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1986年10月和11月,我们在南京发现恙虫病2例,现报导如下: 例1,男,44岁,南京西郊江浦某单位干部。1986年10月4日开始周身乏力,鼻塞。7日起发热,体温达39.2℃,自觉咽痛,胸闷,气急,心慌,腹痛,恶心。同时发现右腘窝有一椭圆形溃疡,已结痂,无痛痒。曾两次门诊按上呼吸道感染处理无效。10日入院时呈急性发热病容,体温38.9℃,脉搏86次,血压100/60;皮肤、巩膜无黄染,未见出血点。右腘窝见1×0.5cm椭圆形焦痂,周围皮肤稍隆起呈樱红色,界限明显;右腹股沟可触及数个蚕豆大淋巴结,触痛明显。血白细胞4200,中性66%,淋巴34%,红细胞391  相似文献   
2.
静滴脉络宁注射液致迟发性过敏反应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脉络宁注射液是一种纯中药制剂,多年的临床应用证实它对多种疾病有确切的疗效。尤其是其具有扩血管、改善微循环、抗凝融栓、降低血黏度、增加血流量等药理作用,临床上对脑梗死、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冠心病等疾病有较好的疗效。随着临床的应用增多,脉络宁注射液的不良反应也不断被发现。现就笔者临床所见脉络宁注射液所致迟发性过敏反应的6例患者报告如下。6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6 2~70岁,诊断为脑梗死者3例,脑供血不足者2例,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因非瓣膜性心房纤颤(房颤)住院的老年患者的伴随疾病及心律和心室率控制的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2余年住院患者的240例资料,分析其房颤病程和伴随的疾病,药物治疗和起搏治疗的情况,心率和心律的变化。结果:合并心力衰竭、传导系统病变和脑卒中者分别为57.1%、31.7%和20.4%。对房颤病程不清楚者在阵发性房颤中占13.9%、在持续性房颤中占20.1%。在阵发性房颤中单独应用普罗帕酮(心律平)、B受体阻滞剂、胺碘酮治疗者分别占37.6%、25.7%和21.8%,用两种以上药物治疗者占14.9%,有7.9%的患者自行转复为窦性心律。在持续性房颤中单用地高辛、β受体阻滞剂、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治疗者分别占57.6%、23.7%和7.2%,用两种以上药物治疗者占10.8%,有20.1%的患者无需用药物控制心室率。有10.9%的阵发性房颤患者和14.4%的持续性房颤患者均行VVI起搏,主要原因分别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和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结论:老年非瓣膜性房颤常伴随心力衰竭、传导系统疾病和脑卒中,部分患者未及时发现和治疗房颤,大部分阵发性房颤单用普罗帕酮、β受体阻滞剂或胺碘酮可转复为窦性心律,在持续性房颤患者中,有57.6%用地高辛、20.1%不用控制心率的药物就可维持心室率。阵发性房颤和持续性房颤的起搏指征和方式均有待商榷。  相似文献   
4.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内皮素的动态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内皮素(endothelin,ET)是由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和释放的强烈缩血管多肽。是机体在缺血、缺氧和缺血一再灌注损伤等情况下体内产生的一种致损伤因子,可导致冠状动脉痉挛和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直接参与了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高龄不稳定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患者的治疗较为复杂,比较不完全介入性冠状动脉血运重建与单纯药物治疗对75岁以上高龄UA患者的长期疗效。方法对2004年2月至2007年8月行不完全介入性血运重建的46例uA患者不完全介入性血运重建组及同期单纯药物治疗的44例UA患者单纯药物治疗组进行随访观察。结果不完全介入性血运重建组和单纯药物治疗组的随访时间分别为(32.6±5.8)个月和(32.4±5.6)个月,2组月均心绞痛发作的次数、发生心肌梗死的人数以及因上述心脏病死亡的人数均无显著差异。不完全介入性血运重建组因心绞痛住院人均(3.6±2.0)次,多于单纯药物治疗组的(2.8±1.7)次(P〈0.05);在随访期行介入血运重建或冠状动脉搭桥的例数分别为4和1,单纯药物治疗组分别为1和5(P〉0.05);不完全介入性血运重建组和单纯药物治疗组发生急性左心衰竭的例数分别为2和6(P〉0.05)。结论对75岁以上的高龄uA患者,冠状动脉不完全介入性血运重建的长期疗效尚不能认为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6.
冬虫夏草对老年人氨基糖甙肾毒性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观察了冬虫夏草对老年人氨基糖甙(AG)类肾毒性的影响。随机将21例患者分为冬虫夏草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同时用于胺卡那霉素0.4g/d,连续6天。虫草组用冬虫夏草口服,连续7天。动态观察了尿NAG酶和β2-微球蛋白(β2-m)变化,治疗后虫草组与对照组尿NAG酶分别为23.51±10.84mu/mg.Cr,45.42±26.97mu/mg.Cr,R<0.05。虫草组治疗后尿β2-m>1.0mg  相似文献   
7.
新癀片治疗老年肺癌癌性发热4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近年采用中药新癀片治疗老年肺癌癌性发热患者46例,并与消炎痛栓治疗者相比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6例均为我院1998年6月~2003年2月住院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6例,男性44例,女性2例;年龄60~82岁,平均74.10岁。对照组20例,男性18例,女性2例;年龄62~80岁,平均73.21岁。两组一般情况相近(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选择 (1)经临床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为肺癌晚期,年龄60岁以上;(2)排除感染等疾病所致的发热;(3)血白细胞分类计数均在正常值范围内;(4)发热时间有规律(多在下午  相似文献   
8.
本文共测定269例冠心病、高血压病及健康者血清ApoB及血脂含量。结果提示在冠心病组及高血压组Ap(?)B、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LDH)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HD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表明Ap(?)B较其他各项血脂在辨别冠心病方面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9.
衰老的自由基学说认为自由基作用形成过氧化脂质造成细胞损害是引起衰老的重要原因。本试验观察了二仙春回长期服用后大鼠血浆过氧化脂质含量明显下降,具有抗衰老的作用。材料和方法二仙春回是中药仙灵脾。仙茅和月见草油等复方制剂,实验中采用粉剂和水调成糊状给大鼠灌胃。用6周龄大鼠,体重116.8±17.3克,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大剂量组、小剂量组和对照组。大剂量组用二仙春回3.4克/kg,(相当于人用量30倍),小剂量组用二仙春回0.56克/kg,(相当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告40例地戈辛、利尿剂联合治疗无效的难治性慢性心衰患者,加用甲巯丙脯酸后总有效率为70.0%,未发现有洋地黄心脏中毒者。但肾功能恶化和高钾血症比较明显,主要见于老年患者。血钾升高与肾功能损害及服用滞钾利尿剂或钾盐有关,而肾功能恶化可能是由于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