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葫芦素D对VEGF诱导的血管新生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新生实验、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内皮迁出与人血管内皮细胞划痕实验检测葫芦素D对VEGF诱导的血管新生和内皮细胞迁移的作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葫芦素D对VEGF诱导的VEGFR2及其下游的Src、FAK磷酸化水平的影响。结果葫芦素D对VEGF诱导的鸡绒毛尿囊膜血管新生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能抑制VEGF诱导的大鼠胸主动脉环模型和划痕实验中血管内皮迁移。葫芦素D能够抑制VEGF刺激的VEGFR2、Src、FAK磷酸化。结论葫芦素D具有抑制VEGF诱导的血管新生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VEGFR2及其下游的细胞信号通路蛋白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2.
3.
药物治疗47例绝经后原发性骨质松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二磷酸盐类药物(固邦)同时加用钙剂与维生素D3及适当运动治疗绝经后原发性骨质松症的疗效观察。方法选择47例绝经后骨密度(BMD)测定T值〈-2.5SD未经任何治疗不合并其他有关骨代谢性疾病的骨质疏松症患者,均口服二磷酸盐10mg/d,碳酸钙1.0g,维生素D30.25μg,并适当运动,12个月后观察骨痛症状及骨密度变化情况。结果经过12个月治疗,骨痛症状明显缓解,有效率高达76%。骨密度值有所增高,其中腰椎BMD值增加明显为7.6%(P〈0.05),双髋部平均BMD值增高5.5%(P〈0.05)。结论应用二磷酸盐类药物加用钙剂与活性维生素D及适当运动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能有效的改善骨痛,同时骨密度值有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4.
背景:采用椎体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时,植入的骨水泥不可吸收且强度大于正常骨组织,可引起相邻节段的再骨折。 目的:探讨椎体成形中填充复合人工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短期效果。 方法:纳入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21例,其中男7例,女14例,年龄61—93岁,采用椎体成形中填充注射硫酸钙人工骨治疗。治疗前、治疗后O,24,48周进行目测类比评分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定,应用X射线及CT观察人工骨的填充及渗漏情况。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治疗后目测类比评分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估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X射线及CT复查3例有渗漏,未压迫脊髓及神经,3个月后复查人工骨大部分吸收。表明椎体成形填充复合人工骨能缓解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生活状态。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联合应用唑来膦酸和鹿瓜多肽对于原发性骨质疏松的影响.方法:78例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一次性静脉滴注唑来膦酸5mg+每日口服钙剂折合钙元素量1000~1200mg,骨化三醇0.25μg;实验组:一次性滴注唑来膦酸5mg+每日静脉滴注鹿瓜多肽注射液24mg,共15d+每日口服钙剂折合钙元素量1000~1200mg,骨化三醇0.25μg.随访12个月.结果:治疗后联合用药对于2周、1个月、3个月的骨痛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6个月,12个月的骨痛VAS评分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12个月后的骨密度值均较治疗前有显著差异(P<0.05),但两组间骨密度值无明显差异.结论:联合应用唑来膦酸和鹿瓜多肽注射液能迅速缓解骨质疏松的骨痛症状.  相似文献   
6.
文题释义: 3D打印技术:是一种利用数字模型,使用金属粉末或者塑料等可黏合材料,逐层打印来构造物体的技术。 微创 SuperPATH入路的优势:微创SuperPATH入路可保留患者关节囊,避免外旋肌群受损,有助于患者术后及早进行功能训练,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背景:髋关节置换目前成为了解决老年股骨颈骨折问题的有效有段,但存在创伤大、术后易出现关节错位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的风险。 目的:采用回顾性研究结合文献检索的方法探讨3D 打印导板在老年髋关节置换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①文章回顾性分析2017 年2月至2018年10月辽宁省金秋医院骨外科股骨颈骨折进行髋关节置换的老年患者25例的临床资料,患者13例术中应用3D打印导板辅助行关节置换设为导板组,12例术中未用打印导板设为未用导板组,以此观察3D打印导板行SuperPATH技术在老年髋关节置换中的应用价值;②由第一作者用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检索词为“3D、髋关节”,检索时间2000至2019年,按纳入标准选择31篇文献分析探讨3D打印导板在老年髋关节置换中的应用价值。 结果与结论:①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导板组手术时间、术中X射线透视次数少于未用导板组(P < 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②文献检索结果表明,3D导板应用于髋关节置换中能够弥补手术的一些缺陷。目前实施关节置换有多种入路方式,常规和微创入路都有直接前侧入路和后外侧入路方式,经多篇文献分析得出,直接前外侧入路能够减少创伤,而微创入路能够降低手术风险;③上述结果显示,老年髋关节置换中采用3D打印导板辅助可减少手术时间及术中X射线透视次数,疗效较好。3D导板应用在髋关节置换上具有应用价值,与微创技术相结合更具有优势。 ORCID: 0000-0001-6017-8386(赵维彪)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