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16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4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O连接N-乙酰氨基葡萄糖(O-GlcNAc)糖基化修饰是一种常见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其在胰岛素抵抗及糖尿病并发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相关研究证明O-GlcNAc糖基化修饰与糖尿病肾病密切相关,高糖状态下进入氨基己糖生物合成途径的葡萄糖通量增加,O-GlcNAc糖基化修饰水平增加,其通过修饰特定的蛋白,诱导基底膜损伤、细胞肥大、足细胞功能障碍、间质纤维化等病理改变,参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抑制O-GlcNAc糖基化修饰可减轻相关组织的糖毒性,延缓向终末期肾病进展,为临床诊疗提供针对性策略。  相似文献   
2.
侯艺  郭楠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7):871-872
生化室内质控是生化实验室内为达到质量要求的操作技术和活动,是由实验室的工作人员采用一系列统计学的方法,连续地评价本实验室测定工作的可靠程度,判断检验报告是否可发出的过程。室内质控的目的一方面是检测、控制本实验室测定工作的精密度,即测定结果的重复性好,实验室每天测定的结果变化很小,主要是消除或减少随机误差造成的影响;另一方面是检测其准确度的改变,即测定结果正确,接近真值,主要是消除或减少系统误差的影响,来提高常规测定工作的批间、批内标本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本文对生化室内质控中的失控情况处理及失控原因和纠正方法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胆固醇(TCH)和尿酸(UA)的变化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将120例T2DM按照有无并发症患者分为三组(A组为T2DM无并发症,B组为T2DM合并微血管病变,C组为T2DM合并大血管病变),检测血清胆固醇和尿酸水平,并与10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血清UA含量A、B、C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TCH含量B组与C组水平高于A组和对照组(P〈0.01);B组与C组UA及TC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胆固醇和尿酸升高与T2DM血管病变密切相关,检测二者含量对判断T2DM伴血管病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大肠癌患者在化疗前和化疗结束时的肝功能检验指标的变化以及其与HLA-DRB1、HLA-DQB1多态性的关联,以期找到大肠癌化疗副损伤的相关基因。方法选取100例大肠癌患者,采用多聚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法检测其HLA-DRB1、HLA-DQB1的多态性。同时检测大肠癌患者化疗前和化疗结束时的肝功能检验指标,包括TBIL、DBIL、TP、ALB、ALT、AST、ALP、GGT。结果 HLA-DRB1*07有可能是化疗对ALT、GGT损伤的抵抗基因;HLA-DRB1*08有可能是化疗对ALT损伤的抵抗基因;HLA-DRB1*09有可能是化疗对ALB、ALT、GGT损伤的抵抗基因;HLA-DRB1*12有可能是化疗对ALB、ALT损伤的抵抗基因;HLA-DQB1*02有可能是化疗对ALT损伤的抵抗基因,同时HLA-DQB1*02也可能是化疗对AST损伤的敏感基因;HLA-DQB1*05有可能是化疗对ALB损伤的抵抗基因;HLA-DQB1*06有可能是化疗对ALT、GGT损伤的抵抗基因。结论 HLA可能是肿瘤化疗副损伤的标志性基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 应用数据挖掘方法探讨全国各省市地区运用传统中医药方法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治疗期的中药用药规律,以期为临床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治疗期提供详细信息和治疗参考。方法 收集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三大数据库相关文献报道,以及国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健委通过官网发布的中医诊疗方案,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并录入古今医案云平台(V2.2.1),采用系统集成的统计分析、聚类分析、复杂网络分析等方法,分析COVID-19治疗期处方的中药用药频次、药对关联、药物属性(包括药味、药性、归经)、药物功效、聚类处方等,运用图表等形式对中药处方数据分析结果进行直观的展示,并对其轻症、重症处方的中药的用药频次、药物属性(包括药味、药性、归经)、药物功效进行对比。结果 经过筛选后,纳入中药处方78个,涉及的中药总数144味,总处方用药频1022次;功效267个,总功效频次2897次;药性9种,总频次906次;药味10种,总频次1434次;12经总频次2162次。聚类处方治疗期中药用药频次排名前10的中药:①杏仁、麻黄、甘草、黄芩、石膏;②半夏、陈皮、苍术、草果、藿香;治疗期轻症中药用药种类为116种,总用药频次为674次,用药频次较高的为杏仁、甘草、黄芩;重症中药用药种类为95种,总用药频次为351次,用药频次较高的有甘草、杏仁、石膏。结论 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2.1)分析数据,以图表文字相结合展示中医药治疗COVID-19治疗期的中药具体用药规律,并对治疗期轻症及重症用药进行对比,为临床上指导治疗COVID-19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和支原体肺炎鉴别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RP.结果:206例细菌性肺炎患者(A组)CRP>6 mg/L,阳性率为89.4%;70例支原体肺炎患者(B组)阳性率为82%;75例病毒性肺炎患者(C组)CRP阳性率为12.5%;70例健康儿童(D组)CRP阳性率为3.1%.A、B组与D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C组与D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康复前后检测细菌性肺炎、支原体肺炎CRP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病毒性肺炎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CRP的检测在肺炎病原体的诊断上有辅助作用,并作为指导临床用药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7.
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两种确定标志物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心肌损伤的确定标志物一般指发病后4~9小时血浆浓度增高并持续数天,对心肌损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较高的生化标志物.目前公认的确定标志物有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钙蛋白T(TNT).本文对我院心血管科32例心肌梗死患者(AMI)和32例健康人进行TNT和CK-MB测定,并对32例AMI患者在心绞痛发作后1 h、2 h、3 h、4 h、6 h、12 h、24 h、72 h、96 h、120 h、144 h跟踪检测TNT和CK-MB,并作比较,以探讨这两种标志物对心肌梗死患者的论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2种仪器血糖测定的相关性,对ABL800血气分析仪测定血糖的方法进行评价。方法共搜集患者标本30例,分别用血气分析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葡萄糖浓度。每种仪器对每例标本测定3次取均值。对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血气分析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糖结果,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所测结果相关系数为0.999。结论血气分析仪用的是电极法测定葡萄糖,具有操作简便、快速、标本用量少、结果准确、抗干扰、特异性高等特点,特别适用于急诊检验。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清胆固醇(TCH)和尿酸(UA)的变化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将120例T2DM按照有无并发症患者分为三组(A组为T2DM无并发症,B组为T2DM合并微血管病变,C组为T2DM合并大血管病变),检测血清胆固醇和尿酸水平,并与10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血清UA含童A、B、C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TCH含量B组与C组水平高于A组和对照组(P<0.01);B组与C组UA及TC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胆固醇和尿酸升高与T2DM血管病变密切相关,检测二者含量对判断T2DM伴血管病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