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5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肺癌手术方式的临床病理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从病理学角度探索合理选择肺癌手术方式的理论依据。方法 对 3 98例肺癌根除性肺切除标本近侧支气管及肺门纵隔淋巴结进行病理学研究。结果 ①癌直接沿近侧支气管壁粘膜层、粘膜下层或多层面侵袭蔓延 ,分别占 9.3 %、2 1.8%与 68.9%。 96.4%的癌侵袭是发生在距瘤缘 1.5cm以内的管壁上。其侵袭距离与肺癌病理类型、侵袭方式及TNM分期有密切关系。②癌细胞经转移淋巴结间接侵袭近侧支气管壁外膜或软骨层 2 2例 ,其中N1者侵袭叶支气管壁 3例 ,N2 者侵袭主支气管壁 19例 ,以腺癌为突出 ,尤其低分化腺癌N2 转移率与侵袭率均显著高于高分化者 (P <0 .0 1,P <0 .0 1)。结论 合理选择肺癌手术方式的病理学原则是确保支气管切端距瘤缘的安全界限 >1.5cm ;即使是周围型肺腺癌 ,也应重视淋巴结转移对支气管壁的侵袭性并主动清除同侧肺门及上、下纵隔淋巴结。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告8例肺硬化性血管瘤,均经手术、病理证实;该肿瘤好发于年青人,以女性多见。多数无任何症状,于体检时发现肺部肿块,少数可出现咳嗽、咳痰或咯血,余各项检查均正常。本病以手术治疗为主,预后良好。X线多以孤立的圆形或椭圆性阴影出现,位于肺的周边,直径15~8.0cm,多见于右肺中、下叶,密度均匀,可有钙化及空气半月征。应于肺癌相鉴别。手术时因肿块多见于肺实质及肺外周,有完整的包膜,质地韧,边界清;应以肿块摘除术、肺楔形切除术、肺段切除术为主;如肿块位于肺叶深部、各肺段之间,可行肺叶切除术。本病术前诊断较困难,术中如有疑问,应行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减少肺组织的损失。最后诊断以术后病理检查为准,并多在术后才能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报告食管癌切除术后并发幽门梗阻9 例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再次手术治愈。结果:男性7 例,女性2 例,梗阻发生时间在术后5 ~9 天,9 例全部经再次手术治愈。其中幽门扭转3 例;胃大弯侧膈下部分褶叠扭转1 例;十二指肠球部周围纤维粘连带2 例;胃上提过高,幽门附近粘连压迫2 例;胰腺部位肿瘤压迫1 例。结论:对此并发症的发生原因、诊断、治疗和预防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目的回顾性总结食管癌手术中主动脉损伤及处理方法。方法1998年-2008年发生食管癌手术中主动脉损伤12例,对小动脉分支回缩、较小的出血,采用手指压迫、无损伤线荷包或8字缝合 较大的出血用无损伤钳或侧壁钳钳夹止血后用无损伤线带涤纶补片间断缝合修补 对主动脉内膜破裂或出血口撕裂过大的情况,经缝合修补后仍然渗血较多时,游离该部主动脉的全周,然后用涤纶布包绕主动脉出血口加以止血。结果全组病例均顺利恢复,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术前全面了解患者情况,有无与主动脉侵犯,术中操作规范,可以降低主动脉损伤的机会 主动脉损伤发生后,冷静慎重处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次全切除术治疗食管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1年10月问在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胸腹腔镜联合食管次全切除术的98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选择同期105例行常规三切口食管次全切除术的食管癌患者作为对照。结果与常规三切口组相比,胸腹腔镜联合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减少[(85.1±32.8)ml比(215.5±60.6)ml],术后住院时间缩短[(12.7±3.5)d比(16.9±4.5)d],术后肺炎[4.1%(4/98)比12.4%(13/105)]、肺不张[3.1%(3/98)比10.5%(11/105)]、需要处理的胸腔积液[3.1%(3/98)比10.5%(11/105)]、急性呼吸窘迫[1.0%(1/98)比7.6%(8/105)]及心律失常[4.1%(4/98)比12.4%(13/105)]等心肺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手术时间和淋巴结清扫数目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吻合口瘘、脓胸、乳糜胸、二次开腹、二次开胸、声带麻痹、肾功能衰竭、胃排空障碍发生率及病死率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胸腹腔镜食管次全切除术治疗食管癌在技术上是安全可行的.在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心肺系统并发症和缩短术后住院时间上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6.
7.
食管癌术后喉返神经损伤多为单侧损伤,双侧喉返神经损伤较少,且处理较为棘手.我们遇到2例,现报道如下. 例1男,63岁.2007年3月食管胸上段癌行不开胸食管拔脱,食管胃颈部吻合术.既往病人有左侧甲状腺手术史.术中自左颈部游离食管,局部粘连严重,左颈部吻合器吻合.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三阶梯药物治疗癌痛方法已在我国广泛推行 ,应用麻醉性镇痛药物控制癌痛已逐渐被医务人员及患者所接受。北京萌蒂制药有限公司引进的新型麻醉性镇痛药双克因 (酒石酸二氢可待因控释片 )具有良好的镇痛与止咳作用。我们于 1999年 4月至 10月用双克因治疗 40例晚期肺癌患者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般资料  40例肺癌患者中 ,男性 2 8例 ,女性 12例 ,年龄2 6~ 87岁中心型肺癌 30例 ,周围型 10例。病理类型 :鳞癌 2 0例 ,腺癌 8例 ,肺泡细胞癌 6例 ,小细胞分化癌 6例。病变为中晚期 ,引起疼痛原因 :肿瘤浸润外侵 2 8…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食管癌的瘤周切除范围进行研究,认为食管癌复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应重视食管癌术后的综合治疗,以减少复发,改善疗效。1 材料与方法1.1 对象 为1996年1月至1999年12月间手术治疗的 103例术前及术中诊断为T3期的胸段食管癌患者,男62例,女41例。年龄37~74岁。术前无放疗及化疗病史。手术方式均为左开胸食管癌根治性切除、食管胃颈部吻合术。1.2 方法 在术中按常规根治性手术游离切除食管肿瘤后,对肿瘤所在的瘤床组织再行进一步切除(瘤周纵隔结缔组织、右侧纵隔胸膜、胸导管、心包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T检查淋巴结短径评估胸段食管鳞癌左侧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09年10月至2016年12月2家医疗中心收治的628例(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236例、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392例)胸段食管鳞癌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男462例,女166例;中位年龄为62岁,年龄范围为38~85岁。观察指标:(1)手术情况和左侧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及转移情况。(2)CT检查左侧喉返神经旁淋巴结短径评估术后左侧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效能。(3)最佳截断值确定。(4)不同诊断标准的检测情况。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的曲线下面积(AUC)评估检测方法的效能。约登指数最大值对应最佳截断点。结果(1)手术情况和左侧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及转移情况:628例病人中,572例行二野淋巴结清扫,56例行三野淋巴结清扫;408例行微创手术,220例行开放手术。628例病人中,60例发生左侧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628例病人共清扫左侧喉返神经旁淋巴结1666枚,其中左侧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75枚,转移率为4.502%(75/1666)。(2)CT检查左侧喉返神经旁淋巴结短径评估术后左侧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效能:CT检查左侧喉返神经旁淋巴结短径预测左侧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的AUC为0.854(95%可信区间为0.792~0.916,P<0.05)。(3)最佳截断值的确定:分别以CT检查左侧喉返神经旁淋巴结短径为5、6、7、8、9、10 mm作为最佳截断值,其对应的约登指数分别为0.556、0.384、0.258、0.063、0.003。确定CT检查左侧喉返神经旁淋巴结短径5 mm为最佳截断值。(4)不同诊断标准的检测情况:分别以CT检查左侧喉返神经旁淋巴结短径≥5 mm和≥10 mm作为胸段食管鳞癌左侧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标准,两者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漏诊情况分别为66.3%和5.0%、92.3%和99.8%、89.5%和90.7%、46.3%和75.0%、96.0%和90.9%、20和57例。结论CT检查淋巴结短径可用于评估胸段食管鳞癌左侧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以淋巴结短径≥5 mm作为胸段食管鳞癌左侧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标准时,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