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目的 探析康复新液联合注射用生长抑素治疗急性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诊治的106例急性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3例。对照组首先缓慢静脉注射0.25 mg注射用生长抑素作为负荷剂量,而后立即静脉点滴0.25 mg/h。如果两次输液给药间隔大于3~5 min,采取重新静脉注射0.25 mg注射用生长抑素以确保给药的连续性。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康复新液,10 mL/次,3次/d。两组连续治疗7 d。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临床指标、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1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3.02%(P<0.05)。治疗后,治疗组大便隐血转阴时间、禁食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治疗组的血清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康复新液联合注射用生长抑素治疗急性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的效果更显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血清IL-6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无托槽隐形矫治的临床效果及患者接受度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月在笔者医院进行牙齿矫治的1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矫治方法的不同分为隐形组和传统组,每组85例.传统组接受传统固定矫治技术治疗,隐形组接受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治疗.回顾性收集两组的临床资料,记录两组矫治时间、矫治...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系统化护理干预在人工肛门患者排便习惯中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南部战区总医院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100例人工肛门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同意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采取临床路径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排便习惯的影响效果。结果 研究组排便习惯各项指标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值得在今后临床护理工作中积极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1资料与方法 病例报告患者,男,因车祸外伤致左足背踝关节以远软组织毁损,经行游离皮瓣修复创面,游离皮瓣绝大部分成活,患足残端以远部分肉芽创面,经游离植皮后,创面全部愈合,患者康复出院。但因残端软组织菲薄,骨质隆凸,常因触碰感疼痛及破溃,要求行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康复新液联合注射用矛头蝮蛇血凝酶治疗胃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治疗的86例胃溃疡出血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注射注射用矛头蝮蛇血凝酶,将1单位注射用矛头蝮蛇血凝酶溶于10 mL 0.9%氯化钠溶液中,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康复新液,10 mL/次,3次/d。两组患者连续治疗3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止血时间、再出血发生率、凝血功能、血清学指标。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3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1.39%(P<0.05)。治疗后,治疗组止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再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均明显短于治疗前,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治疗组APTT、PT明显短于对照组,FI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康复新液联合注射用矛头蝮蛇血凝酶治疗胃溃疡出血疗效确切,可缩短胃溃疡出血患者止血时间,改善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D147检测在细针穿刺活检未能明确细胞学诊断的甲状腺结节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2013年10月—12月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对术后手术标本进行细针穿刺涂片,用Bethesda甲状腺细胞学报告系统评价腺细胞病理学,选择36例“可疑恶性肿瘤”标本行免疫组化CD147染色分析。CD147阳性者作恶性诊断,结果与手术后石蜡病理结果比较。 结果:CD147检测诊断良性病变19例(52.78%),恶性病变17例(47.22%),术后病理检查诊断良性病变16例(44.44%),恶性病变20例(55.56%);甲状腺恶性标本中CD147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良性标本(P<0.05)。CD147的表达与甲状腺结节是否钙化(CD147阳性率89.47%)及淋巴转移(CD147阳性率100%)有关(P<0.05)。细针穿刺细胞学联合CD147免疫组化染色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准确性和敏感度分别为91.67%和85.0%。 结论:CD147可以作为甲状腺肿瘤细胞学诊断分子生物学标志物,细针穿刺细胞学联合CD147免疫组化分析,有助于提高甲状腺癌的术前检出率。  相似文献   
7.
甲状腺日间手术的临床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甲状腺日间手术的优点及临床应用前景。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2014年6月至2015年4月按日间手术标准收治的66例患者(包括分化型甲状腺癌 16例,甲状腺良性肿块50例)作为实验组,在同时期住院病历中,选取同样符合日间手术标准的133例(包括分化型甲状腺癌50例,甲状腺良性肿块83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手术均由同一医生及其团队完成,并对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人均住院时间、人均住院费用、再入院率、患者满意度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两组间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在术中放置引流管及手术切除范围方面,实验组手术切除范围较对照组小(P<0.05),放置引流管患者明显较对照组少(P<0.05);在手术方式的选择上,实验组患者选择腔镜手术的比例较对照组大(P<0.05);两组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再入院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人均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人均住院费用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实验组患者满意度较对照组患者高(P<0.05)。结论:甲状腺日间手术在严格控制适应证的情况下,具有安全高效、方便快捷的特点,能明显降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是一种合理的选择,甲状腺腔镜手术的选择和日间手术的选择无冲突。  相似文献   
8.
目的 本研究通过测量并分析正常头影测量中的切牙冠长轴与牙长轴的倾斜角度,以期为错畸形的方案选择及疗效评判提供参考。方法 按照Andrews正常六项标准纳入120名受试者,于自然头位下拍摄头颅侧位片,并测量其上下颌切牙冠长轴与真性垂线(TV)、平面(OP)及牙长轴的交角。结果 上颌切牙冠长轴与TV交角为11.72°±4.71°,与OP交角为73.29°±5.69°,与上颌切牙长轴交角为20.04°±3.71°;下颌切牙冠长轴与TV、OP和牙长轴的交角分别为16.03°±5.40°、81.76°±4.81°和14.82°±4.01°。多数上颌切牙冠长轴与牙长轴夹角分布于15°~25°之间,多数下颌切牙冠长轴与牙长轴夹角分布于10°~20°之间。结论 在使用头颅侧位片制订治疗方案和评估疗效时,除了关注上下颌切牙的牙长轴倾斜程度,还应考虑上下颌切牙的冠长轴倾斜情况。  相似文献   
9.
报道中南大学湘雅医院1例因"慢性骨骼疼痛20余年,肾功能衰竭2年,发现颈部肿块1月余"入院的女性患者,该患者既往曾因同一部位"甲状旁腺腺瘤"接受2次颈部肿块切除术,病情控制不佳。予施行颈部肿块及甲状旁腺全部切除术后,病理检查显示颈部肿块及所有甲状旁腺均发生癌变。通过分析该病例的临床特点,并系统回顾甲状旁腺癌相关文献资料,总结甲状旁腺癌的现状及诊断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单侧布孔外侧入路法在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中的效率和效果。 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南部战区总医院普通外科行TAPP治疗的62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腹股沟疝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0例,采用七步法完成手术;试验组32例,采用单侧布孔外侧入路法完成手术。比较2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疝类型、疝囊处理方式、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等。 结果试验组平均手术时间为(48.47±7.34)min,对照组为(64.57±7.51)min,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37,P<0.001);2组在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疝类型、疝囊处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血清肿发生率、术中出血量、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期内2组术后均无补片感染、疝复发病例。 结论相对于七步法,单侧布孔外侧入路法在TAPP术中能缩短手术时间,不增加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疝复发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