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恶性肿瘤腹腔转移产生恶性腹腔积液(又称恶性腹水),是晚期肿瘤常见的并发症,其所致腹胀、腹痛、饮食下降、肿瘤消耗及肾衰、循环衰竭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控制恶性腹水的快速生长或消除恶性腹水在晚期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中显得尤为重要。临床上治疗多采用单纯抽放腹水,未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沙培林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将40例非小细胞肺癌伴有中到大量胸水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20例,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置管引流,尽量排尽胸水,治疗组胸腔注入顺铂和沙培林治疗;对照组仅用顺铂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对照组60%,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毒性及胃肠道反应,均相对较轻,以Ⅰ~Ⅱ级为主。结论沙培林联合顺铂治提高了癌性胸腔积液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较轻,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奥施康定(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中重度癌痛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50例中重度癌痛患者使用奥施康定,评价治疗前后疼痛变化,生活质量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50例中重度癌痛患者服药2周后,轻度缓解4例(8%),中度缓解7例(14%),明显缓解25例(50%),完全缓解14例(28%)。其中中度疼痛患者有效率100%,重度疼痛患者有效率为90%,总有效率为92%。治疗后NRS评分(1.88±2.282)分较治疗前(7.44±1.606)分显著下降(P〈0.01);KPS评分(75±9.31)分较治疗前(50.6±10.18)分显著提高(P〈0.01),不良反应有:便秘11例,恶心呕吐6例,腹胀4例,厌食2例,嗜睡3例,头晕2例。结论奥施康定能有效控制癌性疼痛,改善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轻微,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卵巢上皮细胞癌患者的化疗方法,比较卵巢上皮细胞癌应用TP(紫杉醇+顺铂)方案和PC(顺铂+环磷酰胺)方案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4年6月卵巢癌患者48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4例采用TP方案,对照组24例采用PC方案。两组患者行卵巢癌分期手术或较为满意的肿瘤细胞减灭术,术后化疗次数在5个疗程。结果:TP方案总有效率79.2%,PC方案总有效率54.2%,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P方案(紫杉醇+顺铂)疗效优于PC(顺铂+环磷酰胺)方案,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海藻酸钠微球血管栓塞剂(KMG)在中晚期原发性肝癌(PHC)经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4 0例PH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KMG组,2组患者相关临床特征无明显差别,分别用碘油、丝裂霉素、吡柔比星(LP +MMC +THP)和海藻酸钠微球血管栓塞剂、碘油、丝裂霉素、吡柔比星(KMG +LP +MMC +THP)治疗。对所有患者TACE术前及术后1个月的AFP、CT表现(瘤体缩小情况)及副作用、生存率进行比较。结果 首次治疗后1个月,瘤体大小较治疗前有缩小者占70 % ,KMG组95 %。AFP水平高于正常者(2 0 μg/L) 对照组有13例,首次治疗后1个月2例下降至正常水平,6例下降在5 0 %以上,4例下降小于5 0 % ,1例没有下降反而有升高;KMG组有14例AFP高于正常,治疗后6例下降至正常水平,8例下降在5 0 %以上。KMG组患者术后发热程度、恶心呕吐和肝区疼痛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增高及持续时间较长(P <0 .0 1)。对照组和KMG组3个月、6个月的生存率分别为90 %、95 %和70 %、85 % (P 均>0 .0 5 ) ,12个月的生存率分别为5 0 %、80 % (P <0 .0 5 )。结论 KMG使用方便、安全,末梢栓塞作用强,KMG的应用提高了PHC的TACE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对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治疗组24 例采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对照组24例行单纯化疗,化疗方案同治疗组.2~4个周期后判定疗效.结果:(1)治疗组近期疗效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2)毒副反应治疗组较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3)化疗后生存质量改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化疗后胰岛B细胞功能的变化,化疗过程中罗格列酮对胰岛B细胞功能的影响及治疗意义。方法筛选2007年3月—2008年12月收住我院及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的32例恶性肿瘤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A、B两组,B组选用罗格列酮口服降糖治疗,A组选用其他降糖药物及胰岛素。化疗前后按时检测C肽释放试验中各时间点的C肽水平,分析化疗后胰岛B细胞功能的变化规律及罗格列酮对其的影响。结果2组患者化疗后C肽释放水平均呈不同程度降低(P〈0.05),A组较B组降低明显(P〈0.05);B组患者较A组胰岛B细胞功能恢复快(P〈0.05),恢复率高(P〈0.01)。结论恶性肿瘤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化疗后胰岛B细胞功能显著下降,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罗格列酮在化疗过程中对胰岛B细胞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陈香梅  刘太锋 《河北医药》2023,(15):2305-2309
目的 探讨西妥昔单抗和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的疗效及对肿瘤标志物、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7月接受诊治且随访至2022年7月的106例mCR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组(予以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n=21),B组(予以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n=42),C组(予以单纯化疗,n=43),对比总有疗效、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72-4(CA72-4)、糖类抗原125(CA125)]、Th1/Th2细胞因子[白介素-2(IL-2)、干扰素-γ(INF-γ)、IL-4、IL-10]、不良反应,生存时间及2年生存率。结果 3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3组AFP、CEA、CA72-4、CA125、CA199、IL-2、INF-γ、IL-4、IL-1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和B组的AFP、CEA、CA72-4、CA125、CA199、IL-4、IL-10低于C组,而IL-2、INF-γ高于C组(P<0....  相似文献   
9.
陈香梅  刘太锋  杨明  李林  褚来利 《陕西中医》2021,(12):1700-1702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免疫功能、肿瘤标志物水平、化疗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103例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进行GP(吉西他滨+顺铂)或DP(多西他赛+顺铂)方案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入复方苦参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d,第1~14 天用药,两组患者均以21 d为1个治疗周期,共治疗2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有效率、生活质量、免疫功能指标、肿瘤标志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率分别为11.54%、40.38%,对照组为5.88%、25.49%;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51.92%高于对照组31.37%(P<0.05)。观察组治疗后CD4+(36.25±4.84)%、CD4+/CD8+(1.28±0.21)均高于对照组的(31.02±4.38)%、(1.16±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肿瘤标志物CEA(36.54±6.23)ng/ml、NSE(9.55±1.43)ng/ml、SCCA(19.36±2.24)ng/ml均低于对照组的(46.54±7.38)ng/ml、(13.67±2.14)ng/ml、(21.08±2.15)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损伤、神经毒性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可提高治疗效果、增强免疫能力、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及化疗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对人乳腺癌细胞SKB r3的抑制增殖及诱导凋亡作用。方法4种不同浓度的塞来昔布处理乳腺癌细胞系SKB r3细胞24、48 h,MTT法测定24、48 h后SKB r3细胞的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FCM)检测48 h后各浓度塞来昔布诱导细胞凋亡情况及对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塞来昔布以时间、剂量依赖性方式抑制SKB r3细胞增殖(P〈0.05)。作用48 h后,塞来昔布诱导SKB r3细胞凋亡并阻断了细胞周期进展,凋亡率随塞来昔布浓度的增加而增加(P〈0.05),且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G0/G1期细胞比例逐渐增加、S期及G2/M期细胞比例逐渐下降(P(0.05)。结论塞来昔布抑制高表达Her-2/neu的SKB r3细胞的增殖,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