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毒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目的:建立一种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介导细胞毒活性的方法。方法:用羧基荧光素二醋酸盐琥珀酰亚胺酯(CFSE)标记靶细胞,再用碘化丙碇(PI)标记DNA筛选细胞膜已破坏的靶细胞。效靶比为100:1—6.25:1,共孵育时间为1-6小时,流式细胞仪收集1000个靶细胞并测定被杀细胞的百分率。结果:CFSE是合适的标记靶细胞的荧光染料,18小时后也能很好地区分效靶细胞;靶细胞的自然死亡率低于5%;杀伤百分率随着效靶比和共孵育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最佳效靶比为50:1—25:1,共孵育时间为2—4小时。结论:CFSE/PI双荧光染料标记的流式细胞分析检测细胞毒具有多个优点:避免放射性试剂的应用,敏感性增强,单细胞水平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总结钠牛磺胆酸共转运多肽(NTCP)缺陷病的临床和基因突变特征。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于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经基因检测确诊的10例NTCP缺陷病患儿(年龄<18岁),分析一般资料(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家族史和既往病史)、临床表现、病情转归、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功能、嗜肝病毒、自身免疫性肝炎筛查)及基因突变检测结果。结果 10例患儿生长发育均正常,其中男8例,女2例;确诊年龄3~37个月。首次就诊病因包括新生儿黄疸延长(5/10,50%)、转氨酶升高(2/10,20%)、体检(2/10,20%)和肺炎(1/10,10%)。所有患儿确诊时血清TBA水平均明显升高;ALT、AST水平升高2例;TBil水平升高1例,且以DBil水平升高为主(DBil/TBil>50%)。经第二代基因测序,10例患儿均为SLC10A1基因纯合突变:c.800C>T(p.Ser267Phe, chr14∶70245193)。结论 尽管NTCP缺乏症往往无明显症状,但部分患儿早期可表现为婴儿胆汁淤积症,对于显著而持续的高胆汁酸血症,且血清总TBA水平与其他肝功能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加强药理学实验教学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作用。方法对2008级以及2009级专科生进行研究,2008级学生采用常规实验教学,2009级学生进行加强药理学实验教学。结果 2009级专科生其学生满意度以及考核成绩均明显优于2008级专科生(P<0.05)。结论加强药理学实验教学可明显提高学生对教学满意度以及其考核成绩,增强专科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加在药理学实验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我校2009年以及2010年药理学实验开课学生进行研究,其中2009年实验课学生设为对照组,2010年实验课学生设为实验组,对实验组进行干预性实验教学,对照组进行常规实验教学,对两组学生进行托伦斯创造思维测验和考试成绩测试。结果实验组学生其流畅性、独特性、标题抽象性以、总体评分以及考试成绩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药理学实验教学中通过改革其教学方式可以明显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丙泊酚和芬太尼用于无痛人流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9月-2014年2月在我院行无痛人流手术的80例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年龄为18~36岁,选择同期80例早孕人工流产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麻醉镇痛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麻醉镇痛效果对比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由本文结果可以得出,丙泊酚和芬太尼能安全用于无痛人流手术麻醉,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365例乙肝患者血清PreS1、HBsAg和HBV-DNA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以乙肝血清免疫标志物阳性模式作为分组标准,将365例乙肝患者分成7组,这365例乙肝患者全部为表面抗原阳性患者。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每份血清HBV-DNA含量,求出乙肝病毒载量LOG10指数值。以统计软件SPSS11.5将7组指数值进行正态性分析,求均数和标准差并两两比较各组间病毒拷贝数指数的差异,得出preS1-Ag、HBsAg和HBV-DNA的关系。结果 7组指数值经非参数检验的单样本K-S法全部近似正态分布(P〉0.05)。均数比较one-way ANOVA法两两比较表明,Ⅱa、Ⅱb与Ⅲa间,Ⅲa与Ⅲb间,Ⅰa、Ⅰb与Ⅳ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Ⅰ、Ⅳ组与Ⅱ组、Ⅲ组两两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乙肝preS1-Ag、HBsAg与乙肝病毒载量间没有相关性,不能反应HBV-DNA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不同性别沙眼衣原体(CT)患者合并感染的差异。方法FQ—PCR检测582份CT阳性标本的合并感染情况。统计分析不同性别患者混合感染的差异。结果415例女性CT患者中,感染解脲脲原体(uu)305例、淋球菌(NG)3例、UU+NG3例、乳头瘤病毒(HPV)8例、UU+HPV12例;167例男性CT患者中,感染UU54例、NG5例、UU+NG2例。男女差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3.66,P〈0.005)。结论男、女cT患者合并感染有显著差异,女性以合并UU感染为主,男性以单纯感染为主。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2013—2018年安徽省淮河流域肝癌早诊早治项目高危人群肝癌检出率及相关因素。方法 于2013—2018年,在安徽省淮河流域6个区(县)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当地乡或村中35~64岁常住居民,通过健康因素调查问卷和乙肝表面抗原检测评估出肝癌高危人群。其中34 957名居民参与了后续腹部B超检查和血清甲胎蛋白检测联合筛查。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肝癌检出率的相关因素。结果 在34 957名肝癌筛查参与者中,共检出肝癌182例,检出率为0.52%。多因素回归模型显示:女性(OR=0.435,95%CI:0.307~0.616)、35~40岁组(OR=0.135,95%CI:0.032~0.561)、41~50岁组(OR=0.618,95%CI:0.413~0.925)、超重(OR=0.712,95%CI:0.522~0.973)和肥胖(OR=0.390,95%CI:0.207~0.735)的人群肝癌检出率更低;与未患肝硬化和HBsAg检测阴性组相比,仅有肝硬化(OR=7.250,95%CI:5.142~10.221)、仅HBsAg检测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病原菌株的分布情况及主要病原菌的耐药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海南省人民医院2013年1-12月份分离出的7 852株病原菌,用DL-96微生物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对分离菌进行鉴定和药敏分析,并对其分布特点和耐药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年共收集到非重复临床分离菌7 85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65.9%(5 176/7 852),革兰阳性菌20.5%株(1 613/7852),真菌13.5%(1 062/7 852).构成比排名前5名的病原菌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14.2%)、大肠埃希菌(13.0%)、肺炎克雷伯菌(8.3%)、鲍曼不动杆菌(7.0%)、金黄色葡萄球菌(6.8%).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分别占4.3%和27.1%,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均敏感,对利奈唑胺、替考拉宁敏感率较高,肠杆菌科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敏感性较高.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ESBLs的检出率分别为40.4%、24.3%,ESBLs阳性菌株对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于非产ESBLs阴性的菌株.非发酵菌仅对粘菌素、多粘菌素B敏感性较高.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高于铜绿假单胞菌.结论 临床分离的病原菌种类较多,且耐药性较高,及时监测病原菌变化及耐药趋势,提高临床标本送检率,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