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尼卡地平是第一个可以静脉注射的二氢吡啶类钙通道拮抗剂,1981年在日本首次上市,主要通过抑制血管平滑肌电压依赖型钙通道介导的细胞外钙内流,阻断心脏平滑肌S型钙通道而产生确切的降压作用,对血管的选择性较高,对心脏的影响轻,半衰期短,生物利用度低,适用于防治麻醉手术期间的高血压反应,可用于施行控制性低血压等。本文综述近几年来尼卡地平在麻醉手术期间调控血压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2.
正静脉麻醉药和镇痛药在个体间存在显著的差异,这种个体间量效关系的变异来源于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两个方面。造成这种显著差异的机制现在仍不清楚,但受体不同可能为主要原因。除了单一药物的药代-药效动力学差异外,近年来许多学者致力于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但联合用药的治疗窗较窄,我们需要根据它们的量效关系及临床应用选择合适的静脉麻醉药和镇痛药以来确定最佳配伍。在人工流产手术麻醉中,患者的呼吸循环管理尤为重要,对于联合用药提出了进一步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地佐辛用于鼻内窥镜手术患者全身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ASA(美国麻醉医师协会)I或Ⅱ级择期鼻内窥镜手术60例,随机分为地佐辛组(D组)和芬太尼组(F组)各30例。入手术室后,两组均用5 s时间经外周静脉分别静脉注射0.12 mg/kg地佐辛或1.2μg/kg芬太尼,60 s后复合相同药物进行诱导、插管。记录两组入室时(T0)、达到插管条件时(T1)、插管时(T2)、插管后1 min(T3)、插管后4 min(T4)、插管后7 min(T5)各时点MAP(平均动脉压)、HR(心率)和注药后60 s内有无呛咳发生及苏醒时间、苏醒期躁动评分。结果:与T0比较,两组组内T1 MAP、HR下降,两组组内T2、T3、T5 MAP、HR上升,两组组内T4 MAP下降有显著差异(P〈0.05);与T1比较,两组组内T2、T3 MAP、HR上升有显著差异(P〈0.05);组间比较,两组各时点MAP、HR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注药后60 s内均无呛咳发生,两组患者苏醒期躁动评分0分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苏醒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静脉注射0.12 mg/kg地佐辛或1.2μg/kg芬太尼均无呛咳发生,复合相同药物用于鼻内窥镜手术诱导两组插管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相似、术后苏醒均较快,但前者全麻苏醒期躁动较少。  相似文献   
4.
杨晓旭  王云明  傅文新 《吉林医学》2012,(32):6951-6952
目的:对比悬雍垂腭咽成型术后使用布托啡诺和使用芬太尼进行PCIA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拟择期行悬雍垂腭咽成型术的患者38例,采用全身麻醉完成手术,术后随机分成布托啡诺组和芬太尼组,每组19例,两组患者术后均接自控镇痛泵,布托啡诺组患者术后持续泵入布托啡诺,芬太尼组持续泵入芬太尼。对所有患者进行连续ECG、HR、R、PETCO2、SpO2监护,记录术毕、术后6 h、12 h、24 h及48 h各时点BP、HR、VAS评分,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布托啡诺组与芬太尼组比较术后48 h内各时点视觉模拟评分(VAS)、HR、Bp值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布托啡诺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芬太尼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布托啡诺PCIA用于悬雍垂腭咽成型术后镇痛效果确切,对呼吸和循环影响小,不良反应轻,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傅文新  王云明  杨晓旭 《吉林医学》2012,33(14):2947-2948
目的:探讨气管造口患者术毕加深麻醉换管的临床价值。方法:Ⅰ组术毕继续当时麻醉深度进行换管;Ⅱ组术毕加深麻醉后换为气管套管,以氧气面罩吸氧;Ⅲ组术毕加深麻醉后换为气管套管,同时,在套管内插入气管导管(5.0 mm)并连接麻醉机行辅助呼吸。结果:Ⅰ组换管6例发生躁动;Ⅱ组换管后7例发生呼吸抑制;Ⅱ、Ⅲ组换管无躁动;Ⅱ、Ⅲ组比Ⅰ组血流动力学稳定(P<0.05)。结论:加深麻醉能抑制换管躁动,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同时,在套管内插入气管导管并连接麻醉机行辅助呼吸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长托宁用于腹部外科术前准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选择性M-受体拮抗剂长托宁用于腹部外科术前准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腹部外科择期手术69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23例):对照组(Ⅰ组),不应用术前药;阿托品组(Ⅱ组)和长托宁组(Ⅲ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前30min肌肉注射阿托品或长托宁0.01mg/kg。记录用药后诱导前患者口腔干燥程度,气管插管后5min至术毕拔管时气道分泌物量及心率。结果:用药后Ⅱ组患者的心率明显高于Ⅲ组和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诱导前至气管插管后2h,Ⅱ组和Ⅲ组患者的气道分泌物明显少于Ⅰ组(P〈0.05)。术毕拔管时,Ⅱ组患者的气道分泌物则多于Ⅲ组(P〈0.05)。结论:选择性新型M-受体拮抗剂长托宁用于腹部外科手术术前用药临床效果优于阿托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插管前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flurbiprofen,FA)用于鼾症患者进行纤维气管镜引导下经鼻腔清醒插管的临床价值。方法:鼾症患者60例,随机等分为两组,氟比洛芬酯组(FA组)入室后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 mg/kg,对照组不注射。结果:所有病人术中RR均处于14~18次/min,SpO2 95%以上。从纤维气管镜引导开始至经鼻腔气管内插管成功,对照组所用时间为125.4±21.9 s,FA组所用时间为111.7±20.7 s,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3、T4时MBP、HR明显高于FA组(P〈0.05)。对照组组内比较T3、T4时MBP、HR明显高于T1(P〈0.05),T5时MBP、HR明显低于T1(P〈0.05)。FA组组内比较T2、T3、T4时MBP、HR与T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5时MBP、HR明显低于T1(P〈0.05)。同时,FA组体动情况明显减少(P〈0.05)。结论:静脉注射FA同时配合鼻腔、口腔表面麻醉用于鼾症患者进行纤维气管镜引导下鼻腔插管,镇痛、镇静效果明显,能有效抑制鼾症患者鼻腔插管中患者的体动,维持插管期间血流动力学指标稳定,同时不影响鼾症患者氧合,是鼾症患者较为理想的经鼻腔清醒插管方案。  相似文献   
8.
聚明胶肽为新一代明胶类血浆代用品,具有迅速补充血胶体成分,维持胶体渗透压,增加血浆容量,体内存留时间短,不干扰交叉配血等优点。为进一步了解聚明胶肽对手术病人凝血功能的影响,我们对46例鼻内窥镜病人在手术中应用聚明胶肽,观察其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喉面罩通气道(laryngeal mask airway)简称喉罩(LMA),是一种能够气密封闭上呼吸道而施行全身麻醉的新颖工具。实践证明喉罩的插入和拔出期间的应激反应,可比气管内插管者轻,呛咳反应减弱或避免,术后喉痛等并发症较少。笔者将喉罩全麻与硬膜外腔麻醉联合使用,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