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MRI对鞍区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MRI对鞍区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7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鞍区病变的MRI征象。结果垂体腺瘤37例,颅咽管瘤15例,鞍区脑膜瘤6例,鞍区生殖细胞瘤3例,垂体Rathke's囊肿2例,鞍区胶质瘤2例,胆脂瘤2例,脊索瘤2例,鞍上池巨大蛛网膜囊肿、结核性肉芽肿各1例。结论MRI能正确显示鞍区病变的部位、形态、大小、范围以及周围结构的受累情况,对鞍区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享临床药师在外科术后感染会诊的实践与经验.方法 统计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2月临床药师参与的258例外科术后感染的会诊案例.结果 在会诊的258病例中,骨科、小儿外科、普外科、产科、妇科的会诊量居前5位;检出病原菌前4位分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19.87%)、大肠埃希氏菌(17.88%)、肺炎克雷伯氏菌...  相似文献   
3.
4.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脑梗死前期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劲峰 《吉林医学》2011,32(12):323-325
目的:研究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DTI)在脑梗死前期中的应用。方法:对9例受检者进行FA、RA、ADC值测量。结果:FA值、RA值、ADC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梗死前期的影像诊断中,DTI技术能够敏感地发现病变,客观地测量FA、RA、ADC值,将病变的量化,从而为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价提供有价值的资料。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复方草豆蔻合剂中主要有效成分山姜素与小豆蔻明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Kromasil C18(5μm×250 mm x4.60 mm)色谱柱;以甲醇-水为流动相(70:30),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300 nm.结果 山姜素与小豆蔻明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290~0.4640μg(r=1),0.0064~0.1024μg(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n=9)分别为96.84%,97.19%,RSD分别为1.1 1%、1.72%.结论 本测定方法简便可行、重复性好,可用于本制剂中主要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6.
弓形体脑病的MRI表现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弓形体脑病的MRI表现。方法本组病例2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了MRI及血清学免疫学(ELISA法)检查。5例行CT引导下的立体定向活检术。17例做了MRI增强扫描。15例进行了MRI复查。本组病例均进行了抗弓形体治疗。结果多数病灶位于大脑半球灰白质交界处(8例),其次为侧脑室周围(6例),病变多发为其特点(18例)。增强扫描绝大数病变呈不同程度强化(17例),其中以片状或斑片状强化最为常见(9例),其次为环形或半环形强化(7例)。血清学免疫学检查所有病例IgM或IgG抗体均呈阳性。所有病例抗弓形体治疗均有效。结论MRI对确定弓形体脑病的部位、范围及观察病灶演变情况、评价治疗效果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8.
X线引导下经皮穿刺针吸肺活检失误及防范对策甘肃省平凉市人民医院[744000]张东明,谢巧珍,刘劲峰针吸肺活检是一种简便而有效的诊断方法,因其不需昂贵的精密器械便可获得肺、纵隔及胸膜病变的细胞学诊断,从而减少了不必要的开胸探查手术,特别对胸部肿瘤的诊...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MRI表现。方法本组病例1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了脑脊液墨汁涂片染色检查。9例做了MRI增强扫描。1例进行了胸部CT检查。结果MRI表现主要有4种:①2例颅脑MRI平扫未发现异常,1例增强扫描脑沟及脑池呈线状强化表现,患者常见脑基底池软脑膜受累。②5例MRI表现为以双侧基底节区为主及额、颞、顶叶等的多发斑片状或片状长T1长T2信号,增强后病变呈片状强化或未见明显强化;1例增强后基底池及桥前池亦出现软脑膜线状强化。③3例双侧大脑半球可见多发圆形或类圆形病灶,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后呈结节状强化。④3例出现脑积水表现。结论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误诊率高,确诊依靠病原学检查,其MRI表现虽然缺乏特异性,但对该病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和评价了X刀治疗木前颅内病灶CT定位的方法和价值。材料与方法:对60例颅内病灶,包括腔质瘤10例、转移瘤15例、动静脉畸形6例、鼻因癌颅内侵犯5例 垂体瘤4例、脑膜瘤4例、颞叶癫痫10例及其他占位病变6例,进行了X刀治疗术前的CT定位扫描及病灶的确定。结果:颅内病灶直径大小从5mm至45mm不等,病灶中心CT检出率达100%,90%(54/60)的病灶或靶点轮廓获清楚确定。结论:颅内病灶X刀治疗术前应用CT定位可作为首选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