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7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5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脐血单核细胞(CBMC)经不同水平胆红素孵育后髓样分化蛋白2(MD-2)、TNF受体相关因子6(TRAF6)mRNA表达的变化。方法采集10例健康足月新生儿的脐血,经纤维蛋白结合法分离得CBMC,将其加入含不同水平胆红素(0μmol.L-1、17.1μmol.L-1、42.8μmol.L-1、102.6μmol.L-1、153.9μmol.L-1、220.6μmol.L-1和307.8μmol.L-1)的牛血清清蛋白溶液中孵育1 h,再加入脂多糖(LPS)刺激30 min。收集CBMC,采用反转录-PCR方法测定其MD-2、TRAF6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1.LPS单独作用对CMBC MD-2 mRNA和TRAF6 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影响,低水平胆红素(17.1μmol.L-1、42.8μmol.L-1)单独作用对CBMC MD-2 mRNA和TRAF6 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影响。2.先经不同水平胆红素孵育,再接受LPS刺激,胆红素有抑制细胞MD-2 mRNA表达的趋势,随着胆红素水平的升高,抑制趋势越明显;先经不同水平胆红素孵育,再接受LPS刺激,低水平胆红素促进细胞TRAF6 mRNA的表达,当胆红素≥102.6μmol.L-1时,抑制TRAF6 mRNA表达,胆红素水平越高,抑制作用越明显。在相同胆红素水平作用下,随着MD-2 mRNA表达水平的降低,TRAF6 mRNA表达水平随之降低。结论低水平胆红素对CBMC MD-2 mRNA的表达无明显影响,对TRAF6 mRNA的表达有促进作用。高水平胆红素对二者的表达均有抑制作用,随着胆红素水平升高,抑制作用越来越明显。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免疫功能低下可能与高浓度胆红素对免疫细胞的抑制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
核转录因子-κB与新生儿常见疾病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核转录因子-kB(NF-kB)是一个具有广泛生物学活性的核转录因子,调控多种炎性介质的基因转录.研究发现,NF-kB的异常活化与新生儿败血症、呼吸窘迫综合征、缺氧缺血性脑损伤、黄疸等常见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密切相关.因此,针对性地抑制NF-kB的活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真空负压采血常见问题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真空静脉负压采血法以其穿刺成功率高、无需抽回血、计量准确、标注方便、无菌程度高、对血液成分破坏小、标本运送方便等优点被临床广泛应用,在为患者采集血液标本过程中,我们发现仍存在一些问题,对此认真分析了原因,并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我院住院患儿死亡原因,以提高医疗诊治水平,降低病死率.方法 对70例住院患儿的死亡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4~2006年住院患儿病死率为0.970%、0.556%、0.292% ,呈逐年下降趋势;70例死亡患儿中新生儿36例,占51.4% ,死因以呼吸系统疾病为主,其次是神经系统疾病;婴儿4例,占5.7%,幼儿7例,占10.0%,死因以呼吸系统疾病为主;学龄前期10例,占14.3%,学龄期13例,占18.6%,死因以损伤中毒为主.结论 新生儿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中毒是我院住院患儿的主要死因.应加强孕期保健、胎儿监测,预防早产及极低出生体重儿,改善儿童的生活环境,提高儿童和家长对伤害的防范意识,有效降低儿童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苏芳  罗雁  李宇琛  刘玲梅  刘会领 《吉林医学》2012,33(33):7269-7270
目的:观察兰索拉唑应用急性冠脉综合征双重抗血小板疗效的影响。方法: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并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PCI)后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后出现消化道症状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治疗组37例,观察组应用注射用兰索拉唑,对照组应用口服雷贝拉唑,均应用7 d,观察患者7 d及180 d内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心血管不良事件及180 d内再住院率。结果:7 d内兰索拉唑组与雷贝拉唑组消化道出血风险相似,180 d内兰索拉唑组消化道出血风险率(6%)低于雷贝拉唑组(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 d及180 d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再住院率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口服雷贝拉唑相比,短期应用兰索拉唑降低ACS患者PCI术后双重抗血小板治疗的消化道出血风险,但并不增加ACS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再住院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高龄老人无痛胃镜检查中应用丙泊酚的安全性.方法 210例行无痛胃镜检查老年患者(≥60岁),根据年龄分为高龄组(≥80岁,共50例)和低龄组(≥60岁且<80岁,160例),比较两组丙泊酚用量、无痛胃镜检查前后生命体征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比率,分析其在高龄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结果 高龄组丙泊酚用量(3.9±1.2)mg/(kg·h)较低龄老人(5.7±0.8)mg/(kg·h)少(P<0.05);两组患者在检查前即刻的心率、血压及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高于检查后(P<0.05);高龄组检查后SaO2与低龄组检查后比较,P<0.05;两组与麻醉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无痛胃镜检查时丙泊酚在高龄老人中的应用是相对安全的,但需依据个体化原则应用.  相似文献   
7.
8.
刘会领  罗雁  邹满意  梅玫  陆伟 《实用医学杂志》2011,27(22):4028-4030
目的:观察在不同照射强度下血卟啉介导的光动力疗法(PDT)治疗鼠幽门螺旋杆菌(Hp)相关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制备Hp相关性胃炎动物模型,分为A1和A2组,应用血卟啉衍生物(HpD)进行灌胃,C组(感染对照组),应用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3个感染组按顺序(A1,A2,C)均给予波长630nm输出功率分别为50、100、100 mW/cm~2经灌胃器照射,能量密度累积15 J/cm~2,非感染对照组(D组)未经PDT照射。照射后4周,处死所有小鼠,取胃窦和胃体部组织,行快速尿素酶试验和改良吉姆萨染色及H-E病理染色。结果:经PDT处理后,结合快速尿素酶试验和改良吉姆萨染色结果显示A2组Hp阴性率为73.33%(P<0.05)。H-E病理染色显示各感染组经PDT治疗后炎症明显减轻,非感染组经PDT治疗后可见轻微炎症反应。结论:PDT能明显减轻Hp相关性胃炎的炎症程度,并可杀灭Hp,不损伤正常胃黏膜。  相似文献   
9.
苏芳  罗雁  李宇琛  孙丽  陈营清  刘会领 《吉林医学》2012,33(30):6522-6523
目的:探讨血浆NT pro-BNP在舒张性心力衰竭中的诊断和预后作用。方法:选取诊断为舒张性心力衰竭123例患者和收缩性心力衰竭324例患者,对其进行血浆NT pro-BNP浓度测定,终点事件为死亡率和再入院率,分析NT pro-BNP浓度在舒张性心力衰竭中的诊断和预后意义。结果:所有心力衰竭患者NT pro-BNP的中位数为5 678 ng/L(3 456~30 000),其中收缩性心力衰竭为6 983 ng/L(3 648~30 000),舒张性心力衰竭为3 578 ng/L(2 136~11 420),后者比前者低(P<0.01)。治疗1个月和6个月后分别有6例(1.3%)和17例(3.8%)死亡。对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对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来说,治疗后NT pro-BNP恶化并不预示着死亡风险增加(P=0.83)。结论:NT pro-BNP是诊断心脏功能失代偿的一个可信指标。然而,与收缩性心力衰竭相比,对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来说,其血浆水平在预后中的意义要低,治疗后其血浆水平下降并不预示死亡率增高。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