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8篇
  免费   135篇
  国内免费   86篇
耳鼻咽喉   14篇
儿科学   12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39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41篇
内科学   132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31篇
特种医学   59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287篇
综合类   566篇
预防医学   230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206篇
  1篇
中国医学   187篇
肿瘤学   3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144篇
  2009年   135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123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6篇
  1966年   2篇
  1964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蚊虫传播的黄热病在非洲和南美洲地区大面积“再流行”,仅南美洲的巴西在一年时间就发现数千例黄热病确诊病例,黄热病已经在非洲和南美洲地区造成巨大的公共卫生负担。此外,在黄热病非流行国家和地区发现大量输入性病例,使得黄热病有可能在非洲和南美洲以外的地区成为“新发传染病”而在世界更大范围流行。为此,世界卫生组织制定了“消除黄热病流行(EYE)”战略,预计利用10年时间在黄热病流行地区接种13.8亿剂量黄热疫苗,以降低黄热病对国际公共卫生健康的危害。  相似文献   
2.
目的:从16种植物(香茅、香叶、松节、山苍子、薄荷、干姜、丁香、姜黄、红花椒、肉桂、罗勒、迷迭香、青花椒、竹叶花椒、八角茴香、肉豆蔻)挥发油中筛选出对黄曲霉菌生长有较好抑制效果的植物挥发油。方法:采用平板培养法从柏子仁药材表面分离得到黄曲霉菌,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16种植物挥发油,采用滤纸片熏蒸后测定黄曲霉菌的菌落直径,对16种植物挥发油抑制黄曲霉菌生长的效果进行研究。结果:采用性状、显微及DNA条形码鉴定的方法从柏子仁药材上成功分离了黄曲霉菌,上述16种植物挥发油对黄曲霉菌的抑菌率分别为2. 93%,0. 05%,0. 37%,76. 07%,0. 34%,0. 15%,50. 05%,8. 51%,1. 43%,58. 20%,0. 07%,2. 60%,8. 73%,100. 00%,52. 62%,0. 07%。结论:16种植物挥发油对黄曲霉菌均有着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其中竹叶花椒挥发油、山苍子挥发油、肉桂挥发油的抑菌效果较好,可为柏子仁生长储藏过程中防治黄曲霉菌的污染提供参考,并为植物挥发油作为中药仓储过程中的抑菌剂提供应用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进一步探讨经皮穿刺臭氧溶核术(POC)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可靠性、安全性、实用性及与其他微创治疗的对比。方法:采用细针经皮穿刺,椎间盘内、外双注射法。浓度选择45~55mg/L,O2盘内氧化用量40~90ml,盘外及椎间孔附近10ml,平均住院日5天。结果:共治疗602例,共1078个间盘,其中单间盘238例、双间盘255例、三间盘106例、四间盘3例。最大年龄83岁、最小年龄17岁,随访3~24个月以上,优良率为87.9%。40%患者在治疗12小时内出现轻微不良感觉,24小时内自行缓解。与其他微创介入技术比较,突出优势为安全性极高,痛苦极小,操作简便、易掌握。投入成本及患者负担费用明显较低。结论:①经过前期小量病人试用后,近2年临床大量病人应用及观察研究。经皮穿刺臭氧溶核术(POC)非常适合作为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首选方法;②基层医院开展此技术,更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建立了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人巨细胞病毒(HCMV)方法,探讨了该方法的某些实验条件。用PCR检测24例临床患儿尿标本。证明PCR方法特异、敏感、简便而快速。同科不同属病毒如HSV、EBV等以及人源正常细胞均无假阳性结果:最小检出量可达0.1fg DNA,相当于6个基因拷贝;用水浴箱手控时间即可进行PCR循环,30次循环仅需97min30s;PCR和DNA杂交检测尿标本中HCMV阳性例数分别为20和14例。该结果证明HCMV感染儿童的广泛性和严重性,初步表明儿童肾病综合症与HCMV有关。  相似文献   
5.
增智灵口服液对老年性痴呆SOD、LPO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观察了老年性痴呆患者服用中药复方制剂增智灵口服液(本院药物室提供的医院制剂)治疗前后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脂质(LPO)的改变,和对增智灵实验性学习记忆获得性障碍小鼠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脂质(LPO)测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采用小腿前内侧入路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可行性。方法对按Gustilo分类Ⅰ型、Ⅱ型胫腓骨骨折病例19例,按AO及BO固定原则,经小腿前外侧入路行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术后随诊平均2.5年(2~5年)。结合临床和X线片等综合评定,愈合率100%。结论采用小腿前内侧入路加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手术损伤小,血运破坏轻,固定可靠,能有效提高骨折愈合率。  相似文献   
7.
肾癌伴下腔静脉癌栓的诊断及治疗(附1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11例肾细胞癌伴下腔静脉癌栓患者,男9例,女2例;右侧8例,左侧3例。临床症状:血尿9例,腹部肿物2例,仅1例出现下肢水肿、腹壁浅静脉扩张。全部病人均经CT扫描或CT和MRI检查明确诊断。10例经上腹正中或胸腹联合切口取出癌栓连同患肾一并切除。5例术前无其它部位转移者术后平均存活5年2个月,1例术后2个月死亡,2例术前肾蒂淋巴结及肾周脂肪侵犯者中1例存活2年5个月死于非肿瘤疾病,1例目前已存活3年1个月尚在,2例失访。本组腔静脉癌栓发生率占同期肾癌病人的2.7%。本组CT与MRI相结合应用诊断符合率为980%。  相似文献   
8.
<正> 移动性附睾(mobile epididymis)可造成不育症,在男性特发性不育症中约占9%,国内文献未见报道。我院于1981~1992年间共诊治3例。为加深临床对本病的认识,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本组3例均为农民,年龄23~26岁,不育时间为婚后2~4年,女方妇科检查均无异常,夫妻感情好,性生活正常。就诊原因:1例于无意中发现阴囊内活动肿物,2例婚后3~4年未育,体检发育均正常,身体健康。国际通用睾丸测量器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术前口服美托洛尔和肌注咪唑安定对麻醉诱导丙泊酚用量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拟全麻行择期手术病人(ASAI-Ⅱ级)60例,随机分为美托洛尔组(Met组)、咪唑安定组(Mid组)和苯巴比妥钠组(Phe组)各20例,三组分别口服美托洛尔50mg、肌注咪唑安定0.04mg/kg、肌注苯巴比妥钠0.1g。以30mg·kg^-1·h^-1恒速推注丙泊酚直至病人入睡,随后静注芬太尼3μg/k,维库溴铵0.1mg/kg,辅助通气3min后进行气管插管。记录丙泊酚用量、入室、诱导前后、插管前后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结果Met组、Mid组、Phe组丙泊酚用量分别为1.36mg/kg±0.22mg/kg、1.40mg/kg±0.08mg/kg、1.61mg/kg±0.23mg/kg,与Phe组相比,Met组和Mid组丙泊酚用量减少(P〈0.01)。血流动力学变化:插管后组间对比Met组和Mid组MAP较Phe组低(P〈0.01);插管后Mid组和Phe组HR基础值明显升高(P〈0.01或P〈0.05),而Met组无明显差异(P〉0.05);插管后组间对比Met组和Mid组HR均比Phe组慢(P〈0.01)。结论术前口服美托洛尔或肌注咪唑安定与肌注苯巴比妥钠相比,均能减少丙泊酚诱导用量,但美托洛尔能更有效抑制血流动力学波动。  相似文献   
10.
粉尘危害困扰着企业的发展,因此治理粉尘危害,控制职业病的发展趋势,有利于促进企业发展.本文就我县七砂厂15年以来,企业发展与除尘的关系加以分析,供同行业和其它接尘企业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