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42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对48例L型细菌的临床分析认为,L型细菌与原菌有互变现象,临床症状多变。病程长、病情复杂。常规检查是诊断的重要依据,而L型细菌的检出则是确诊的关键。普通血培养阴性而又高度怀疑L型细菌感染时,应及早作骨髓培养,以便及早确诊。至于治疗,疗程要长,抗生素要足量,最好二次普通培养和L型培养均为阴性方可停药。  相似文献   
2.
3.
为了探讨冠心病与无痛性心肌缺血之间的关系,对20例正常人、20例冠心病患者及26例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进行了内源性洋地黄样免疫活性物质的测定,结果正常人为0.51±0.18ng/ml,冠心病组为1.04±0.49ng/ml,无痛性心肌缺血组为0.99±0.35ng/ml。冠心病组和无痛性心肌缺血组分别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值均小于0.001。认为冠心病与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临床意义是一致的。因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往往被忽视,故危险性更大,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1.1 一般资料男2例、女1例。年龄分别为17、22、38岁。入院时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炎者2例、贫血性心脏病者1例。病程分别为75、219、120天。入院时体温33.5℃者1例、39℃者1例、41.5℃者1例。3例均为不规则发热。入院前3例均应用过青霉素、链霉素,1例应用过庆大霉素和复方新诺明。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告1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用冬五花片(组方:刺五加、冬虫夏草、银花、板兰根)治疗3个月后其肝组织纤维化的变化。17例全部男性,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标记阳性,18~48岁。治疗前后均有肝活检标本。肝组织标本作连续切片,常规制片分别作组织病理学(HE染色);网状纤维、胶原纤维及弹力纤维(组织化学染色);以及纤维联结蛋白(免疫组化染色),用光镜观察。肝组织病理学的分级与分期诊断依据Scheuer氏标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1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用冬五花片(组方:刺五加、冬虫夏草、银花、板兰根)治疗3个月后,其肝组织纤维化的变化,治疗前三种纤维均示增生,从汇管区向肝实质伸展,肝实质坏死区、小叶周边区亦示增生,纤维连接蛋白混杂于纤维组织中。治疗后10例示肝组织炎症减轻、坏死范围缩小或消失,7例无变化。随着肝组织学进步,三种纤维及纤维连接蛋白均示吸收,尤以治疗前病变较重者为著。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中纤维组织增生与肝内炎症、坏死程度有关,而冬五花片具有调整免疫功能,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及保护肝细胞促进肝脏修复作用,因此,有促进纤维组织吸收作用。  相似文献   
7.
乙型肝炎肝内血管病变与预后关系的随访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乙型肝炎肝内血管病变与预后关系的随访严家春刘健虎马勇裴波陈文笔解放军123医院病理科安徽省蚌埠市233015SubjectheadingshepatitisB/pathology;hepaticartery/pathology;hepaticve...  相似文献   
8.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