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5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1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9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52篇
预防医学   43篇
药学   26篇
  1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肺水肿(acute pulmonary edema,APE)为内科的常见急症,病因很多,临床上分为急性肺源性肺水肿和急性非肺源性肺水肿,发病迅速,抢救难度大,病死率高.笔者回顾我院1999年1月至2004年12月救治过的有详细资料的APE患者31例,现就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脊部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报告刘爱莲尹德君患者,男,67岁,于1993年7月13日入院。1周前于田间劳动时突感腰背部剧烈疼痛,2天以后出现眩晕,视物不清,非喷射状呕吐2次。无头痛及尿便障碍,无肢体运动障碍。住院1周后腰痛逐渐减轻。既往无高血压及青光眼病史...  相似文献   
3.
郑州地区在校医学生龋病牙周疾病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朱玉琴  金花  于德华 《中国全科医学》2023,26(13):1598-1604
背景 近年来,国内针对多病共存患者在分级诊疗背景下就医机构选择行为的研究较少,研究多病共存患者的就医机构选择行为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的 以分级诊疗为视角,分析多病共存患者就医机构选择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和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提供研究参考。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2019-06-01至2020-01-01在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医疗联合体(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和上海市杨浦区定海、延吉、长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多病共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设问卷对其进行调查,收集多病共存患者的一般资料,了解其对分级诊疗政策的认知情况及实际遵守情况、在不同疾病控制状况下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首诊的意愿,以及其选择就诊医疗机构时考虑的因素等。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多病共存患者此次因病就医是否选择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首诊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发放1 1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 072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7.45%。1 072例多病共存患者中,老年(≥60岁)多病共存患者占85.07%(912/1 072)。624例(58.21%)患者表示知晓分级诊疗制度;940例(87.69%)患...  相似文献   
5.
6.
检索了2001~2005年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对符合绩效管理要求的91篇文献进行了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7.
建立基于患者需求分析的医学人文服务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于德华 《中国医院》2006,10(5):56-57
在分析患者对医院服务的主要需求以及患者的情绪反应和相应的心理需求特点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目前在对患者的尊重和关注、医患沟通、人性化细节设计和就医流程等方面存在不足;并由此提出应在了解患者的心理反应特点基础上,建立医务人员的同情心和同理心,增加医患沟通技巧培训,消除医患交往阻抗;优化服务就医流程,优化服务环境.  相似文献   
8.
2001年1月至2004年12月本研究应用白蛋白治疗脑梗死48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三种低浓度肝素稀释液用于套管针封管对肝硬化患者出凝血机制的影响及最佳的封管液浓度。方法: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入住江西省萍乡市人民医院消化科的97例肝硬化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三组,其中A组32例、B组31例、C组34例,肝素钠稀释液封管分别采用6.25 U/ml、12.50 U/ml、25.00 U/ml,比较三组患者置管前后的出凝血功能、导管堵塞发生率及导管留置时间。结果:三种浓度的肝素稀释液对出凝血功能无影响。三组的封管后导管堵塞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两两比较,C组的导管堵塞率低于A组(P=0.004);三组的封管后导管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组的4d留置率为76.47%,三组患者封管后静脉输液通畅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拔管时的穿刺口渗漏、红肿、疼痛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置管前、停用肝素稀释液封管24h后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血浆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BG)及血小板计数(PLT)的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25.00 U/ml肝素钠稀释液用于肝硬化患者套管针封管安全性好,堵管发生率低,导管使用时间长。  相似文献   
10.
背景 目前慢性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提升社区医务人员慢性病防控能力迫在眉睫。循证慢性病防控作为一种提升医务人员慢性病防控能力的手段在西方国家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我国却鲜有研究。目的 探讨社区医务人员慢性病防控证据的获取途径、能力及影响因素,为提升社区医务人员循证慢性病防控能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于2019年4-7月,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以上海市75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975例医务人员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循证基本认知情况、慢性病防控证据获取途径、慢性病防控证据获取能力。慢性病防控证据获取途径和慢性病防控证据获取能力由被调查者依据Likert 7级评分自评。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社区医务人员循证慢性病防控证据获取能力的影响因素。结果 892例(91.5%)社区医务人员的问卷被有效回收。临床指南为被调查医务人员获取慢性病防控证据的最常用途径,自评得分为(4.583±1.177)分。被调查对象自评获得的循证慢性病防控证据精准有效平均得分为(4.312±0.979)分,能获取针对慢性病危险因素的证据平均得分为(4.244±1.028)分,能应用针对慢性病危险因素的证据平均得分为(4.280±0.995)分。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单位是否为大学附属是社区医务人员获得的循证慢性病防控证据精准有效、能获取针对慢性病危险因素的证据、能应用针对慢性病危险因素的证据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所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否为大学附属是社区医务人员循证慢性病防控证据获取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社区应重视慢性病防控证据获取途径的提供,并加强对医务人员慢性病防控证据获取及利用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