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8篇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8 毫秒
1.
目的:评价宜春市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信息化建设前后接种信息资料。结果2006年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前宜春市适龄儿童建卡率为95.59%,其中常住儿童建卡率95.99%,流动儿童建卡率82.50%;适龄儿童基础免疫接种率为92.90%,加强免疫接种率为81.07%;2006年适龄儿童建卡重卡率为27.35%。2012年100%的儿童预防接种门诊完成信息化建设,共635862例适龄儿童建立接种档案,总建卡率99.94%,其中常住儿童建卡率99.97%,流动儿童建卡率99.13%,与信息化管理前比较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4233.09,P<0.05;χ2=4136.43,P<0.05)。2012年适龄儿童基础免疫接种率为99.65%,加强免疫接种率99.27%,与信息化管理前比较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0690.02,P<0.05;χ2=85705.83,P<0.05)。2012年适龄儿童建卡重卡率为2.96%较2006年下降89.18%。结论信息化建设实现了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的共享与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及管理水平;提高了建卡率及接种率,并解决了异地接种问题,同时有效地防止漏种、错种和重复接种。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宜春市近年来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情况,评价信息化建设对查验工作的影响。方法收集2006~2012年宜春市入托人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及疫苗补种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宜春市2006—2012年入学入托儿童查验预防接种证机构覆盖率由84.79%上升为100.00%,儿童查验率由87.61%上升为99.33%,持证率由86.18%上升为96.89%,疫苗补种率由83.52%上升为90.47%。学校与托幼机构查验覆盖率、儿童查验率、持证率、疫苗全程接种率和疫苗补种率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10年各接种单位完成信息化建设后,入学入托查验接种证工作各项指标均大幅度提高。结论接种系统信息化建设促进了查验证工作,提高了查验质量,宜春市入学入托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取得了明显成绩,建议教育、卫生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协调与配合,切实做好查验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宜春市2006年1月~2012年12月麻疹强化免疫前后麻疹流行病学的特征,为更好地制订消除麻疹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及宜春市疾控中心麻疹强化免疫接种率报表,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宜春市麻疹强化免疫前后的发病状况.结果 宜春市2006~2012年共报告麻疹病例1107例,男女性别比为2.2∶1,以散发为主,年平均发病率为2.88/10万;以散居儿童居多;发病年龄以<15岁为主,其中,<2岁发病例数最多(x2=52.64,P<0.05);麻疹强化接种前年平均发病率与强化接种后相比下降率为95.49%(x2=709.48,P<0.05);麻疹强化接种前后均以4~8月份为发病高发季节,且4月份为高峰期.年平均发病率排在前5位分别是万载县、丰城市、高安市、靖安县、袁州区;麻疹强化接种前后各县市区麻疹年平均发病率的下降率均>75%,其中铜鼓县2010~2012年连续3年发病率为0%.结论 宜春市麻疹以散发为主,麻疹强化接种后,各年龄段、各地区麻疹发病率显著下降,部分儿童接种麻疹疫苗后仍有发病,0~2岁儿童发病率最高;建议在常规免疫的基础上,间隔2~3年对全市范围大规模实施麻疹强化免疫,保护易感人群,形成较牢固的免疫屏障,使麻疹发病率保持低态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宜春市2012年狂犬病门诊暴露人群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为制定狂犬病防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宜春市2012年1-12月狂犬病暴露者的暴露及预防处置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12年宜春市共报告狂犬病暴露病例28 220例,暴露率为498.48/10万。夏季为病例暴露高峰;男性多于女性;病例以15岁以下青少年为主,占总数的48.64%;病例职业以学龄前儿童居多,占总数的21.36%;伤人动物主要为犬,占83.54%;暴露程度Ⅰ级4.81%、Ⅱ级60.70%、Ⅲ级34.49%;暴露人群狂犬疫苗全程接种率为92.98%,Ⅲ级暴露被动免疫制剂使用率为64.79%。结论宜春市狂犬病暴露人群预防处置依从性有待提高;犬只免疫率低下。今后应加强犬类管理,提高犬免疫率,加大狂犬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狂犬病暴露人群及时、规范处置率。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肌骨超声规范化培训教学的相关模式的教学效果.方法 纳入2018年1月—2020年1月期间实习生60名,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名,给予对照组常规培训教学,观察组为CBL教学法结合workshop,观察两组实习生对对自己肌骨超声诊断水平提高效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肌骨超声扫查方法、超声解剖正...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杵针联合五音疗法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前焦虑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择期进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20例,据随机数字表法将以上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60例。观察组患者采取术前杵针联合五音疗法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术前杵针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1周。观察2组患者负面情绪、睡眠质量以及心理应激情况之间的差异。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 2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 0. 05); 2组患者的心理应激能力各项得分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患者的心理应激能力各项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在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前进行杵针联合五音疗法干预,患者的负面情绪和心理应激功能显著降低,睡眠质量显著提升,对于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二维纵向应变(LS)、左心室壁整体扭转角度(LV-tor)在二维超声未探及左心室壁运动异常,而冠状动脉存在单纯左前降支(LAD)不同程度狭窄时,对左心室壁节段及整体收缩功能改变的评价价值。方法入选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75例,取造影正常者27例为对照组,而单纯LAD狭窄50%~75%的患者25例(A组)、单纯LAD狭窄≥75%的患者23例(B组),分别采集常规超声心动图的心尖两腔、心尖左心室长轴切面及左心室短轴基底水平、心尖水平切面的16个室壁阶段二维灰阶图像。应用GE Echo PAC软件测量仅由LAD供血的相应左心室壁节段收缩期峰值的LS,以及左心室基底段总扭转角度(Rot-base)、心尖段总扭转角度(Rot-apex)并计算出LV-tor,静息状态下应用M型超声测定左心室壁运动幅度、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短轴缩短率(FS)等常规参数。结果 A组与对照组比较,LS值和LV-tor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B组与对照组、A组比较,LAD供应左心室壁相应节段的LS值(-24.2±1.8比-25.2±1.8和-25.1±1.4,P=0.037)和LV-tor(16.4±1.2比17.2±1.1和16.7±1.1,P=0.0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3组间比较,LVEF和FS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当单纯LAD狭窄率≥75%时,LS值可敏感地反映出左心室壁节段收缩功能改变,而LV-tor可敏感地反映出左心室壁整体收缩功能的改变;左心室壁除相应节段出现收缩功能减低外,整体收缩功能也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探讨门诊数字化试点建设对全市预防接种工作质量及服务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袁州区疾控中心预防接种,以门诊作为数字化试点建设单位,添置硬件设备及安装相关软件,完成人员培训后试运行,对比分析门诊数字化建设前后的工作效果.结果 数字化建设后,各项接种流程所用时间及总时间减少,患儿家属相关指标满意度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行门诊数字化建设,可提高预防接种的工作效率及服务水平,节约患者及工作人员的时间,打造和谐的门诊环境,满足更高层次的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