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9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55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起搏器高度依赖性患者起搏器置换方法与疗效。 方法 :对 8例起搏器高度依赖性患者 ,在起搏器与电极的接口松解前 ,应用在体起搏器间断接触法 ,使自身逸搏心律得已恢复 ,然后再行松解接口以及必要的起搏参数测试。 结果 :起搏器离体次数为 3~ 7(5± 2 )次 ,最长逸搏间期为 3.38~ 6 .2 0 (4.5 1± 1.11)s,自身逸搏心率为 30~ 4 3(38± 5 )次 /min ,均顺利完成起搏器置换。 结论 :在体起搏器间断接触法切实可行 ,能够明显提高起搏器高度依赖性患者起搏器置换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血浆胃肠激素的变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探讨血浆胃肠激素水平变化在功能性消化不良 (F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用放射免疫分析 (RIA)方法对 2 0例健康志愿者 (对照组 )及 3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 (运动障碍型 ,FD组 )患者进行了空腹及脂餐后 6 0min血浆胃动素 (MTL)、血管活性肠肽 (VIP)、生长抑素 (SS)、胆囊收缩素 (CCK)水平测定。结果 FD组空腹及餐后MTL测定值均低于对照组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 ;VIP测定值均高于对照组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SS测定值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餐后FD组CCK测定值明显低于对照组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结论 血浆MTL、CCK、VIP ,在FD发病机制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方法和目的:探讨采用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术治疗具有递减传导特性的慢旁路效果。 结果:心动过速时体表心电图呈窄QRS波,逆行P波及R-P≥P-R,且PⅡ、Ⅲ、avF倒置,PavR直立,心动过速与右室起搏均呈同样的偏心性心房激动顺序,室房呈递减性传导及长V-A间期。 结论:成功射频消融慢旁路需在心动过速或心室起搏时仔细标测,寻找最早的心房激动点而非VA 融合。  相似文献   
4.
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10年临床经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旨在研究本院400 例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10 年的临床经验。 方法:采用改良的Inoue 方法。 结果: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即刻成功率98.3% (344/350),术后二尖瓣面积明显增加,达(1.11±0.29)~(2.19±0.40)cm 2。105 例随访9个月~8 年6 个月,二尖瓣再狭窄率为11.4% (12/105),死亡率为2.9% (3/105),二尖瓣置换术为3.8% (4/105)。 结论: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近、远期疗效均很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报道20例右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的射频消融疗效和体会。 方法:20例AVRT患者,其中显性右侧旁路15例,隐匿性右侧旁路5 例,均给予射频消融治疗。 结果:15 例右侧显性旁道13例消融成功,其中复发1例,再次消融成功;5 例隐匿性旁路全部消融成功,消融成功率为90% ,无并发症。 结论:射频消融是一种治疗右侧AVRT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射频消融术后的电生理改变及不同手术终点与复发率的关系。 方法:本组56 例AVNRT患者慢径消融前、后作各项电生理参数测定,并随访观察远期疗效。 结果:38 例慢径消失者(A组)无一例复发,残存慢径12 例(B组)有一例复发(8.33% ),残存慢径有1~2 个心房回波者6例(C组)有2例复发(33.3% )。53 例无复发者消融前后的房室束最大值(A-Hm ax )分别为(280±27)和(196±56)m s(P<0.01),快径不应期分别为(330±44)和(287±31)m s(P< 0.01)。而3 例复发者消融前、后的A-Hm ax分别为(287±31)和(262±38)m s(P> 0.05),快径不应期分别为(324±38)和(313±28)m s(P> 0.05)。 结论:AVNRT的复发与慢径残存和A-Hm ax 及快径不应期无明显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心房按需起搏(AAI)时心内电图的形态与起搏阈值等参数的关系。 方法:对36 例AAI起搏时记录的心内电图的A 波形态、振幅、A-V段上抬幅度进行详细测定,并与起搏阈值、心肌阻抗等参数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A波形态、振幅与起搏阈值、心肌阻抗均无显著相关(P> 0.05),而A-V 段上抬的幅度与起搏阈值呈明显负相关(r= - 0.548 6, P< 0.05)。A-V段高抬组的起搏阈值(0.68±0.17)V,显著低于A-V段低抬组的(1.1±0.24)V (P< 0.01)。 结论:心内电图A-V段上抬的足够幅度(> 0.3 m V)可作为AAI起搏时的一个重要技术指标,对避免电极脱位、保证较低的起搏阈值水平均具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用VDD心脏起搏治疗1 例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HOCM),并观察其临床及血流动力学效果。 方法:常规方法植入VDD型心脏起搏系统,设置房室起搏间期120 m s,心房感知0.15 m V,起搏前后进行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等血液动力学对比观察。 结果:术后房室同步起搏率为100% ,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从6.8 kPa(51.4m m Hg)降至2.813 kPa(21.1 m m Hg),二尖瓣前移现象消失,临床症状明显改善,随访期间未再出现晕厥。 结论:VDD起搏植入简便、房室同步功能稳定,对HOCM 患者不失为一种新的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病人的心电和压力信号监测是介入性心血管手术最重要的技术要求之一。手术期间对病人各参数的持续监测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并且介入性心血管手术必须在X光机的协助下操作而完成的。为了在手术过程中对医生实行必要的X射线防护,应将介入操作区和监测区分开,这就要求监测系统必须具有双监视器或更多监视器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脉冲组织多普勒成像(PW-DTI)技术评价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支架置入术前后左心室心肌局部收缩、舒张功能的变化.方法采用PW-DTI技术,对26例LAD单支病变并行支架置入术的患者分别于术前1~3天,术后第7、30天检测左心室12节段的局部心肌运动速度,即收缩期峰值速度(Sm)、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m)和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m),比较支架置入术后LAD对应节段的Sm、Em、Am以及Em/Am比值的变化.结果LAD 4个对应节段(前壁和前间隔)的Sm在术后第7天时较术前显著增高(P<0.05),并在术后30天时进一步增高;大部分对应节段的Em在术后第7、30天时较术前增高.非LAD对应节段中,仅个别节段的速度测值在支架置入术前后有显著差异.结论冠脉内支架置入术后早期左心室心肌局部收缩、舒张功能均有显著改善.PW-DTI技术通过检测局部室壁运动速度,能够客观地评价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