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0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化疗方案对不同年龄组乳腺癌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009年1月-2010年6月就诊的133例乳腺癌患者进行跟踪随访和回顾性分析,分析不同年龄组患者不同化疗方案与卵巢功能的关系。结果不同年龄组患者的月经变化及化疗致闭经(chemotherapy-induced amenorrhe CaIA)发生情况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化疗方案对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有差异(P<0.05)。结论不同化疗方案对不同年龄组乳腺癌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有差异。  相似文献   
2.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简称单增菌)是李斯特菌属中的一个菌种,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病原菌,它能引起脑膜炎、败血病、孕妇流产等,病死率高达30%,WHO将其列为四大食源性致病菌之一,自1926年首次报道李斯特菌以来,在欧美、日本由此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暴发日益增多,国内也有该菌引起的脑膜炎、败血症等疾病的报道。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一起疑似霍乱的食物中毒进行病原学检验.方法:参照GB/T4789-2003和卫生部<霍乱防治手册>第五版程序检验,同时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美国BD公司)进行协同比较.结果:在10份水样便中检出6份副溶血性弧菌,排除霍乱感染的可能.由于两种致病菌同属弧菌,其临床症状、致病性、菌落形态、动力实验和制动实验较难鉴别,通过病原学分离可以区分.全自动微牛物鉴定仪可以在较短的时fnJ内得出检验结果.结论:本次食物中毒为副溶血性弧菌所致.  相似文献   
4.
浅谈基层职防单位仪器设备应用、维修管理中的问题与建议冯艳洁(秦皇岛市职业病防治所)报道:随着科学技术的调整发展和卫生监督工作的需要,越来越多的精密、大型仪器进入基层职防单位,笔者结合多年工作体会,仅就仪器设备的应用、维修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及建议提出一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秦皇岛市男男性行为人群(MSM)的艾滋病病毒(HIV)、梅毒螺旋体(TP)、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状况和相关影响因素,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控性病艾滋病的干预建议。方法 2009-2012年连续4年采用自愿招募和滚雪球的方法,通过自愿咨询检测(VCT)门诊和开展外展干预活动,对第一次接受艾滋病咨询检测的MSM进行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结果 4年共招募MSM 1043人。70.76%(738/1043)的人通过网络寻找性伴,4年间,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接受艾滋病干预服务和接受HIV检测人数均逐年上升(P〈0.01)。近6个月,898人(86.10%)有过同性肛交行为,其中坚持使用安全套率为42.76%;34.63%(311/898)有过异性性行为,安全套坚持使用率为36.98%;9.02%(81/898)有过商业性性行为,安全套坚持使用率为53.09%。HIV、TP、HCV平均感染率分别为5.75%(60/1043)、7.19%(75/1043)、0.19%(2/1043),HIV、TP感染率呈逐年上升趋势(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相对低、在当地居住时间短、曾感染过性病是HIV、TP感染率的危险因素;年龄较大的MSM,TP感染的风险更大。结论秦皇岛市MSM HIV、TP感染率较高,应重点加强对年轻MSM的宣传干预力度,切实提高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同时推广网络宣传干预;而在年龄大、已婚的MSM,则应加强TP筛查并提供方便、可及的诊疗服务。在开展性病艾滋病防治宣传的同时不应忽视丙型肝炎防治知识的宣传。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2013—2015年秦皇岛市新报告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例的首次CD4+T淋巴细胞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抗病毒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对新报告的HIV/AIDS病例进行首次CD4T淋巴细胞绝对值计数检测,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2例患者中,CD4+T淋巴细胞计数最小值为4 个/μL,最大值为972 个/μL,均数为(365.4±196.0) 个/μL。其中≤200 个/μL 21例(18.75%);201~350个/μL 40例(35.71%);351~500 个/μL 27例(24.11%);>500 个/μL 24例(21.43%)。不同性别、年龄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份、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感染途径患者的CD4+T细胞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秦皇岛市HIV/AIDS病例首次CD4+T淋巴细胞水平相对偏低,18.8%新发现病例已进入艾滋病期,应加强HIV检测相关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阑尾周围脓肿患者采用脓肿悬吊法腹腔镜阑尾一期切除术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探讨.方法 分析2017年1月-2019年6月洛阳石化医院收治的阑尾周围脓肿9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开腹手术治疗的49例作为对照组,采用脓肿悬吊法腹腔镜阑尾一期手术治疗的49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术后疼痛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8.64±2.35)d、全血白细胞计数(WBC)恢复时间(3.55 ±0.83)d、首次排气时间(20.63±5.54)h、术中出血量(16.38±10.73)mL、手术时间(42.94±3.46)min,均少于对照组各项指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中转开腹手术病例;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分别为(4.33±2.16)分和(6.78±1.63)分,24h镇痛药物使用率分别为14.28%和30.61%,观察组患者的24h镇痛药物使用率和术后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切口感染2例,盆腔脓肿1例,肠梗阻1例,残端瘘1例,总发生率10.20%,对照组切口感染5例,盆腔脓肿3例,肠梗阻1例,残端瘘3例,总发生率24.48%,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开腹手术相比,给予阑尾周围脓肿患者脓肿悬吊法腹腔镜手术治疗并发症发生率低,恢复快、术后疼痛轻、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不同干预方式对MSM知识行为影响分析了解干预方式在人群中的作用,提出干预方式的完善和合理应用建议。方法:2009年至2012年连续4年采用自愿招募和滚雪球的方法,通过VCT门诊和开展外展干预活动对第1次接受艾滋病咨询检测的MSM进行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将未接受过任何干预措施的设为未干预组,仅参与过同伴教育活动者则为同伴教育组,仅接受过安全套宣传和发放以及艾滋病咨询与检测者为宣教检测组,既接受过安全套宣传和发放以及艾滋病咨询与检测又参与过同伴教育活动者为综合干预组分别对收集信息进行分类分析。结果:1043例MSM中未干预组351例,同伴教育组74例,宣教检测组218例,综合干预组400例。各组年龄分布有差异P=0.033,同伴教育组的平均年龄较低。对于艾滋病知识而言,干预能够提高知识水平,尤其以综合干预组和宣教检测组为高,知识知晓率分别达到92.0%和91.3%。近半年内有同性性行为的人数综合干预组达到90.0%,宣教检测组为85.8%、同伴教育组为83.8%、未干预组为82.3%,存在显著差异(P=0.022)。最近1次同性肛交行为安全套使用和半年内使用频率各组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5)。最近1次同性肛交综合干预组安全套使用明显高于未干预组(P=0.001)。综合干预和宣教检测组在近6个月的同性肛交中安全套使用频率高于未干预组(P=0.004,P=0.034)。近6个月同性商业性性行为中安全套使用频率综合干预组高于未干预组(P=0.038)。最近1次与异性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的使用宣教检测组高于综合干预、同伴教育和未干预组(P=0.049,P=0.029,P=0.012)。近1年内在性病诊断治疗方面各组没有差异,血清学梅毒、HIV、HCV检测结果各组间也无差异。结论:需要加强同伴教育员的能力和专业性。专业机构和社区活动共同干预对于MSM人群的安全意识提高和重视性行为安全有着积极的意义,但如何有效提高安全性行为实施率仍然是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麦默通旋切系统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6-01―2017-01间在洛阳石化医院拟行乳腺肿块切除手术的92例乳腺良性肿块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6例。常规组实施传统切除术,对观察组在超声引导下实施麦默通微创切除术。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及疗效。结果 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疤痕愈合长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均获6个月随访,均未发现乳腺内残留病灶。结论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乳腺肿块切除术治疗良性肿块,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复发率无明显增加、安全性高且美容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秦皇岛市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污染状况进行监测与分析。[方法]用LB增菌液增菌后,接种青岛海博显色培养基进行分离,动力试验、溶血实验及API生化鉴定。[结果]从120份食品中检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9株,总检出率为7.5%,其中从豆制品中检出2株,检出率为20%,速冻米面食品中检出4株,检出率为20%,水产品中检出3株,检出率为15%,其他样品未检出。[结论]我市首次从豆制品水产品速冻米面食品中检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且超市食品中该菌污染严重,应对超市食品进行重点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