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6篇
外科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肿瘤化疗、骨髓和器官移植者免疫抑制剂大量使用及γ刀在肺癌患者治疗的开展,阻塞性支气管曲霉病也越来越引起重视[1].我院在2009年~2010年收治2例阻塞性支气管曲霉病患者,现将其临床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基因的多态性对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5年10月至2011年5月行造血干细胞移植供受体138对,移植前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对供受体KIR基因分型,移植后2周起,每周采用荧光免疫组化法检测移植后患者外周血CMVpp65抗原,分析在CMV阳性组和CMV阴性组,供受体抑制性和激活性KIR基因以及供受体KIR单体型频率的差异。结果 供受体KIR基因频率分布和供受体AA,AB,BB单体型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供体2DS2、2DS4*003-007基因在CMV阳性组频率明显低于CMV阴性组(8%比16%,P=0.0420;3%比13%,P=0.0050),受体KIR基因在CMV阳性组和阴性组频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供体BB单体型CMV感染率明显低于AA单体型(36.84%比64.38%,P=0.0299),受体各单体型间CMV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发现2DS4*003-007,BB单体型与CMV感染有关。结论 供体KIR 基因多态性与造血干细胞移植后CMV感染相关。     相似文献   
3.
T细胞淋巴瘤是T淋巴细胞来源的一类有着不同生物学行为和临床过程的异质性疾病,与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相比,其表现为侵袭性强,化疗敏感性差,易复发,预后不良~([1]).  相似文献   
4.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50岁以上恶性血液病患者3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50岁以上恶性血液病患者的经验.方法 2002年5月至2010年1月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35例,患者年龄均超过50岁,其中18例接受减低剂量的预处理(非清髓组),17例接受清髓性预处理(清髓组).统计受者干细胞植入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存活情况.结果 35例中,32例的粒系造血获得重建,粒系植入的中位时间为12 d,血小板植入的中位时间为17 d.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发生率为48.6%,慢性GVHD的发生率为37.9%.受者5年预期存活率为48.5%,5年累积死亡率为51.5%,移植相关死亡率为22.9%,原发病复发率为11.4%.非清髓组慢性GVHD发生率高于清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50岁以上恶性血液病患者可以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iciency and safety of 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cell transplantation for malignant hematological diseases in patients older than 50 yeas of age. Methods From May 2002 to January 2010, 35 patients (> 50 years) with malignant hematological diseases received 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cell transplantation. In 35 patients, 18 patients were conditioned with non-myeloablative regimen and 17 patients with myeloablative regimen. The outcome,engraftment and prognosis of 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cell transplantation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hematopoetic reconstitution was achieved in 32 of 35 patients. The median time of granulocyte count exceeding 0. 5 × 109/L was 12 days and the that of platelet count exceeding 20 × 109/L was 17days. The cumulative incidence of aGVHD was 48. 6 %, and 37. 9 % patients developed cGVHD.The estimate probability of cumulative survival at 5 years was 48. 5 %, The estimate probability of cumulative mortality rate was 51.5 %, and the estimated transplant-related mortality was 22. 9 %.The relapse rate was 11.4 %.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except for the incidence of cGVHD.Conclusion 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cell transplantation may be appropriate for older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hematological diseases.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进展期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2年5月至2011年6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收治的17例未缓解期难治性AML患者,采用改良马利兰+环磷酰胺(12例)或全身放疗+环磷酰胺(5例)的清髓性预处理方案行allo-HSCT,采用环孢菌素A(CsA)加短程氨甲蝶呤(MTX)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部分患者加入霉酚酸酯(MMF)。结果 15例成功获得造血重建,中性粒细胞>1.0×109/L和血小板>20×109/L的中位时间分别为12.5(11~14)d和12.5(10~15)d。急性GVHD发生率为53.3%(8/15),可评估的9例中,5例发生慢性GVHD,均为局限性。移植相关病死率为29.4%(5例),移植后成功获得完全缓解的14例中6例血液学复发,其中2例合并髓外复发,复发率为42.9%。中位随访5(0~71)个月,至今有6例无病生存(DFS),2年DFS为35.3%。结论 Allo-HSCT治疗进展期难治性AML仍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挽救手段,其中发生慢性GVHD的患者预后较好,而移植相关并发症及移植后复发是影响患者生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难治性、复发性急性髓系白血病 (AML)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 RAEB t的治疗比较棘手 ,患者并发症多 ,缓解率低。大剂量的阿糖胞苷 (Ara C)加米托蒽醌 (Mit)或柔红霉素 (DNR)或足叶乙甙 (Vp16 )治疗能够提高缓解率 ,但不良反应多 ,5 0岁以上者多不能耐受。我们应用小剂量的Ara C加阿克拉霉素 (ACR)或高三尖杉酯碱 (HHT)联合G CSF治疗了2 1例难治性、复发性AML或MDS RAEB t患者 ,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病例和方法1 病例  2 0 0 1年 5月~ 2 0 0 2年 10月在我院住院的 2 1例患者 ,均经形态学、免疫学、遗传学检查确诊 …  相似文献   
7.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骨髓DC1亚群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1型(DC1)存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以正常人和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轿.(SAA)为埘照,用流式细胞仪检测 MDS、SAA 骨髓中 Th1细胞数、DC1亚群-CD11_ CD1~a~ 细胞、CD11_~ CD83~ 细胞数量及比例改变;评价 CD11_ CD83~ 细胞与 Th1细胞、网织红细胞(Ret)、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人比较,MDS 患者 Th1细胞及 DC1亚群均未见增高(P<0.05),CD11_ CD83~ 细胞与 Th1细胞、ANC 无显著相关性(P>0.05).但与 Ret 呈正相关(P<0.05)。SAA 的 Th1细胞、CD11_ CD1_a~ 细胞、CD11_ CD83~ 细胞、CD11_ CD83~ 细胞/CD11_ CD1_a~ 细胞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SAA 患者 CD11_ CD83~ 细胞数与 Th1细胞呈正相关(P<0.01),与 Ret、ANC 均呈负相关(P<0.01)MDS 的 CD11_ CD1_a~ 细胞、CD11_ CD83~ 细胞、CD11_ CD83~ 细胞/CD1_a~ CD11_ 细胞均低于 SAA(P<0.01)。结论:MDS 患者 DC1亚群处于相对静息状态.但激活 DC1可能有助于 MDS 造血恢复。MDS 和 SAA 的免疫发病机制可能不同。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神经系统(NS)并发症的临床特点,评估HSCT后患者发生NS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以提高HSCT后NS并发症的诊断和治疗,改善患者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87例HSCT后发生NS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7例HSCT伴NS并发症患者中,中枢性神经系统并发症占71.3%(62/87)、外周性占28.7%(25/87)。NS并发症的原发病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占34.5%(30/87)、急性髓性白血病(AML)占23.0%(20/87)、慢性髓性白血病(CML)占12.6%(11/87)、其他类型白血病和淋巴瘤占9.2%(8/87)、再生障碍性贫血占13.8%(12/87)、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占6.9%(6/87);移植相关因素中,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全相合19例(21.8%)、半相合53例(60.9%)、无关相合15例(17.2%),分别有16.1%、69.4%、14.5%发生中枢神经并发症,36.0%、40.0%、24.0%发生外周神经并发症(χ~2=6.682,P=0.034)。NS并发症的其他相关因素中,儿童组和成人组发生率分别为26.4%(23/87)和73.6%(64/87,P=0.435);伴有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VHD)或感染患者的NS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69.0%(60/87)和59.8%(52/87,P0.05)。87例中,伴中枢神经并发症者发病时间1~726(中位数49)d,伴外周神经并发症者发病时间20~694(中位数80)d。87例患者的病死率为33.3%(29/87),其中伴中枢神经并发症者病死率占93.1%(27/29),伴外周神经并发症者病死率占6.9%(2/29,P0.05)。结论:HSCT后中枢性神经系统并发症较外周性发病率高,发病时间短,病死率高;HSCT后NS并发症与HLA配型、GVHD和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在不同类型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巨细胞病毒感染状况。方法应用半巢式PCR技术定期检测了2001-03~2003-07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病人55例移植病人外周血标本,比较不同类型移植CMV-DNA阳性率的差别。结果在检测的462份标本中,有285份为阳性,33/55(60%)患者CMV-DNA阳性,非清髓性造血干细胞移植(NST)的阳性检出率为15/17(88.2%),亲缘间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PBSCT)的阳性检出率为3/7(42.9%),非亲缘性骨髓移植(UR-BMT)的阳性检出率为7/11(63.6%),亲缘性骨髓移植(R-BMT)的阳性检出率为8/20(40.0%)。NST与PBSCT、R-BMT的巨细胞病毒感染率差别显著(χ^2=5.44,P〈0.05;χ^2=9.14,P〈0.05),NST与UR-BMT(χ^2=2.39,P〉0.05)间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巨细胞病毒感染在不同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方式可能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探讨非血缘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URD-HSCT)治疗高危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疗效。22例接受URD-HSCT的高危难治性AML患者纳入研究,采用改良马利兰+环磷酰胺(20例)或全身放疗+环磷酰胺(2例)的清髓性预处理方案行URD-HSCT,术后采用环孢素A(CsA)+甲氨蝶呤(MTX)+骁悉(MMF)+ATG预防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结果表明:22例患者中21例(95.5%)获得植入,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植活的中位时间分别是12(10-19)d和14(5-22)d;中位随访时间18(3-135.5)月,2年的总体生存率(OS)和无白血病生存率(LFS)分别为(53.9±12.2)%和(49.1±10.7)%;移植后8例患者发生aGVHD,累积发生率为(39.1±10.6)%,其中6例为I-II度aGVHD,2例为III-IV度aGVHD;在19例可评估的患者中,慢性GVHD(cGVHD)6例(4例为局限型,2例广泛型),累积发生率为(28.8±9.6)%;复发7例,2年的累积复发率为(35.8±11)%;死亡原因分析显示,9例死亡中1例死于败血症,1例死于肺部感染,6例死于复发,另外1例复发予化疗联合供体淋巴细胞输注(DLI)治疗缓解后发生IV度aGVHD而死亡;预后因素分析显示,复发是影响生存的主要因素(P〈0.001),而性别、年龄、移植方式、aGVHD、感染等对生存无明显影响,cGVHD患者生存率高于未发生者(83.3%vs 37%,P=0.152)。结论:单中心样本研究结果显示,URD-HSCT是治疗无合适血缘供体高危AML患者的有效手段,cGVHD患者预后较好,复发是影响患者生存的主要因素,移植后通过过继免疫治疗如DLI可以预防复发并改善预后以获得长期生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