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9篇
儿科学   4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3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在建立先天性髋脱位(CDH)的计算机三维交互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三维骨刀模型,模拟截骨。方法:利用螺旋体积CT获得患儿髋关节扫描数据,用B+树组织按marching cubes方法完成骨刀模型的重建。通过对B+树的不完全遍历和回溯,定位表面模型间的交点并分割髋关节模型。结果:重建的骨刀模型与CDH三维模型之间,可进行实时交互。初步实现了对骨性三维交互模型任意位置的平面切割、球面切割、拾取和拼合。结论:此建模、切割方法可行有效,可用于计算机模拟骨性手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对于中高位无肛的手术治疗已经相当规范化,Pena手术已为更多人所应用,但是我国地域广阔,许多基层医疗机构还沿用传统的腹会阴拖出术,甚至还有人经会阴途径治疗中高位无肛,或是学习Pena手术还没有掌握好要领以致到目前为止无肛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还较高,特别是肛门失禁。一旦失禁不仅给患儿带来痛苦,给家长带来精神上和经济上的负担,也给小儿肛肠外科带来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1 病例报告 患儿 ,男性 ,9岁。1999年 8月 2 7日因“发现左上臂及腋窝皮下肿物 9d”入院。肿物系偶然发现 ,无任何前驱症状及伴随症状。追问病史 ,1个月前曾被家猫抓伤过左手 ,伤后未出现皮疹。查体 :左腋窝及左上臂三角肌内侧缘与肱二头肌之间 ,肱二头肌尺侧与肱三头肌之间 ,距离肘关节 4cm处 ,分别触及 3个肿大淋巴结 ,直径约为 1cm。质中等硬度 ,边缘不整 ,与周围组织粘连 ,有压痛。在臂丛麻醉下行左上臂淋巴结切除活检术。病理检查发现网状细胞肉芽肿改变 ,诊断为猫抓病。2 讨论 猫抓病 (catscratchdisease ,…  相似文献   
4.
睫状神经生长因子对神经和肌肉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临床工作中 ,神经肌肉损伤是常见的现象。探讨加速修复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随着对细胞因子的了解 ,睫状神经生长因子 (ciliaryneurotrophicfac tor,CNTF)在神经肌肉方面的作用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但至今许多问题仍不完全清楚。因此 ,对睫状神经生长因子的研究正在进一步深入。睫状神经生长因子 (CNTF)是由2 0 0个氨基酸组成的酸性蛋白 ,分子量2 2~ 2 4kPa,因由对睫状神经元生长具有强烈作用而命名。CNTF在功能上与神经生长因子 (nervegrowthfactor ,NGF)和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 (brain de rivedneurotrophicfactor ,BDNF)有交叉…  相似文献   
5.
刘贵麟 《首都医药》2004,11(6):18-21
战胜巨大肿瘤腹部巨大肿瘤对任何外科医师来说都是一个挑战。我是一名小儿外科医师,当然也不例外。当遇到腹部巨大肿瘤的患儿时,是望而却步,还是勇往直前,无论对自己还是对患儿的生命都是一种考验。攻克肿瘤这个疑难病当然不仅仅是手术,还有许多基础研究和综合性治疗,但手术治疗在外科无疑是一个重要的不可缺少的手段。单就手术这一问题来讲有时就会很难,丢开技术而言穴因为要做好这么大的手术首先需要训练有素的基本技术,熟悉各种不同部位的解剖、生理和病理变化以及对小儿水电平衡、输血输液、抗生素的应用、生命支持疗法、并发症的预防、…  相似文献   
6.
髋臼造顶术治疗159例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评价先天性髋关节脱位髋臼造顶术的疗效。方法:为159例(204髋)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患儿进行了髋关节切开复位、股骨上端短缩截骨、髋臼造顶术。患儿年龄1.5 ̄13岁,平均7.5岁。结果:随访3年50例(66髋),随访10年以上29例(37髋)。按Mckay临床评定标准,3年随访组优良率为87.8%,随访10年组为85.0%。按Severin的X线评定标准,随访3年及10年组均为73.0%。结论  相似文献   
7.
小儿脾切除术后血小板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小儿脾切除术后血小板数量变化规律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探讨。方法将34例脾切除患儿按原发病分为外伤切脾及脾功能亢进切脾两组 ,测量术后血小板峰值及其稳定值并分别与术前测定值及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外伤切脾组术后血小板峰值及其稳定值均明显高于术前 (P<0.05)及正常对照组 (P<0.05) ;脾功能亢进切脾组术后血小板峰值及其稳定值均明显高于术前 (P<0.05)及正常对照组 (P<0.05)。结论各种原因所致脾切除术后患儿血循环中血小板数量均明显升高。术后监测患儿血小板可以了解其变化规律 ,必要时进行治疗对预防术后血栓形成等并发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第15届亚洲小儿外科会议纪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第15届亚洲小儿外科会议(The15thCongresofAsianAsociationofPediatricSurgeons)于1998年9月28日至10月1日在苏州召开,这是亚洲小儿外科学会首次在我国举办的学术会议。参加会议的代表187人,其中...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个性化先天性髋脱位(CDH)的计算机三维交互模型和三维骨刀模型,模拟截骨。方法:利用螺旋体积CT获得CDH患儿髋关节扫描数据,采用图象滤波技术简化大容量CT数据。用B+树组织按Marching Cubes方法完成CDH三维表面模型、骨刀模型的重构。通过对B+树的不完全遍历和回溯,定位表面模型间的交点并分割髋关节模型。结果:邻域平均滤波器化简原始数据效果满意。按改进的Marching Cubes方法完成的CDH三维模型、骨刀模型重构,保证了生成三维重构的三角面片间、曲面间相互连通,可快速定位表面模型间的交点;利用层次包围盒和三维相关信息实现快速切割;通过对参数的修改,可有效的描述平面骨刀和球面骨刀模型的位置变换。结论:本研究建立的CDH计算机三维交互模型和三维骨刀模型,结构精确、真实、可靠,建模效率高及切割速度快。可满足实时交互的需要。初步实现了对未知体三维交互模型任意位置的平面切割、球面切割、拾取和拼合。为进一步实现模拟手术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训练改善老年污粪患者外括约肌电位变化和疗效观察。方法:采用CTD-SYN-ECTICS公司生产的生物反馈训练仪、在肌电信号反馈及操作者的语言反馈指导下,对6例老年污粪患者进行肛门功能康复训练。结果:经过平均6次的生物反馈训练,其疗效与收缩电位平均值、静息电位平均值变化呈显著相关性,上述电位值呈升高趋势者生物反馈训练疗效好。结论:老年污粪患者经短期生物反馈训练后,外括约肌静息及收缩电位均能得到显著升高,临床症状改善明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