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患者,女,40岁。2007年3月17日晨5时许,睡眠中感恶心不适,起床上卫生问时突然呕吐胃内容物及暗红色血液约2000ml,并出现晕厥,伴四肢湿冷、面色苍白、畏寒,无胸闷、腹痛、返酸、“烧心”、发热等症,约40min后到达我院。  相似文献   
2.
1,6-二磷酸果糖治疗急性CO中毒后迟发性脑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急性CO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指急性CO中毒患者 ,经抢救在急性中毒症状恢复后 ,经数日或数周表现正常或接近正常的假愈期后再次出现以急性痴呆为主的一组神经精神症状[1]。我科 1999年 12月~ 2 0 0 2年 1月共收治 12例 ,经用 1,6-二磷酸果糖 (FDP)治疗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2例病人 ,全部为其它医院转来 ,男 11例 ,女 1例 ,年龄 48~ 60岁 ,平均年龄 54 9岁。均有确切的CO接触病史 (室内煤灶取暖 ,同居一室有轻、中度CO中毒症状病人 )。 12例患者发病后均有不同意识障碍 ,当地治疗后全部清醒 ,意识障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盐敏感性高血压(SSHT)患者体位性高血压(OHT)和体位性低血压(OH)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6月住院的盐敏感性高血压患者380例,对其进行卧立位血压的测量,依据其体位性血压情况分为OH组、OHT组、体位性正常血压(ONT)组,并分析各组的构成比、血压特点以及靶器官损害情况。结果:380例SSHT患者中,OH 85例(22.37%),OHT 64例(16.84%),ONT 231例(60.79%);三组的全天平均血压、白天平均血压及夜间平均血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靶器官损害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SHT患者合并OHT和OH时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发生率高于ONT。  相似文献   
4.
1病例介绍患者,女,18岁。因反复发热、咳嗽、痰中带血一年余,气短、腹胀、双下肢水肿3个月,于2006-08-07入院。患者于2005-07无诱因出现间断发热、咳嗽(咳嗽以早晨为剧),咯白色泡沫样痰,痰中夹有血丝,伴乏力、食欲缺乏。未规律监测体温,自以为“感冒”,口服解热镇痛药,症状有所好转,未进一步诊治。2006-02患者以上症状加重,体温高达  相似文献   
5.
对于肝硬化,腹水量较大的病人,腹腔穿刺是一项重要的有创操作,诊治过程中需反复进行腹腔穿刺,抽吸腹水。传统方法是应用50mL注射器进行反复抽吸,耗时、耗力。对于腹水量较大的病人利用负压原理应用一次性使用引流器(负压吸引器)为病人抽吸腹水,其操作简便,节省体力。2009年以来本科室运用此方法为12例腹水病人进行腹穿抽吸腹水,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方法介绍如下。1用物准备腹腔穿刺包1个,另备一次性使用引流器1个(采用医用高分子材料制成,使用筒型引流器由筒体压簧、两通接头、乳胶管、调节阀、放气阀等组成,产品采用环氧乙烷灭菌,一次性使用),腹水病人抽吸腹水装置见图1。  相似文献   
6.
纳络酮抢救出血性休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翟峰  刘树娟  刘存学 《中原医刊》2002,29(10):40-41
目的 :探讨纳络酮对出血性休克治疗效果和作用机制。方法 :设治疗组与对照组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 ,用纳络酮 0 .8mg加生理盐水 40ml静脉推注 ,继以 2mg加入生理盐水 2 5 0ml静脉滴注。对照组仅给常规治疗。每 5~10min测血压、脉搏一次 ,至血压、脉搏稳定 ,计算恢复正常时间及有无并发症。结果 :治疗组血压、脉搏正常时间 (h) 2 .2± 0 .5 ,对照组 3.5± 0 .6,经t检验 ,P <0 .0 1,有显著差异。结论 :纳络酮对加快出血性休克好转和防止并发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抗凝血灭鼠药如:敌鼠、敌鼠钠等的广泛使用,该灭鼠药中毒屡有发生,且容易导致误诊、误治。这与此类灭鼠药自身特性有关,也与医生的诊疗思维有关。本文3例抗凝血灭鼠药中毒都在最初的诊疗过程中存在误诊和误治,现报告如下。1病例资料例1女,34岁。以"血尿7d"为主诉外院转来就诊。患者7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全程肉眼血尿,不伴尿痛、腰痛及发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诊内科误诊的原因,提高诊治水平,预防医疗纠纷。方法统计我院急诊科2000年6月至2008年6月8年中急诊内科误诊病例35例,从多方面查找可能的误诊原因。结果疾病特点、鉴别诊断掌握不全面34例,占97%;过分依赖医疗设备检查结果,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不够系统全面33例,占94%;医生警惕性差,初步诊断过于武断28例,占80%;临床经验不足25例,占71.7%;因疾病表现不典型及属少见病13例,占37%;因患方原因不能提供系统病史和(或)体格检查欠配合7例,占20%。结论夯实自己的基本功;不断更新知识,扩大知识面;认真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及时请上级医师或专科医师会诊;下诊断要给自己留有回旋余地;经常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均是减少误诊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刘存学  李艳丽  王强 《临床荟萃》2011,26(21):1911-1912
小儿由于年龄的特点,喜欢把各类物品放入口中,很容易误咽使部分物品嵌顿于食管,造成食管异物,尤其以金属硬币多见。对于食管异物的取出,传统方法是采用硬直食管镜法直接钳取或电子胃镜活检钳钳取。2008~2010年我院应用无菌乳胶导尿管(简称For1ey管,亦称气囊导尿管)成功取出12例小儿食管异物(硬币和纽扣),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