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2.
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采用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EST)取石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LC)是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但对年龄轻的患者,须尽量保持乳头括约肌的完整性,而扁平样小乳头、憩室内乳头及乳头周围巨大憩室行EST发生穿孔的危险较大.我院对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37例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患者,进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球囊扩张(EPBD)取石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LC),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腹腔镜下胃肠道肿瘤术后患者早期联合应用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的临床效果.方法 经腹腔镜行胃肠道肿瘤根治术患者50例,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术后24小时给予肠外营养(卡文,1440 ml),实验组患者在肠外营养基础上联合应用肠内营养(瑞能,400 ml).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生化指标(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总蛋白),免疫指标(IgA、IgG),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C3]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术后第7天,两组患者生化指标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C3、IgA、IgG均高于对照组,CRP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早期联合应用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炎症指标,促进胃肠道功能及免疫功能恢复,改善术后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乳果糖口服溶液联合谷氨酸钾注射液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7年4月在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肝性脑病患者114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7例。对照组静脉滴注谷氨酸钾注射液,60 mL加入到生理盐水500 mL中,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乳果糖口服溶液,30 mL/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7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生化学指标和Child-Pugh评分。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5.44%、92.9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氨、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水平均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生化学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hild-Pugh评分均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Child-Pugh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果糖口服溶液联合谷氨酸钾注射液治疗肝性脑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改善精神状况,降低血氨水平,改善肝脏功能,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下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我院1996-2006年手术治疗58例下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治疗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 58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结、直肠息内9例(15.5%),结肠癌7例(12.1%),直肠癌4例(7.9%),溃疡性结肠炎3例(5.2%),克罗恩病2例(3.45%),Meckel憩室5例(8.62%),结肠憩室2例(3.45%),血管畸形9例(15.5%)(小肠6例,结肠3例),小肠肿瘤7例(12.1%)(小肠间质瘤5例,恶性淋巴瘤2例),Dieulafoy病2例(3.45%),血坏死性肠炎4例7.9%),肠套叠2例(3.45%),病因不明2例(3.45%).结论 下消化道出血大部分病例通过结肠镜检查、选择性动脉造影可以明确原因.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的治疗,应立即纠正低血容量性休克,经输血、输液、应用止血药物治疗,85-90%的出血可停止.在止血治疗过程中不应忽视病因治疗,有外科指征者宜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褪黑素对梗阻性黄疸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取健康雄性大鼠60只,采用完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单纯胆总管分离)、A组(胆总管分离+胆总管双重结扎)和B组(胆总管分离+胆总管双重结扎+褪黑素),每组20只,分别在术后4、8d观察3组大鼠肝功能指标。结果术后4d,A组大鼠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γ-谷氨酰转移酶(GGT)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升高,术后8d升高更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大鼠AST、ALT、ALP、TBil、GGT均明显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的AST与ALT指标在术后8d均明显高于术后4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与B组的TBil与GGT指标均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梗阻性黄疸大鼠褪黑素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肝损伤,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改良末端回肠悬吊在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收治住院的低位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30例:A组行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Dixon);B组行Dixon加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术;C组行Dixon加改良末端回肠悬吊术。比较三组术前1天及术后第1、3、7天营养学指标,外周血电解质浓度,住院总费用,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患者接受不同手术方式对营养物质及电解质的吸收利用未产生显著改变。B组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明显缩短(F=0.004,P<0.05),二次手术率(100.00%)与A、C组的3.33%(1/30)相比显著升高(χ2=81.562,P<0.001)。A组术后发生切口感染、吻合口瘘各1例(6.67%),B组发生造口相关并发症2例(6.67%),C组发生吻合口瘘1例(3.33%),三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24,P=0.809)。 结论改良末端回肠悬吊术操作简单,不影响患者术后恢复,能有效降低造口还纳手术率,减轻患者因造口带来的心理压力和二次手术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2年1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62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2例均行手术治疗,手术切除率100%,本组无死亡病例.术后并发胃漏1例,胰漏1例,低位肠漏1例,复发2例,1例再手术,1例放弃治疗,随访1~3年,术后恢复均满意.结论 胃肠道间质瘤无特异性的临床表现,确诊依赖病检结果,手术治疗为主要治疗手段,对术后病检高度恶性及术后复发或不能手术切除的患者,可使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  相似文献   
9.
我院外科1990年8月至2009年8月间手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esophageal and gastric variceal bleeding,EGVB)285例。其中,行脾切除加贲门周同血管离断术237例,行经腹吻合器联合断流术48例。术后6周内发生再出血27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LSG)治疗肥胖合并2型糖尿病(T2MD)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58例肥胖症且合并T2MD患者临床资料。27例患者纳入LSG组,31例行腹腔镜胃旁路术患者纳入LRYGB组。使用SPSS24.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糖脂代谢指标等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并发症发生率、T2MD治疗效果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58例患者均成功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LSG组手术用时明显短于LRYGB组(P<0.05);两组在手术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及6个月,两组患者BMI、血糖代谢指标、脂代谢指标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而营养指标白蛋白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SG组对T2MD的临床完全缓解率为77.8%,LRYGB组为74.2%,两组治疗效果相当(P>0.05)。结论LSG术作为独立减重术式安全有效,早期对于肥胖合并T2MD患者疗效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