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药学   2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ICD-9(国际疾病分类第九次修订)的基本原则,对我省7个县2002年1月1日至2002年12月31日出生的新生儿进行早期新生儿死亡率、死亡原因分析。调查结果表明,早期新生儿死亡率为23.16‰,早期新生儿死亡占新生儿死亡的79.55%。早期新生儿死亡因素与母体因素两项中因母体因素为妊高征,羊水过多过少,脐带异常或受压迫,产式异常等所致的出生窒息,出生缺陷,早产和低出生体重,肺炎等为引起死亡的重要原因。本次调查更进一步明确了早期新生儿保健重点和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2.
广泛门静脉、下腔静脉系统气体栓塞是肝门静脉积气症(hepatic portal venous gas,HPVG)的晚期表现,临床罕见.本文报道因腹部闭合伤所致门腔静脉系统广泛气体栓塞1例,结合文献复习,从流行病学、病因、发病机制、诊断方法及治疗方案等方面系统认识HPVG,以期为临床医师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联合纳洛酮(NLX)对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及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克拉氏细胞蛋白16(CC1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3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中重度COPD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使用BiPAP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NLX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以及血清PCT、CRP、CC16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75%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量(FEF75%)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得到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FEV1和FEF75%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CRP、PCT和CC1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CRP、PCT显著低于对照组,CC16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iPAP联合NLX对COPD患者具有更好地临床疗效,更好的改善肺功能,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并且联合治疗可使血清CRP、PCT水平显著降低而使CC16水平升高,具有更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正>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亢)引起的心律失常多为早搏、房颤等,有时亦可发生心脏传导阻滞。作者等统计顺序住院确诊为甲亢并有心电图记录的82例中,出现传导阻滞者5例,随甲亢被控制或除去诱因后传导阻滞消失。现报道如下,并略加讨论。病例报告例1 女,23岁,因发热、多汗、心慌、胸闷、关节痛1年于1978年1月7日入院。检查:体温38℃,咽部充血,扁桃体Ⅱ度肿大。轻度突眼,呈凝视状态,甲状腹Ⅱ度肿大,有血管杂音。心脏向两侧扩大,心率90次/分,律齐,心尖部Ⅱ级吹风性收缩期杂音,可闻及第三心音。股动脉处可闻及枪击音。甲状腺吸~(131)碘率:4小时54.3%,6小时46.2%,24小  相似文献   
5.
我组于一九七九年上半年,在希里沟地区对工、农、商、学、兵以及少数民族(蒙藏民)进行一千例正常成人血常规、血小板化验检查。其中蒙藏民一百一十六例,世居汉民二百二十六例,移居汉民六百五十八例。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见表一、表二、表三。  相似文献   
6.
7.
目的:观察替格瑞洛应用于接受 PCI 介入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5于我院接受介入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治疗,研究组给予替格瑞洛治疗。观察治疗随访至6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2h、7d、1个月的 C -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髓过氧物酶(MPO)的变化,术后半年时进行 CAG 及 IVUS 检查,了解患者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情况。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显效、有效及无效比例分别是35、6、4例,好于对照组比例(24、6、10例)。观察患者的 CRP、IL-6、MPO 低于对照组,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药物的不良反应出血、呼吸困难未表现出明显的区别。结论:与氯吡格雷相比,替格瑞洛具有更好的抑制炎症的效果,ISR 的发生率也低。  相似文献   
8.
9.
目的研究川贝枇杷胶囊联合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9年5月涿州市医院收治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噻托溴铵粉吸入剂,1粒/次,1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川贝枇杷胶囊,3粒/次,3次/d。两组患者持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肺功能指标、血气指标、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4.00%、9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喘息、哮鸣音、咳嗽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流速(PEF)和FEV1/用力肺活量(FVC)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二氧化碳分压(p CO2)水平显著降低,氧分压(p O2)水平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组患者血气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贝枇杷胶囊联合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改善患者肺功能和血气指标,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伊壁鸠鲁是古希腊晚期著名的哲学家、伊壁鸠鲁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快乐是幸福的开始和目的",追求"免除身体的痛苦和灵魂的烦恼"是为了幸福地生活。医学生是大学生群体中的一份子,他们的幸福观可以影响到我国21世纪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因此,探讨伊壁鸠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