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5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4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8 毫秒
1.
本文试用碱性磷酸酶标记羊抗人IgG,对ELISA方法检测钩体病人血清抗体的实验条件进行了摸索。抗原系用黄疸出血群沃尔登型钩体培养物用超声波击碎后,离心,取上清测蛋白含量后,冰冻保存备用。收集钩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 ELISA 方法,对苏州市学龄前儿童弯曲菌感染进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抗弯曲菌特异性 IgG 抗体阳性率为54.65%,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抗体阳性率随年龄的升高而增加,<2岁组阳性率为22.22%,2~岁组为59.38%,显著高于<2岁组(P<0.001);4~岁组阳性率为72.5%,较2~岁组为高,但两者无统计学差异(P>0.1),似乎具有稳定趋势,值得进一步探讨。本调查还表明,<2~5岁组 IgG 抗体水平低,2~岁组达较高水平,此后呈下降趋势。说明<2岁组对弯曲菌感染的免疫力弱,预防重点应放在该年龄组.  相似文献   
3.
我们自1982年11月至1984年3月,随机收集在我院附儿院就诊的797例城市急性腹泻儿童粪便标本进行空肠弯曲菌分离培养,同时对空肠弯曲菌培养阳性的病人家庭及疫源地内的家禽家畜(鸡猫狗鸭鹅)采集  相似文献   
4.
在苏州地区农村中抽样检查了296名学龄前健康儿童中空肠弯曲菌的带菌情况,带菌率为7.1%,各年龄组均能检出细菌。夏季和冬季的检出频率相似,其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在空肠弯曲菌肠炎患者的51名密切接触者(学龄前儿童)中,有11名分离到空肠弯曲菌(21.6%)。有腹泻症状的接触者中阳性率更高(7/22)。在农村学龄前儿童中常年存在较高的空肠弯曲菌带菌率,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5.
胎儿空肠弯曲菌(campylobacter fetus subspecies Jejuni以下简称空肠弯曲菌)已被确认为人,尤其是婴幼儿腹泻的重要病原菌。本文报导95例经病原学证实的有关城市空肠弯曲菌肠炎的传染源、传播途径的调查结果。  相似文献   
6.
空肠弯曲菌是人类肠炎的重要病原菌。但目前尚缺乏统一的方法区分本菌血清型别,因而给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带来困难。为此进行空肠弯曲菌血清型别的研究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7.
<正> 胎儿空肠弯曲菌(Campylobacter fetus subspecies jejuni以下简称空肠弯曲菌),已被确认为人,尤其是婴幼儿腹泻的重要病原菌[1~3]。近年来国内外报道甚多,但有关本病在城市中的流行特点及其传染源,传播途径的资料,国内尚不多见。本文报道95例经病原学证实的城市儿童空肠弯曲菌肠炎的传染源、传播途径的调查结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对苏州地区空肠弯曲菌(CT)肠炎在不同季节发病情况的调查结果,自1983年1月~1984年12月,每月中旬收集腹泻患儿粪便标本100份,二年共采集2398份标本,共检出CT387株,总分离率为16.14%,其中郊县分离率为19.68%,市区为12.7%。调查表明苏州地区全年均有发病,冬季明显低于其它季节(10.3%),而春、夏、秋三季(19.7%,17.7%,16.8%)检出率相似。郊区各月份检出率明显高于市区,市区春季高于其它季节,但总的季节性分布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ELISA 检测弯曲菌肠炎患儿恢复期血清特异性 IgG 抗体水平的动态变化为:发病1周后血清 IgG 水平开始升高,15~21天达最高峰,第4周开始下降,100天后已与急性期及对照组无差异,广谱抗原与各个同种菌株抗原的差异可以忽略,证明广谱抗原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成人空结肠弯曲菌感染分布特征国内外已有报道,所用检测方法是自病人粪便中分离培养空结肠弯曲菌。该法不易发现隐性感染和轻型患者,难以对成人空结肠弯曲菌感染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1989年春季,我们用ELISA双抗法对苏州市成人空结肠弯曲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