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药物性肝损伤(DILI)是指各类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和辅料等所诱发的肝损伤,是临床药源性疾病之一。在DILI相关研究中,抗菌药物是最为常见的药物类型。随着抗菌药物在临床上日益广泛应用,抗菌药物相关性肝损伤事件发生也不断增加,严重时可危及生命。本文通过对不同类型抗菌药物致肝脏毒性的机制及临床特点等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旨在深入了解抗菌药物致肝脏毒性的机制,为加强抗菌药物致肝损伤的防治及临床安全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摘 要 目的:回顾性分析过敏性喉头水肿的主要诱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措施,探讨其规律特点从而为其预防、发现及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检索1980 2014年间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及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有关过敏性喉头水肿的文献报道,建立“过敏性喉头水肿数据库”,按照诱因对其分类描述分析,并对其临床表现和治疗措施进行词频分析。结果:查重剔除后,得到符合要求的记录337条,涉及药物、食物、保健品等10种因素,不同诱因导致的表现症状不尽相同,主要伴随症状为呼吸困难、声音嘶哑、呼吸急促、胸闷、心率加快、脉搏增快、口唇发绀、血压降低、咳嗽等;主要治疗方案多以患者取卧位吸氧及注射地塞米松、肾上腺素、异丙嗪、葡萄糖酸钙等抗过敏药物。结论:过敏性喉头水肿是一种较严重的呼吸道速发型变态反应性疾病,必须引起患者及医务工作者的重视,临床需根据不同诱因及表现症状区别治疗。  相似文献   
3.
急性肺损伤(ALI)是临床上常见的危重症之一,死亡率高,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命质量。ALI以低氧性呼吸功能不全和肺组织出现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为主要特征。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会导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而引起非心源性肺水肿,严重时会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由于ALI和ARDS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未完全阐明。本文主要总结了近年来ALI和ARDS的发病机制,为有效的临床治疗和药物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阿胶对人工细颗粒物(aPM2.5)所致大鼠呼吸系统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SD大鼠96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阿胶低剂量组(0.3 g/kg)、阿胶高剂量组(1.2 g/kg)。模型组和阿胶组大鼠口鼻吸入(3.68±0.41) mg/L的aPM2.5,每天1次,每次15 min,连续8周,对照组吸入清洁空气。阿胶组于吸入aPM2.5前1 h灌胃给予阿胶,模型组和对照组灌胃饮用水。试验期间每两周采用EMKA动物肺功能监测系统测定大鼠肺功能,分别于染毒后第2、4、8周各取8只大鼠,采血并收集血清、肺泡灌洗液和肺组织,检测血清和肺泡灌洗液氧化损伤相关指标的变化,进行肺泡灌洗液白细胞计数及肺脏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潮气流量(TV)、呼气量(EV)、分时输出量(MV)等容量指标均显著降低(P均 < 0.05),吸气时间(Ti)、呼气时间(Te)、弛豫时间(RT)等时间指标显著均升高(P均 < 0.05);与模型组相比,阿胶可显著抑制aPM2.5所致大鼠TV、EV、MV的降低及Ti、Te、RT的升高(P < 0.05)。染毒后第8周,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大鼠肺巨噬细胞增多,阿胶高剂量组肺巨噬细胞较模型组轻度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和肺泡灌洗液(BALF)中丙二醛(MDA)含量升高,而阿胶可抑制MDA含量的增加。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血清和BALF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有所降低,阿胶可升高GSH-Px的活性。结论:阿胶可改善aPM2.5造成的大鼠呼吸功能降低,抑制肺巨噬细胞的增多,该作用可能与其抑制aPM2.5所致氧化损伤有关,确切机制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6.
目的:利用小鼠直接腘窝淋巴结(D-PLNA)和报告抗原腘窝淋巴结(RA-PLNA)对脉络宁、生脉、丹香冠心3种中药注射液的免疫毒性进行评价。方法:D-PLNA模型中设脉络宁、生脉、丹香冠心3种中药注射液,生理盐水对照组和阳性药物苯妥英钠对照组;RA-PLNA模型中上述各组分别加入报告抗原三硝基苯基聚蔗糖(TNP-Ficoll)和三硝基苯基卵蛋白(TNP-OVA),每组8只BALB/c小鼠,于左足趾部给药50 μL。第7天处死小鼠分离腘窝淋巴结,研磨制备淋巴单细胞悬液并进行细胞计数,计算细胞指数;将细胞悬液培养于96孔板中,加入刺激剂共孵育后,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细胞上清液中免疫球蛋白IgE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含量。结果: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小鼠D-PLNA模型中,仅丹香冠心注射液组腘窝淋巴结细胞数显著增加(P < 0.05);小鼠RA-PLNA模型中,各给药组与TNP-Ficoll作用时,细胞数目和MCP-1浓度均显著升高(P < 0.05),各给药组与TNP-OVA作用时,脉络宁注射液能显著刺激IgE分泌,同时丹香冠心注射液IgE和MCP-1含量均显著升高(P均 < 0.05)。结论:脉络宁和生脉注射液仅在加入报告抗原后引起小鼠淋巴结阳性反应,说明两者中可能存在作为半抗原的小分子物质诱发I型超敏反应,而丹香冠心注射液成分复杂,可能直接诱导Ⅰ型超敏反应,也可能存在新的抗原或表位诱发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