙化结节的形成。在成骨诱导液中,孕酮同样有促进成骨的作用。与普通培养组相比较,孕酮对成骨诱导组的成骨促进作用更为明显。结论:人牙周膜细胞中有PR的表达,孕酮能够促进人牙周膜细胞的增殖和成骨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