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2016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刘雄诚  杨秀芳 《四川医学》2001,22(7):698-698
例 1,先证者 ,男 ,6月。因面色苍黄 3月 ,加重 1月入院 ,此儿系双胎之哥 ,生后 3月发现患儿面色苍黄。近 1月来进行性加重 ,无血便及皮肤出血表现。父母否认近亲结婚与家庭遗传病史。查体 :T37℃ ,R2 6次 /分 ,P10 8次 /分 ,W6 .5kg。发育尚可 ,营养欠佳 ,面色苍黄 ,贫血貌。全身皮肤粘膜轻度黄疸 ,浅表淋巴结未扪及 ,心肺未见异常。腹平软 ,肝肋下 3cm,脾肋下 4 cm,中等硬度。神经系统阴性。实验检查 :血常规 WBC13.8× 10 9/ L,N0 .36 ,L0 .52 ,中性带核 0 .0 3,单核细胞 0 .0 2 ,Hb6 9g/L,Hb F86 .3%。 Hb电泳 Hb A2 2 .3%。异丙…  相似文献   
2.
刘雄诚  杜东红 《重庆医学》2005,34(8):1269-1270
新生儿败血症是新生儿期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准确及时的诊治直接关系新生儿的生命安全及预后.本文就我院1998年1月~2004年8月收治的90例新生儿败血症,均经临床和一次血培养证实,现将具体诊治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毛细支气管炎发展为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的影响因素。 方法对2012年12月至2015年6月,峨眉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毛细支气管炎,并随访2年的患儿的临床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性别、饲养宠物、哮喘家族史、肥胖、湿疹史、母乳喂养时间、按时接种卡介苗(BCG)、父亲吸烟情况、过敏体质、疾病严重程度及应用免疫球蛋白(Ig)治疗11项因素影响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哮喘发生率差异进行比较;采用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毛细支气管炎发展为哮喘的影响因素。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峨眉山市人民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征得受试对象监护人知情同意,并与监护人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 结果①不同性别及家中是否饲养宠物患儿的哮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哮喘家族史、肥胖、有湿疹史、母乳喂养≤4个月、未按时接种BCG、被动吸烟、过敏体质、重型毛细支气管炎和未应用Ig治疗患儿的哮喘发生率(45.2%、41.7%、42.6%、40.8%、37.5%、94.7%、57.9%、48.8%、37.3%)较无哮喘家族史、无肥胖、无湿疹史、母乳喂养>4个月、按时接种BCG、未被动吸烟、无过敏体质、轻型毛细支气管炎和应用Ig治疗患儿(19.4%、21.9%、17.7%、19.8%、22.7%、3.6%、16.1%、18.3%、4.2%)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96、5.37、8.47、5.02、3.84、18.48、10.27、9.65、13.27,P<0.05)。②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毛细支气管炎发展为哮喘的独立保护因素包括母乳喂养>4个月(OR=0.472,95% CI:1.926~15.687,P<0.05),按时接种BCG(OR=0.772,95% CI:2.889~19.604,P<0.05)和应用Ig治疗(OR=0.914,95% CI:1.836~10.419,P<0.05);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哮喘家族史(OR=16.695,95% CI: 2.783~28.258,P<0.05),肥胖(OR=5.498,95% CI: 1.772~13.486,P<0.05),湿疹史(OR=7.966,95% CI: 2.761~26.884,P<0.05),被动吸烟(OR=5.819,95% CI: 1.774~16.336,P<0.05),过敏体质(OR=8.652,95% CI: 2.779~26.527,P<0.05)和重型毛细支气管炎(OR=10.278,95% CI: 2.164~22.481,P<0.05)。 结论毛细支气管炎发展为哮喘受多种因素影响,医护人员应对患儿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减少或消除危险因素的影响,提倡母乳喂养及按时接种BCG等。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e globulin,IVIG)1g/kg单次静脉注射治疗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的临床效果。方法:93例KD患儿分为A组IVIG400mg/(kg.d)连用5天、B组IVIG1g/kg、C组IVIG2g/kg,对3种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KD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住院时间、总热程、退热时间、黏膜充血、手足肿胀以及冠状动脉病变率A组与B组、C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B组与C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与B组、C组在淋巴结肿大消退时间、耐药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B组IVIG1g/kg单次静脉注射治疗KD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减少冠状动脉病变(CAL)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颅内出血是常见的严重疾病,其原因主要与围生期低氧、缺血、产伤及维生素K1依赖因子缺乏有明显的关系。出血部位主要表现硬脑膜下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脑实质出血、小脑出血和混合性出血等。现将我院1999年1月至2004年10月确诊的76例新生儿颅内出血患儿的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刘雄诚  杨秀芳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22):3108-3108
轮状病毒是呼肠弧病毒科的一个属,是引起婴功儿腹泻的主要病原.发病年龄以6月到2岁的婴幼儿为主,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每年秋季(10~12月份)为发病高峰,因而得名“秋季腹泻”.临床主要表现为蛋花稀水样便,可出现严重的脱水而危及患儿生命.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我们对34例秋季腹泻患儿用金双岐进行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干扰素治疗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1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是儿童时期较常见的由EB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目前临床上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部分患儿因病情得不到控制,发展为危及生命的IM或迁延不愈,继发其它恶性疾病。我们用干扰素(重组人干扰素α-1b注射液,北京三元基因工程有限公司生产商品名运德素)治疗IM 1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