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4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有研究显示,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淋巴瘤的风险增加,而这种风险与RA的严重程度有关。肿瘤坏死因子(TNF)-α抑制剂具有明显的免疫抑制作用,但是否可以导致RA患者淋巴瘤风险增加尚无定论。最近,美国Wolfe等对国家风湿病数据库(NDB)登记的19562例RA患者进行了淋巴瘤发病率的研究,随访了RA患者89710人年,[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系统性红斑狼疮血小板减少的治疗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多器官、多系统受累的自身免疫病,临床表现多样,血液系统损害并不少见,而血小板减少是其中最常见的表现,发生率约在7%~26%,其中严重血小板减少发生率约为5%~10%,成为狼疮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同时,顽固性血小板减少在治疗上比较棘手,是SLE患者预后不良及死亡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本文旨在讨论SLE患者血小板减少发病机制及治疗方面的进展,为临床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就医及治疗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和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就医行为特点及规范化治疗状况.方法 对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07年5月至8月门诊就诊的181例RA患者进行现场调查.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就诊及确诊时间、科室,随诊时间间隔以及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MARDs)的应用情况.结果 本组患者平均年龄为(53±11)岁,男女之比为1:4.2,病史为(10±8)年.患者首次就诊科室以骨科为最多(32.0%,58/181),其次为综合内科(24.9%,45/181),风湿免疫科(23.2%,42/181).而确诊科室则以风湿免疫科占大多数(62.4%,113/181),其次为综合内科(16.0%o,29/181),骨科(8.3%,15/181).从患者出现症状到确诊RA的中位时间为6个月(四分位间距2~15.8个月).随诊时间间隔较长的患者所占比例较高,其中间隔在1年以上者达19.6%.间隔在0.5~1年者占24.4%.56.2%(45/80)的RA患者就诊前未接受规范化治疗.甲氨蝶呤是患者应用最多的DMARDs,占67.3%,其次为来氟米特(46.4%)、柳氮磺吡啶(37.5%)及羟氯喹((19.6%).结论 患者在风湿免疫专科首次就诊比例低,就诊及确诊均存在时间延误,半数以上的患者未接受正规的DMARDs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在汉族人群中研究树突状细胞免疫受体(DICR)基因多态性与类风湿关节炎(RA)及其不同亚型的易感相关性.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法,选取年龄及性别相匹配的RA患者523例和健康对照510名;采用Taqman探针法检测DCIR基因rs2377422和rs10840759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检测RA患者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水平,分析DCIR基因多态性与不同亚型RA相关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定量检测DCIR在RA患者(233例)及健康者(71名)中mRNA表达水平,并进一步分析不同DCIR基因型对DCIR表达水平的影响.统计学处理采用X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检验,2组间比较采用曼-惠特尼U检验.结果 ①DCIR SNP rs2377422与汉族RA发病明显相关(等位基因:OR 1.26;95%CI 1.06~1.50,P=0.005;基因型CC与TT+TC:OR 1.34;95%CI1.18~2.06,P=0.004);②DCIR SNP rs2377422主要与抗CCP抗体阴性RA发病相关(等位基因:OR 1.46;95%CI1.10~1.93,P=0.0091;基因型CC与TT+TC:OR 1.58;95%CI1.01~2.47,P=0.043);③和健康对照相比,RA患者外周血中DCIR基因mRNA水平显著增高(0.47-0.10与0.17-0.03,U=6502,P=0.000 38),且携带DCIR rs2377422 CC基因型的RA患者,其DCIR表达水平进一步明显增高(CC与TT+TC:0.429±0.069与0.238±0.023,U=1861,P=0.002).结论 汉族人群中DCIR rs2377422多态性主要与抗CCP抗体阴性RA易感相关;RA患者DCIR基因表达水平明显增高;DCIR rs2377422多态性可明显影响DCIR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血小板减少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临床、实验室特点,探讨骨髓巨核细胞数量对患者临床特征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住院102例血小板减少的SLE患者,以无血小板减少的140例SLE患者为对照,比较2组在器官受累、疾病活动度、骨髓象、免疫学特征及疗效方面的差别.统计学方法采用x2检验和t检验.结果 75例患者血小板减少发生在SLE确诊前后1年之间.血小板减少发生在SLE确诊前的患者中,血小板下降程度更为显著.有血小板减少的SLE患者脏器受累比例较高,主要包括神经系统和肺,但2组在总体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根据骨髓巨核细胞数量分组,16例患者巨核细胞减少,无巨核细胞减少的患者34例.巨核细胞减少组的患者无论在疾病活动度、脏器受损等临床特点方面与无巨核细胞减少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小板减少的近期治疗效果也与骨髓巨核细胞数量无相关性.结论 合并血小板减少的SLE患者容易合并其他重要脏器受损.  相似文献   
6.
糖皮持激素在风湿病中应用的依据多来自于临床经验的积累,循证医学证据尚少,在临床工作中GC应用不规范的问题仍比较常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微量白蛋白尿在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早期肾损害中的意义及其与疾病活动性的相关性。方法检测104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24小时尿白蛋白定量,分析其与临床病程、疾病活动性及免疫学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104例患者中72例(69.2%)24小时尿白蛋白升高。在尿常规检测尿蛋白阴性患者中,47.5%(29/61)的患者24小时尿白蛋白升高(微量白蛋白尿),其中在初治和复治患者中分别有48.7%(19/39)和45.5%(10/22)的患者24小时尿白蛋白升高;初治患者尿白蛋白升高组的SLEDAI评分[(10.2±3.6)分]和血沉[(62.9±37.1)mm/1 h]较尿白蛋白正常组[分别为(6.6±2.9)分和(40.2±29.5)mm/1 h]显著升高(P均<0.05),且伴有血白蛋白降低(10/19)和免疫球蛋白升高(5/19)的比例较正常组(分别为3/20和0/20)显著增加(P均<0.05);复治患者尿白蛋白升高组的SLEDAI评分[(6.5±3.5)分]也较正常组[(3.3±2.7)分]显著升高,且伴有贫血(4/10)和血清补体降低(7/10)的比例较正常组(分别为0/12和2/12)显著增加(P均<0.05)。结论检测微量白蛋白尿有助于早期发现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肾损害,并与疾病的活动度及严重性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免疫净化联合小剂量环磷酰胺(CTX)冲击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SLE患者61例,其中28例给予免疫净化联合小剂量CTX冲击治疗,33例应用小剂量CTX冲击治疗,疗程1年。CTX每2周1次,每次400mg,连续3~6个月,之后每月1次,1次400mg;联合治疗组在给予CTX前均行免疫净化1~3次,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量糖皮质激素,疗程均为1年。监测患者症状,定期检测血常规、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白蛋白、免疫球蛋白、C3、C4、ANA、抗ENA抗体及抗dsDNA抗体水平。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1年不同组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小剂量CTX冲击治疗1年后患者SLEDAI评分由治疗前平均13.73分降至平均5.44分;免疫净化联合小剂量CTX冲击治疗1年后患者SLEDAI评分由治疗前平均14.37分降至平均5.17分,2组统计学差异均有显著性。另外,治疗1年后小剂量CTX组和免疫净化联合小剂量CTX冲击治疗组抗ENA抗体分别转阴18.2%和42.9%,抗dsDNA抗体分别转阴39.4%和85.7%,2组统计学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免疫净化联合小剂量CTX冲击治疗SLE的疗效优于小剂量CTX冲击治疗,且起效快,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IL)-17+CD4+炎症性T细胞(Th17细胞)和Foxp3+CD4+调节性T细胞在类风湿关节炎(RA)的相互关系及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开放研究.测定RA患者外周血IL-17+CD4+T细胞及Foxp3+CD4+T细胞的比例变化及其相关细胞因子转化生长因子(TGF)-β、IL-6、IL-23和IL-17水平.结果 RA患者外周血IL-17+CD4+T细胞明显升高(P<0.01),而Foxp3+CD4+T细胞明显降低(P<0.01).同时,血清中IL-6、IL-23和IL-17水平明显升高(均P<0.01),而TGF-β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RA患者Th17细胞数量增高,而调节性T细胞数量减少,体内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是引起上述改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噻托溴铵联合信必可都保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效果。方法将100例稳定期COPD患者按入院顺序半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茶碱缓释片常规口服,必要时给予沙丁胺醇气雾剂雾化治疗;观察组给予噻托溴铵联合信必可都保雾化治疗,连续治疗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及血气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及血氧饱和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噻托溴铵联合信必可都保可明显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的肺功能状态,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