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代谢性心血管病(CMD)是一组代谢异常和心血管损害存在因果关系的临床综合征。尽管采取了强有力的药物干预和临床治疗方法,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居高不下。迫切需要有效的、以证据为基础的综合管理措施,以提高患者的寿命和生活质量。从《黄帝内经》中提出“食养尽之”的食养概念到饮食限制、植物性饮食、江南饮食等现代饮食模式的广泛应用,饮食调养在未病先防、已病早治、瘥后调摄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文系统梳理了饮食模式的中医理论渊源,阐述了饮食限制等现代饮食模式防治CMD的前沿证据与机制,探索将传统中医药理论与饮食模式相结合的防治策略,以期建立食养医三位一体的中西医结合饮食新模式,为CMD的临床管理提供新思路和新方向。  相似文献   
2.
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研究文献综述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高血压是影响人类健康的最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我国高血压的患病总人数已超过1亿。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高血压患者还将持续增加。而高血压患者的控制程度并不理想,高血压人群中,美国1988~1991年血压控制率为27%,英国近年调查仅为6%,王苏中等对北京方庄的调查结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临床癫癎患儿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对136例联合用药的癫癎患儿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并对其结果及疗效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两药合用时有55.1%未达到有效血药浓度范围,5.6%超过有效血药浓度范围;3药合用时有61.1%未达到有效血药浓度范围,8.9%超过有效血药浓度范围.结论:抗癫癎药物的联合应用须慎重.  相似文献   
4.
我国即将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多病共存逐渐增加,冠心病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率也逐年升高,两者相互影响,互为因果,成为危害老年人健康的重大慢病,积极探索对其的中西医结合防治方法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中医对冠心病和认知功能障碍关系的认知最早见于《黄帝内经》,而随着对冠心病和认知功能障碍认识的不断深化,“瘀”与“毒”对两者并病的影响越来越得到学界关注。中医对冠心病和认知功能障碍病因病机的认识具有共通性,“异病同治”理论为中医临床辨治病机相同的不同疾病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也符合现代医学对多病共存整体性和个体化的防治原则。基于此,本文系统提出了“瘀毒互结”为冠心病和认知功能障碍的重要病因病机,探讨了活血解毒方药可能通过调节神经酰胺代谢,激活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抑制细胞焦亡、调节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核转录因子-κB(MAPK/NF-κB)信号通路、抑制线粒体分裂和调节DNA甲基化等方面异病同治冠心病和认知功能障碍的作用机制,以期为未来中医药防治冠心病和认知障碍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心血管病患者继发认知障碍是老年人群的常见并病,严重危害患者健康,影响长期生存质量,心血管病可导致血管内皮损伤,脑灌注不足,脑部病变,继而引起认知障碍,心血管危险因素也会增加患者继发认知障碍的风险,积极寻求早期诊断及中西医结合防治方法尤为重要。中医基于“整体观念”提出“心脑相通”,心脑相通共主神明,心伤可累及脑,导致神志异常,是心血管病继发认知障碍的病因。后世医家基于“异病同治”和心脑相通,提出“心脑同治”。“心脑同治”包含两种含义,一为不同疾病归同一病因病机,可用同一方法治疗;二为异病共存,针对相同危险因素进行治疗。该文系统探讨了心血管疾病继发认知障碍的中医病因病机及心脑同治的防治策略,认为气血不足是基础,瘀毒互结阻脉、损窍是关键,调畅气血,活血解毒通脉、通窍为其主要治法,以期丰富“心脑同治”的理论内涵,为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病继发认知障碍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妊娠晚期并存艾森门格尔综合征孕妇剖宫产的护理配合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5例妊娠晚期并存艾森门格尔综合征患者行剖宫产术,做好术前访视及意疗,完善术前各项准备,术中与医生密切配合,加强手术体位护理与新生儿护理.结果 手术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时间30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50 mL,母婴安全.提出做好术前准备及密切的术中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尤其术中胎儿取出后巡回护士应立即经静脉给予呋塞米利尿,减少血容量,保护心功能;器械护士整个手术配合轻柔、快速、准确、熟练;胎儿取出后,迅速将准备好的无菌沙袋放置患者腹部,防止腹压骤降加重心脏负担.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EGb)预处理对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血管保护的效应与机制。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35 mg/kg)加高脂饲料喂养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蒸馏水)、假手术组(蒸馏水)、二甲双胍组[100 mg/(kg·d)]、EGb低剂量组[200 mg/(kg·d)]及EGb高剂量组[400 mg/(kg·d)],每组12只,连续灌胃4周后前降支结扎模拟大鼠心肌梗死状态,另选取10只作为正常组。观察各组大鼠空腹血糖(FBG)、血清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IRI)及胰岛素敏感指数(ISI)、TG、TC、HDL-C、LDL-C,血浆P-选择素(P-selectin)、CK-MB、c Tn I、TNF-α、IL-1、IL-6、凝溶胶蛋白(gelsolin)、肌动蛋白微丝(F-actin)及维生素D结合蛋白(DBP)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及假手术组大鼠FBG、FINS、IRI、TG、TC、LDL-C、CK-MB、CTn I、IL-6、TNF-α、IL-1、P-选择素、gelsolin(PRP)、F-actin升高(P0.01,P0.05),ISI、HDL-C、gelsolin(PPP)、DBP降低(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FBG、FINS、IRI、TG、TC、LDL-C、CK-MB、CTn I、IL-6、TNF-α、IL-1及P-选择素降低(P0.01,P0.05),ISI、HDL-C升高(P0.01,P0.05);EGb两个剂量组gelsolin(PRP)、F-actin降低(P0.05),gelsolin(PPP)、DBP升高(P0.05)。结论EGb具有降糖、调脂、抗炎及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预处理能够减轻因急性心肌缺血导致的心肌损伤,其心血管保护效应可能与激活肌动蛋白清除系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利奈唑胺耐药头状葡萄球菌临床株携带的c fr基因及其同源性.方法 收集 2018 年 6 月-2019 年 10月分离自 ICU患者血液标本的 9 株利奈唑胺耐药头状葡萄球菌.菌株的鉴定和药敏使用 VITEK 2 Com-pact仪器;cfr和optrA基因通过PCR扩增和测序确认;基于高通量测序平台获得头状...  相似文献   
9.
早发冠心病起病隐匿、发病急骤、预后欠佳。结合早发冠心病患者中医病机特点,气血失和是发病之基,神不安位是加重因素,迁延心之功用失职。“上守神”思想强调“守脉之神”与“守心之神”两者间的正常维系,其与早发冠心病患者中医病机高度契合。本文以中医经典为基,立足临床,通过对“上守神”思想进行经典释义,结合早发冠心病的病机进行理论阐发,提出从“守脉之神,以调气血之失和”和“守心之神,以安神明之正位”的角度辨治早发冠心病。建立“气血同调发伊始,畅心宁神贯始终”的防治理念,形成畅脉宁神经验方,以期在“上守神”思想指导下为早发冠心病的临床诊疗应用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进一步提升贵州南瓜蒂药材及饮片的质量标准。方法:根据《中国药典》2020版第四部通用的测定方法进行试验,运用通则0832水分测定的方法测定南瓜蒂饮片,运用通则2303灰分测定法对南瓜蒂饮片的总灰分与酸不溶性灰分进行测定,运用通则0502薄层色谱法定性分析南瓜蒂中豆甾醇,运用通则0512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HPLC-ELSD)测定南瓜蒂中豆甾醇的含量。结果:贵州几个不同地区南瓜蒂水分含量为7.401%~11.541%,测得其总灰分含量为3.142%~4.277%,酸不溶性灰分含量为0.7298%~1.141%,南瓜蒂中豆甾醇的含量为0.0361~0.1677μg/g。结论:通过测定贵州不同地区南瓜蒂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豆甾醇的含量,为南瓜蒂的药材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