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卜光明  陈通鑫 《中国抗生素杂志》2007,32(3):191-192,I0001,I0002
目的用大孔树脂法代替溶媒萃取法分离纯化洛伐他汀。方法采用大孔阴离子交换树脂D-273作吸附剂,洛伐他汀发酵液预处理后树脂吸附流速1/30(BV/min);解吸采用添加4%氢氧化钠的75%乙醇,流速1/100(BV/min)。结果洛伐他汀收率达68%以上,产品质量符合美国药典USP27版规定。结论大孔树脂法在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操作安全性上明显优于溶媒萃取法,值得在工业生产上推广。  相似文献   
2.
优化竹黄菌CGMCC 2201发酵培养基提高竹红菌素产量。方法 采用单因素试验确定培养基关键因素,利用中心组合设计与响应面分析法获得关键因素的最佳浓度,结合植物油添加试验,获得最优发酵培养基配方。结果 葡萄糖、硫酸铵、磷酸二氢钾、硫酸镁是发酵培养基中的关键因素。最优发酵培养基配方(g/L):葡萄糖47.33,硫酸铵2.14,磷酸二氢钾2.87,硫酸镁1.68,豆油10。采用此发酵培养基的竹红菌素产量达257.66mg/L,与优化前培养基相比,提高了141.25%。结论 培养基是影响竹黄菌CGMCC 2201生物合成竹红菌素的重要因素,发酵培养基优化后显著提高了竹红菌素的发酵产量。  相似文献   
3.
大孔吸附树脂法分离纯化洛伐他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大孔吸附树脂法分离纯化洛伐他汀,提高洛伐他汀成品收率,适应工业化生产的需要。方法采用6种非极性树脂进行静态、动态筛选试验,确定分离纯化洛伐他汀的吸附剂,进一步优化分离纯化洛伐他汀的最佳条件。结果洛伐他汀从发酵液中溶出最佳pH为11;国产HZ-818作为分离纯化洛伐他汀的吸附剂;最佳树脂吸附流速为每min 1/40树脂床体积;解析采用含质量分数1%氢氧化钠的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溶液,流速为每min 1/100树脂床体积。结论用上述方法纯化洛伐他汀成品收率质量分数可达70%以上,产品质量符合《美国药典》(27版)规定。  相似文献   
4.
温郁金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温郁金(Curcuma wenyujin)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正反相MPLC及HPLC等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分析鉴定其结构。结果从温郁金挥发油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鉴定为莪术醇(1)、莪术二酮(2)、(4S,5S)-germacrone-4,5-epoxide(3)、germa-crone-1,10-epoxide(4)、新莪术二酮(5)、(5R,6R,7αR)-5-isopropenyl-3,6-dimethyl-6-vinyl-5,6,7α-tetrahydro-4H-enzofuran-2-one(6)、hydroxyisogermafurenolide(7)、(5R,6R,7aS)-5-isopropenyl-3,6-dimethyl-6-vinyl-5,6,7,7-αtetrahydro-4-Hbenzo-furan-2-one(8)、脱-氢1,8-桉叶素(9)、p-menth-2-ene-1,8-diol(10)。并通过核磁共振手段对其碳氢信号进行了全归属。结论化合物6、7为新的天然产物;化合物4、8、10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4、6、7、8、10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酸浆宿萼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研究茄科植物酸浆宿萼(Physalis alkekengiL.var.franchetii(Mast.)Makino)的化学成分。方法用体积分数为80%的乙醇溶液对酸浆宿萼进行加热回流提取,回收乙醇,浓缩后用水混悬,依次用环己烷、乙酸乙酯萃取,取乙酸乙酯层经硅胶柱色谱,CHCl3MeOH混合溶剂做梯度洗脱;CHCl3MeOH体积比为100∶2、100∶6,洗脱部分以及萃取后的水层再次经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 20柱色谱、反相ODS开放柱色谱及RP HPLC等,共得到7个化合物;利用其理化性质和波谱学分析数据,鉴定化学结构。结果分离得到了7个化合物中4个为酸浆苦素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酸浆苦素D(Ⅰ)、酸浆苦素L(Ⅱ)、酸浆苦素O(Ⅲ)、4,7二脱氢新酸浆苦素B(Ⅳ);3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木犀草素(Ⅴ)、商陆素(Ⅵ)、木犀草素7,4′二OβD葡萄糖苷(Ⅶ)。结论商陆素(Ⅵ)、木犀草素7,4′二OβD葡萄糖苷(Ⅶ)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的2个已知化合物。  相似文献   
6.
五虎汤是辛凉解表传统良方,源自《证治汇补》,可宣肺涤痰、缓急平喘、清热解毒、泄下痰浊。五虎汤由7味中药组成,麻黄12 g、杏仁12 g、石膏40 g、甘草9 g、桑白皮15 g、生姜15 g、细辛5 g[1]。该方药效显著,实验组前期工作研究也验证了该复方的止咳平喘、化痰作用[2],同时还测定了该复方中麻黄的2种药效物质麻黄碱、伪麻黄碱的溶出率。苦杏仁有降气平喘、甘草有祛痰止咳作用,为该复方的药效物质,本研究采用RP-HPLC测定五虎水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